全球华商名人堂——竺稼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597343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华商名人堂——竺稼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竺稼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竺稼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竺稼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球华商名人堂——竺稼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华商名人堂——竺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华商名人堂——竺稼(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竺 稼竺 稼华 商韬 略名人堂全球华商一封给副总理的信现年45岁的竺稼出生在上海,成长在郑州。竺稼的父亲是铁路工程师,母亲是中学教师。 在竺稼的印象里,“父亲一直都工作在铁路新线的 建设上”,因此,小时候的他,有父爱,但父爱很遥 远。或许是这个原因,他比同龄的人要独立得多。不久,他的这种才能得到一次大发挥。1977年恢复高考时,竺稼所在的郑州二中因 为将初中多加了一年,导致整个学校没有可以参加 高考的应届毕业生。学校领导认为高考成绩或许会 对学校以后的评级产生影响,于是直接安排高一的 学生参加高考。竺稼当时还在读初三,但他也想早 上大学,并破格被允许报考,成了学校唯一参加高 考的初三学生。

2、因为从小就好读书,“文革”时期 还被父母安排,“与其在外面瞎混,不如学点英 语。”所以,他直接报考了英语专业。竺稼的考试成绩很不错,但结果却令人失望。 因为外祖父曾是国民党,很多想录取他的学校一看这个档案,就直接打进“冷宫”了。就在快要断了上大学的念头时,一个他没有报 考的学校西安外语学院,却给他发来了录取通 知书,让他喜出望外。然而,当15岁的他不远千里 背着行囊来到学校报道入学时,得到的却是更加的 失望。“报到的时候,西安外语学院也不录取我了。 他们告诉我,录取我是一个错误,他们要改正这个 错误。”竺稼回忆说,“原来,西安外语学院是 委托一个人到郑州来招生,被委托的这个人在招人 时,发现一

3、份材料被推来推去没人要,大概看了一 下,分数很高,就自作主张把这个人招了,这个人就 是我,但等他回去后,西安外语学院还是发现了我 外祖父的问题,觉得不能收我,要把我退回去。”这件事情对竺稼打击很大,“觉得这不是能 不能上西安外语学院的问题,而是我到底有没有权 利读书的问题。”从西安回到郑州后,竺稼茶饭不 思,了解了很多情况,最终认为学校的做法不符合 党的政策,于是他决定给国家领导人写信申诉,请 国家给自己一个上学的机会。父母也支持了他的想从投行家到投资家贝恩投资(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竺稼 说话轻声细语,直率而专业的竺稼,做的事情相当的轰轰烈烈。过去10多年里,他不但带领一度在中国市场上身处

4、尴尬境地的摩根士丹利绝处逢生,成 为第一;还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多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PO交易中发挥 重要作用,在帮助联合利华重组中国业务、帮助安海斯布希公司增持青岛啤酒并收购哈 尔滨啤酒的控股权、帮助TCL收购法国汤姆逊等重要跨国并购案中担任重要角色,并且也成 功地带领复地、富力、海湾、平安、蒙牛等中国民营企业登上国际舞台。而今,他则携强大的国际资本和企业运营经验,立志为中国创造出更多在国际上具有 竞争力的大公司。而且,一出手就又是史前大交易联合中国最成功高科技企业之一的华 为,一起收购了市值一度高达400亿美元的3COM。华商韬略毕亚军/文3竺 稼华 商韬 略名人堂全球华商

5、华 商韬 略名人堂全球华商法。很快,他就怀着一份忐忑的心,给中国科学 院、教育部,以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 院副总理方毅寄出了信。方副总理看到信后,高度重视,迅速责成有关 部门调查,并重新安排了竺稼的上学问题。“我寄 完信以后,就在家等消息,没过多久河南省招生委 员会就来找我了,告诉我,方副总理说,你应该上 大学。”因为当时很多学校都已开学,竺稼所报考的学校 也都招生满员,所以,河南招生委员会决定就在河南 境内为他解决上学问题,让他在河南的大学随便挑选 一家。竺稼挑选了郑州大学,专业仍然是英语系。15岁的竺稼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也暴露 了1977级大学录取中,一些单位以考生家庭、亲属

