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新进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574751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新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新进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写在课前的话写在课前的话昏迷患者往往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差,常会发生一些合并症,如坠积性肺炎、角膜炎、口腔炎等,因此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在其治疗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昏迷的概念一、昏迷的概念(一)昏迷的定义(一)昏迷的定义 昏迷 (coma) 是意识障碍的严重阶段,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对内外环境不能够认识,由于脑功能受到高度抑制而产生意识丧失和随意运动消失,并对刺激反应异常或反射活动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二)意识(二)意识 1. 意识定义 是机体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和对外界刺激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 2. 意识清晰度(觉醒状态) 脑干上行网状激动系统(ARAS)激活大脑皮层,

2、使其维持一定的兴奋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意识内容。3. 意识内容 是大脑皮层广泛联系区活动的结果,包括思想、记忆、定向、情感等,并通过视觉、语言、技巧性运动和复杂的机体反应与外界环境保持正常的联系。 4. 意识的组成部分 人的意识需要一个完整而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维持,其中重要部分为: ( 1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 2 )丘脑; ( 3 )丘脑下部激活系统; ( 4 )大脑皮层。 当发生器质性或可逆性病变时,均可导致意识障碍或昏迷。 (三)意识障碍(三)意识障碍 2意识障碍指觉醒系统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产生意识清晰度和意识内容的异常变化。 ( 1 ) 觉醒状态有赖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完整

3、; ( 2 )意识内容与行为有赖于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完整。 二、昏迷的原因二、昏迷的原因 (一)(一)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 局限性病变: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 2. 弥漫性病变:脑炎、脑水肿、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二)(二) 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肝性脑病等; 2. 各种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有机磷中毒、巴比妥类中毒、酒精中毒等。 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 (一)昏迷伴不同症状常见的病因(一)昏迷伴不同症状常见的病因 1. 伴抽搐者:癫痫、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2. 伴颅内压升高者:脑水肿、脑炎等; 3. 伴发热者:脑炎、中暑、甲亢

4、危象等; 4. 伴有低体温者:低血糖昏迷、安眠药中毒等; 5. 伴有高血压者:高血压脑病脑卒中、子痫等; 6. 伴低血压者: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7. 伴有深大呼吸者:代谢性酸中毒; 8. 伴有浅弱呼吸者:肺功能不全、药物中毒; 9. 伴有特殊气味:烂苹果味、肝臭味、酒味; 10.短暂意识障碍后清醒:脑震荡、脑挫裂伤。 (二)昏迷进程的临床特征(二)昏迷进程的临床特征 昏迷的进程有如下临床特征: 嗜睡( somnolence ) 昏睡( letharyg ) 浅昏迷 深昏迷,其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不稳定,处于“濒死状态”。 31. 嗜睡 昏迷初期表现,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痛

5、觉及其他刺激或言语唤醒,并能做适当的运动和言语反应。醒觉状态维持时间短,当外界刺激停止即转入嗜睡状态。 2. 昏睡 介于嗜睡和昏迷之间的一种状态,醒觉功能严重受损,需用较强烈的刺激才可以唤醒,无自主语言或语言含混。对指令无反应或不正确,当外界刺激停止,立即转入昏睡。自发性言语较少见,常可见到自发性肢体运动,对痛觉刺激呈现防御性回避动作。 3. 昏迷 最严重的意识障碍,醒觉状态、意识内容及随意运动完全丧失。昏迷包括浅昏迷和深昏迷。 ( 1 )浅昏迷 强烈的痛觉刺激仅能引起肢体简单的防御性运动,但对外界一般的刺激无反应。自发性言语及随意性运动消失。脑干生理反射存在或迟钝,生理反射正常、减弱或消失,

6、可有病理反射。生命体征稳定或不稳定。 ( 2 )深昏迷 所有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血压下降、自主呼吸不规则,多伴有通气不足,全身肌张力低下松弛,尿、便失禁或出现去脑强直状态。 (三)鉴别诊断(三)鉴别诊断 1. 木僵 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四肢不动、不语,不吃,不喝,身体呈蜡样屈曲。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流涎、尿潴留、低体温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见右图) 2. 精神抑郁状态 起病突然,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僵卧不语,呼吸急促或屏气,四肢用力伸直或乱动,双眼睑急速轻眨,翻开上眼睑可见眼球活动。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常见于癔症。 3. 去大脑皮质状态 4患者能睁、闭双眼或凝视、无目

