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泌尿系统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75844 上传时间:2017-02-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泌尿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5章-泌尿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5章-泌尿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5章-泌尿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章-泌尿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泌尿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泌尿系统(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5章 泌尿系统 教学内容和要求 了解:肾的血流特点;膀胱的毗邻。 理解:肾的被膜和剖面结构;肾的微细结构;膀胱形态、位置和分部;膀胱壁的结构。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位置和形态;输尿管的狭窄;女性尿道的位置及形态特点;女性尿道外口的位置。 1 定义 肾:生尿 输尿管:输尿 膀胱:储尿 尿道:排尿 功能: 排出水溶性代谢废物 组成 2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肾为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左右各一。新鲜时呈红褐色。大小因人而异,男性的肾略大于女性。 两端 上端 钝圆 下端 两面 前面 较凸 后面 扁平 两缘 外缘 隆凸 内缘 中部凹陷 肾门 肾蒂 右短左长 形态 3 前面 后面 4 二、肾的

2、位置 肾位于 腹腔的后上部 ,呈“八”字形紧贴腹后壁脊柱的两侧。 因性别、年龄和个体差异而不同 受肝脏影 响右肾比左肾位置要低 5 二、肾的位置 上端 下端 与第 12肋关系 肾门 均平对 左肾 中部 右肾 上部 6 二、肾的位置 肾区: 竖脊肌外侧缘与第 12肋所形成的夹角内。 肾病患者此区可有叩击痛或触压痛。 7 三、肾的被膜 三层被膜 (一) 纤维囊 (二) 脂肪囊 (三) 肾筋膜 作用 保护肾 维持肾的正常位置 由内向外 8 9 四、肾的剖面结构 肾皮质:肾柱 肾髓质:肾锥体 肾乳头 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 10 四、肾的剖面结构 肾窦: 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形成的一个较大的腔隙。 肾小盏

3、、肾大盏、肾盂 肾动脉及其分支 肾静脉及其分支 神经、淋巴、脂肪组织 11 五、肾的细微结构 肾间质:血管、神经、淋巴管、少量结缔组织 肾实质 (泌尿小管) 肾单位 集合小管 肾小体 血管球 肾小囊 肾小管 细端 近端小管 曲部 直部 远端小管 直部 曲部 肾单位袢 12 13 由 肾小体 和 肾小管 两部分组成,是肾生成尿的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 1)肾小体 位于皮质内,呈球形,由 血管球 和 肾小囊组成。 14 1)血管球 肾小囊内的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网,一端与入球微动脉相连,另一端与出球微动脉相连。由于 入球微动脉粗,出球微动脉细,故血管球内的血压较高。 15 2)肾小囊 盲端膨

4、大内陷而成的杯状双层囊,包在血管球外面。 分内、外两层,外层称肾小囊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内层称肾小囊脏层,为紧包裹在血管球毛细血管外面的 足细胞 构成。 内外两层间的狭窄腔隙称 肾小囊腔 ,与肾小管相通。 16 17 足细胞 电镜下,足细胞的胞体较大,从胞体上伸出几个较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发出许多次级突起。 相邻足细胞的次级突起相互交错,突起之间有约 25 裂孔 。 裂孔 裂孔膜 裂孔上覆盖的薄膜。 18 19 滤过屏障 毛细血管内皮 、 基膜 、 裂孔膜 血管球滤过血液形成原尿必须通过这三层。 正常情况下:除了血细胞、蛋白质和一些大分子物 质外,血浆内的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 均可透过

5、。 病理情况下:若滤过膜受损,血液中大分子物质, 甚至蛋白质和血细胞都可滤过,形成 蛋白尿或血尿。 20 由单层上皮细胞围成的小管,有重吸收和排泄等作用。 近端小管:是原尿重吸收重要场所,对水、营养物质和部分无机盐有重吸收作用 细段:近端小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共同构成的“ U” 行结构称 肾单位袢(髓袢) ,减缓原尿在肾小管中流速,有利于原尿重吸收。 远端小管:重吸收水、钠离子,排出钾离子等功能,对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和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 ( 2)肾小管 21 22 集合小管续接远端小管曲部,自肾皮质行向肾髓质,当到达髓质深部后,先后与其他集合小管汇合,最后形成管径较粗的乳头管

6、,开口于肾乳头。 有重吸收水、钠离子和排出钾离子的功能,对尿液浓缩和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起重要作用。 2、集合小管 23 ( 1)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在靠近血管球处,管壁中的 平滑肌细胞 发生了变形,称为球旁细胞。 功能:分泌肾素 (升高血压、保 24 ( 2)致密斑 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紧密排列成椭圆形斑块,称致密斑。 功能:感受远端小管尿液中 度,以调节肾素分泌。 25 第二节 输尿管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成人长 20 30 尿管上接肾盂,在腹膜后方腰大肌表面 下降,越过 髂血管的前方进入盆腔,在膀胱底处 斜穿膀胱壁 ,开口于膀胱。 腰大肌 输尿管 髂总动脉

7、26 27 第二节 输尿管 三处狭窄 1、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2、与髂血管交叉处 3、斜穿膀胱壁处 当尿路结石下降时易滞留此处,导致输尿管堵塞,可引起剧烈绞痛,及尿路梗阻等病症。 28 第三节 膀 胱 膀胱是储尿的囊状器官,其大小、形状、位置可随其充盈程度而改变。膀胱的平均容量,成人为 300 500 大容量可达 800生儿的膀胱的容量约为 50 29 一、膀胱的形态 形态:充盈时 卵圆形 空虚时 三棱锥型 分部: 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体 膀胱颈 30 二、膀胱的位置 盆腔的前部,耻骨联合后方 空虚时 膀胱尖一般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充盈时 膀胱尖上升至耻骨联合以上 31 膀胱穿刺 膀胱充盈时在

8、耻骨联合上缘进行膀胱穿刺,穿刺针可不经腹膜腔直接进入膀胱,以免损伤腹膜和感染。 32 毗邻关系 33 三、膀胱壁的结构 黏膜 变移上皮 空虚时有皱襞 充盈时无皱襞 肌层 内纵 、中环、外纵三层交错形成逼尿肌 外膜 前下为纤维膜 其它部分为浆膜 34 1、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内面,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无粘膜下组织。无论膀胱空虚还是充盈,此区黏膜均平滑无皱襞,为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35 2、输尿管间襞 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呈苍白色,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36 第四节 尿 道 男性尿道有 排尿 和 排精 的双重功能(在男性生殖器中叙述)。 女性尿道只有 排尿 功能。 37 女性尿道 长 3 5 直径约 0.6 性管道 开口于阴道前庭 特点:宽、短、直 临床意义: 易引起尿路感染 38 结 束 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