6、 的政治历史问题作为考生本人政治表现的片面的、 不负责任的做法,以及这种做法对考生积极性的 伤害、对党的政策的干扰,在社会上引起了共鸣。 1978年4月26日的人民日报即专门披露这一事 件,并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高考政审必须 坚决执行党的政策。指出:高考政审应主要看本 人政治表现,它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也有利 于这些青年世界观的确立。不论在招生工作中,或 是在其他方面,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这一阶级 政策。随后,教育部也在1978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 工作会议上,对政治审查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制 定了相应的文件。会议强调指出,对考生进行政治 审查时,主要应看本人的政治表现。要全面地正确 地

7、贯彻执行党的“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 治表现”的政策。从当年起,和竺稼相同出身的人,不再会有和 他相同的上学遭遇了。这段起起落落,甚至起死复生的经历,对竺稼 的影响非常大。“使我认识到,世界上的事情,只 要你不放弃,就不会有过不去的坎儿。”他说。又一个起死复生从郑州大学毕业后,竺稼到南京大学读了研究 生(硕士),学的专业依然是英语英美文学。 研究生毕业后,导师想为他争取直读博士的机会, 结果没有获得成功。稍许的失望之余,导师为他指出了另外一条道路。“反正你跟我读了三年了,再 跟我读博士,还不如出国去。”按照导师的意思,竺稼到美国顶级学府康奈尔 大学攻读了文学博士学位。就在准备写文学博士论

8、 文时,1988年,他通过参加海外留学生回国访问团 看到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希望,并改变了学文学的想 法,一回到美国,就转到更能学以致用的法学院攻 法学博士。竺稼在康奈尔大学法学院的学习成绩相当优 异,实习期间就被一所著名律师事务所看好并留 用。1994年,摩根士丹利承接了中国东方航空的海 外上市业务,找到竺稼所在的事务所担任此项目的 律师,会说中文的竺稼因此参与其中,并和摩根士 丹利熟悉,然后转行其中。竺稼加入摩根士丹利时期,正逢美国市场低 迷,在总部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便被派到了香港。 但和很多怀着伟大使命归来的外资华人高管所不同 的是,从美国到香港的竺稼,肩负的是一个不被看 好的任务。当时,摩

9、根士丹利承接了上海市政府发起的上 海实业在香港上市的工作。但在公司内部,大家对 这个项目并不太有兴趣,参与项目的主要目的也只 是为了向上海方面表明自己的积极态度。“大家都 不太愿意来,那我说,我来好了,我来做。” 竺稼 回忆说,“当时没有什么远见,也没有想到后来市 场会发展得这么好,就是凭着一种模糊的想法就决 定做。感觉中国要发展,这里面的机会一时没有, 以后总是会有的。”令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出手就干得非 常漂亮。上海实业上市时由四块不同业务构成,第一 块是利润贡献最大的南洋烟草公司,第二块是印刷 烟盒。这两块业务占到后来上市的上海实业百分之 九十多的利润,上海方面最初也只准备上市这两

10、块 业务,虽然两个公司都是香港公司。但竺稼他们认 为,既然叫上海实业,就不能只是两个香港公司, 于是建议上海政府再注入部分本地资产进来。上海 市政府采纳了意见后,才将第三个业务(上海家化 51%股份)以及第四个业务(三维制药51%的股份) 都划入到上海实业。这个安排,没有为上海实业带 来多少实际利润,却为摩根士丹利说服投资者起到 了非常关键的象征性作用。“我们向投资者讲,你4竺 稼竺 稼华 商韬 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别看我的业务是什么,要看我们的未来,我的概念 是注资的概念,我以后要把上海的优质资产陆续装 进来,你要相信我有这个能力做这件事情,因为我 有上海市政府的支持。” 竺稼回忆说,“上海市政

11、 府的支持体现在哪儿呢?就是当时的市长徐匡迪参 加了伦敦的投资者推荐会,以及当时的市政府秘书 长韩正,参加了我们的路演全过程。”上海实业成功后,北京市一位常务副市长到 国外访问时,专门路过香港找到摩根士丹利,商谈 北京市是否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运作一个上市公 司。之后,他们又紧密合作,成功操作了北京控股 在香港上市。“这个就做得更绝,因为北控是从事 贸易的,没什么资产。但这位副市长说,我们什么 都没有,但也可以什么都有,你们在北京企业里随 便挑,挑上的都可以装进去。我们就去挑,挑完后 把它们硬弄到一起。当时,也有一些插曲,比如一 些企业负责人不愿意进来,这里面挫折也很多,但 最后都说服了。北京