7、的眼球活动,表现貌似清醒。意识内容丧失 ( 呼之不应,缺乏表情、思维、记忆、语言及情感活动 ) ,但仍保持有觉醒与睡眠的周期规律。患者双上肢呈屈曲状,双下肢强直性伸直,四肢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 4. 闭锁综合征 只有眼球活动,不能言语,四肢不能动。其思维表达方式为眼睑和眼球的活动。(见右图) 5. 无动性缄默 患者主要表现安静卧床,缄默无语。但给予较强的疼痛刺激时,患者肢体出现躲避反应。四肢所以不活动是因为意识障碍之故。患者觉醒与睡眠周期尚正常。觉醒时虽能睁眼和眼球追随活动,但均为无意识和无目的而且也无表情。常伴有二便失禁。 6. 晕厥 是一组综合征,常因一时性全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功能障碍

8、或呈抑制状态从而引起意识丧失。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暂,很快恢复。 四、病情评估四、病情评估 (一)评估流程(一)评估流程 1. 急救流程 ( 1 )急救的同时检查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等。 (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和异物,进行有效通气和维持循环。 ( 3 )迅速做出病因诊断。 2. 病情评估流程 5病情评估流程见上图: (1) 急救:同时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2) 问诊:询问患者家属哦或陪伴人员患者发病情况。 (3)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查体。 (4) 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其它方面检查。 (二)病史及症状(二)病史及症状 1. 病

9、史包括:既往史、外伤史、酗酒史等。 2. 症状包括突然昏迷则考虑脑出血、脑栓塞或高血压脑病;短暂昏迷考虑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昏迷前剧烈头痛、呕吐考虑颅内压增高,脑肿瘤等。 3. 昏迷伴随的症状有:喷射性呕吐;尿、便失禁;抽搐;高热;体温降低;呼吸气味的异常;不自主运动;偏瘫;脑膜刺激征;面色、皮肤、眼底异常等。 (三)体格检查(三)体格检查 1. 体温:体温高达 39以上多为脑干、脑室出血及颅内感染。 2. 呼吸:潮式呼吸和毕奥氏呼吸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 脉搏:强弱、快慢不均多见与房颤引起的脑栓塞。 4. 血压:升高 颅内压升高、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降低 感染性休克、糖尿病性昏迷、药

10、物中毒等。 5. 其它 6( 1 )神经系统检查: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眼球运动、脑干功能及运动反应、各种反射和脑膜刺激征。 ( 2 )眼底检查。 ( 3 )水肿、脱水、皮疹、外伤等。 (四)实验室检(四)实验室检 1. 血、尿常规、血糖、尿素、肌酐、血气分析、血氨及电解质; 2. 脑脊液检查以了解颅内压、有无颅内感染及出血; 3. 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液生化检查; 4. 脑电图、头颅 CT 、核磁共振(见右图)、血管造影等。 (五)昏迷的诊断流程(五)昏迷的诊断流程 1. 有神经系统症状,结合病史判断; 2. 有脑膜刺激症状、颅压升高,结合脑脊液判断; 3. 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结合血糖及生化

11、判断。 五、急救与护理五、急救与护理 (一)急救处理原则(一)急救处理原则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插管,行人工辅助通气。 2. 开放静脉通道维持有效血循环,给予强心、升压药物,纠正休克。 3. 急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4. 颅压高者给予降颅压药物,如 20% 甘露醇、呋塞米,必要时行脑室穿刺引流。 5. 控制高血压及过高体温。 6. 预防或抗感染治疗 7. 控制癫痫发作,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8.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 9. 给予脑代谢促进剂,如 ATP 、辅酶 A 、胞二磷胆碱等。 10.给予促醒药物,如纳洛酮、醒脑静等