12、建国饭店、八达岭高速、北京 高速、机场高速这些都是硬凑起来的。路演的时 候,市政府也跟着一起去。” 竺稼回忆说。当竺稼在内地一路向前时,香港后方却突然起 火。1997年,香港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后,摩根 士丹利一位著名股票分析师根据一个资产估值的数 理模型,发表了一个将香港在投资组合中权重降至 为零的分析报告。此报告一出,引起轰动,并得到 “二流投资银行的二流分析师看淡香港”的评价。 没过几天,香港股市遭遇寒流,直线下跌,特区政 府高度紧张,内地摩拳擦掌很久的中国移动也刚好 于此间在香港上市,一开盘就跌破了发行价。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发出这样的报告?发报告 者居心何在?是不是成心捣乱?一时间,摩

13、根士丹 利和它的这位看淡香港的分析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 点。竺稼意识到他们闯下了大祸,于是赶紧拜会了 有关领导,希望解释清楚情况。但在那个关口上, 他的努力已经无用。“大家非常不高兴,非常恼火。虽然我们说了 很多事情的经过,但还是被认为是故意找事,也有 人说我们是因为没有拿到中国移动的承销资格,所 以故意拆台。”竺稼回忆说。不久,在一个项目的上市承销团中,摩根士 丹利被直接开除了队伍。从此,摩根士丹利变成一 个另类的公司,刚刚上任不久就遭遇如此挑战的竺 稼,在毫无准备间肩负起一个重要使命:让大家摘掉有色眼镜。竺稼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公关及改善工 作。首先是向有关方面解释摩根士丹利不是恶意 的;

14、其次是积极主动地为有关方面做很多义务咨询 和服务工作;最后是进一步紧密和企业的联系。三 条都很难,但都必须做。为向有关方面作好解释工作,竺稼将当初发表 了“二流分析报告”的分析师请到中国来,和中国 方面的领导进行沟通,一家一家地见面恳谈,解释 说明。“请他解释他的模型是怎么做的,考虑了哪 些因素。”这样做的效果比较明显。“大家一看, 这个分析师并不是那种张牙舞爪,或者乱来的人, 当时他已将近70岁了。他一一地和大家讲他的模型 都考虑了哪些因素,又如何得出了这个结论。” 竺 稼说,“当时,香港银行间同业(隔夜)拆借利息 率曾一度达到300%,他的意思是,在这种情况下股 本投资没有价值。但因当时正

15、是对冲基金冲击联系 汇率的时候,所以人们就觉得他跟那些基金是一起 配合的,我个人坚信这不是事实。但当时的那种环 境,确实让人觉得这些事情之间好像有因果关系, 我们一一地解释说明以后,大家也慢慢认可”。第二个工作,用竺稼自己的话说,“就是有点 病急乱投医了”。为了改变自己的“捣乱者”的形 象,摩根士丹利作了很多分析报告送给中国有关方 面,“也帮一些政府机构提了很多建议,应该怎样 减少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在这种环境下更好地 发展等等。虽然知道人家不一定看,但只要有百分之 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些工作都只解决一个正当身份的问题,真正 要发展业务还得有赖于和企业的良好合作。因此, 虽

16、然尚未被完全接受,竺稼也还是去见了很多的企 业,“希望他们相信,我们能带来价值,能够帮他 们做事情。”在“二流分析”余音绕梁期间,从1997年下 半年一直到1999年年初,竺稼都是在公关斡旋和来 回奔波中度过,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摩根士丹利在 内地的业务基本为零,但竺稼本人,无论在人脉拓 展,经验积累,还是勇者意志的再磨砺方面,都收 获颇丰。日历翻过1998年,竺稼使用的“三招”开始逐 步显现出效应,转机出现之后,他迅速从零开始, 带领摩根士丹利开始在中国起步,起飞。5竺 稼华 商韬 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华 商韬 略名人堂全球华商奠定一线地位进入1999年,竺稼和摩根士丹利开始翻身大逆 转。从当年起,他们陆续接到了中国石化、中国联 通、新浪网等多家企业的上市承销任务。联通是竺稼印象中一开始就做得很难的案子。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著名的“中中外”难题,这 也是联通上市的主要障碍。虽然中国联通的成立是 中国电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电信业打破垄 断、深化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初创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