12、。 7指在直立或直立倾斜试验( HUT 试验)的 10 分钟内心率增加超过 35 次 / 分(或心率达 120 次 / 分),伴有头晕、头痛、疲劳、视物模糊、胸闷、心悸、手颤、不能耐受运动及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发作等直立不耐受的症状。 Stewart 等在 1999 年提出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 POTS) 。 2. 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区别 ( 1 )血流动力学不同; ( 2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应不同; ( 3 )体位性心动过速平时会有头痛、疲劳或胸闷等;血管迷走性晕厥平时基本正常,没有太多症状,只有病情

13、发作时,才有晕厥的症状表现。 (二)护理(二)护理 病情观察 ( 1 )生命体征的观察 1 )体温 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累导致中枢性高热,体温在 3940以上,多见于脑干病变、脑出血及脑炎。 2 )脉搏 慢而洪大见于脑出血、酒精中毒。 3 )呼吸 节律、频率变化, 24 次/分为呼吸增快, 5mm 颅内压增高、脑疝晚期、阿托品等药物中毒。缩小: 2mm 吗啡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桥脑损伤等。 ( 2 )昏迷程度的观察 常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的标准对昏迷程度进行评估。其内容包括:睁眼反应( 4 分);言语反应( 5 分);运动反应( 6 分)。正常值为 15 分,表示为 E4V5M

14、6 。睁眼反应 言语反应 运动反应 评分 按吩咐运动 6 8正常睁眼 呼唤睁眼 刺痛睁眼 无反应 回答正确 回答错乱 含混不清 只有声叹 无反应 刺痛时能定位 刺痛时躲避 刺痛时身体屈曲 刺痛时肢体过伸 无反应 5 4 3 2 1 ( 3 )注意事项: 1 )插管不能言语的患者嘱睁眼闭眼; 2 )失语的患者要注明; 3 )患者四肢瘫时评估运动反应可让患者伸舌; 4 )偏瘫患者评估运动反应应选择健侧肢; 5 )疼痛刺激方法压眶上神经、捏耳。 ( 4 )意识与 GCS 的相关性 GCS 总分 15 分,最低 3 分。按得分多少,评定其意识障碍程度。 12-14 分为轻度昏迷; 9-11 分为中度昏

15、迷; 8 分以下为重度昏迷; 4-7 分者,预后极差, 3 分者多不能存活。 我国脑死亡判定标准 1 )先决条件:昏迷原因明确。 2 )临床判定三个条件全部具备: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停止。 3 )确认实验:脑电图呈电静息状态。 4 )观察时间:首次判定后观察 12 小时仍无变化,方可判定脑死亡。 ( 6 )WHO 脑死亡判定标准 1 )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 2 )无反射活动; 3 )无自主性活动; 4 )必须依靠持续的人工机械维持呼吸; 5 )脑电图长时间静息。 ( 7 )用药观察 91 )掌握给药速度。甘露醇成人 120200 滴 / 分; 2 )加压注射时应守护床旁,防止空气注

16、入; 3 )脑水肿伴血容量不足时,使用脱水药宜在补充血容量后酌情使用; 4 )严格记录出入量,观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 )观察疗效;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减轻; 6 )防止药液外渗。 2. 基础护理 ( 1 )体位:平卧位或头高脚低位,头部抬高 1530,头偏向一侧。 (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及口鼻腔内分泌物。有舌后坠时,可使用口咽管等。 ( 3 )适当约束或安装床挡,以防坠床,保证患者安全。 3. 专科护理 ( 1 )防止脑水肿 1 )有效 CPR 避免低氧血症; 2 )改善脑灌注 最适血压; 3 )降低颅内压 适度过度通气; 4 )应用脱水剂 甘露醇激素; 5 )尽早亚低温 T32-34 防过度低温。 ( 2 )预防并发症 需要预防的并发症有坠积性肺炎、角膜干燥、口腔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 3. 心理护理 与患者家属做好有效沟通,使其配合治疗及护理。 4. 健康宣教 包括急性期和恢复期,主要是针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其内容是教导家属如何护理患者。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