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体现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574089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体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体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体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体现内容摘要: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 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自然辩证法并不是抽象的学科,它可以运用到各个科学领域中, 诸如食品科学以及农产品加工科学,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促进了食品及农产品科学的协调发展, 促进了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食品科学 ;应用一、自然辩证法的内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 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 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科

2、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技术研究 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成就,批判吸取了前人思 想的合理成分,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科学认识 方法辩证法,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标志,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继续发展的广阔道路。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 史唯物论相并列。自然辩证法是集中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在自然界和科 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它的原理和方法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 进行科学研究活动。 自然辩证法是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发

3、展的思想武器。恩格斯用大量的科学材料论述了自然辩 证法,着重指出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恩格斯指出:“自然辩证法对今天的自 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为发生于自然界中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 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似物,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自然辩证法之所以对自然科 学研究起促进作用,其基本原因在于,自然界本身是按照客观辩证法运动发展的,而自然辩证法正 是对自然界辩证本性的正确反映;同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是按照认识的辩证法来进行的,而 辩证法的规律与自然界本身的辩证发展规律是

4、高度一致的,因此,遵循辩证法的规律可以逐步揭 示自然界的一些特殊的规律。二、自然辩证法对食品科学的指导意义 要特别指出的是,科学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必须联系历史条件进行全面分析。科 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不是单纯的思维现象和思维产物。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受主客观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 下,科学研究也不可能就没有失误。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科学研究成果的多少与好坏,去判 断哲学对科学是否有指导作用。自然科学工作者在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总会自觉不自觉地 形成自己关于自然界的一些看法,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对

5、自然科学所描绘的自然图 像的进一步普遍化,从而形成一定的自然哲学思想的过程。科学工作者对方法的推敲、对理论的 描绘、对观点看法的领悟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 人类的生存过程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交换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 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为目的同时兼顾人的心理需求的一 门自然科学,食品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食品。食品可以为人类的发育成长提供营养物质与能量供应,食 品的色泽、口感与风味等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要求,因此它充分体现了服务人、关心人、尊重 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宗旨。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中,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 发展,强调人类的

6、长远、整体利益,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自然观。而食品科学正体现了自然 辩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和思想。三、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一)、研究食品科学的辩证方法分析 1. 自组织理论 一个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性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称为自 组织。自组织理论认为: 开放系统,在远平衡的非线性区,通过引进负熵和正反馈循环,经涨落和 起 伏,会从无序状态产生有序结构,这是一种新的进化观。在食品科学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中 引 进自组织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食品科学这个大系统中,各要素在时间、空间的配置都不是有序 的,而是互相抗争的。食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而技

7、术的应用又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食 品某些特性的改变。这里就要求不断从高一级水平上取得食品科学发展与食品技术进步的协调, 推动食品科学的进步。 2 系统分析法 食品科学的发展进步应以系统分析法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法塑造了食品科学发 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它要求对食品科学的研究应把“食品的研发、加工生产、质量安全与营 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追求其发展过程中“综合性与协调性的统一, 空间分布与时间过程的 统一,福利增长与社会进步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的统一,区域 发展与全球发展的统一,结构合理与功能优化的统一” 。 3 归纳与演绎方法 在食品科学的研究中,可以把总系统

8、拆分为分系统和子系统,把分系统和子系统合并成总系统, 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从分系统和子系统的特 征归纳出总系统的性质和特征,从总系统的特征演绎出分系统和子系统的性质和特征。具体到食 品科学的研究就是分别研究食品的各个单元系统:良好农业种植规范( GAP) 、良好操作规范 (GMP) 、良好运输规范( GTP) 、良好贮藏规范(GCP) 、良好零售规范( GRP) 、良好餐饮规范 (GCP) 、良好厨房规范( GHKP) 、良好营养规范(GNP)以及良好卫生规范( GHP)和良好实验室 规范(GLP)等分系统,并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从各个分系统的特征归纳

9、出总系统的性质和特征。(二)、 食品科学中的生态自然观 在食品生产中应遵循生态自然观,在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是天然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满足人的生存与 发展需要时,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因此,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生 态自然观,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此外,食品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环境污染,蓄积在蔬菜、粮食中 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 标等问题,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对于农产品,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源头污染是 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所以,要控制食品中的污

10、染物,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的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食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 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 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数量的安全后,食品质量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比如,近 年来,在美国发生的花生酱中毒事件,中国的毒奶粉事件,欧洲的毒牛肉事件等都引起了广泛的关 注。近年来在全国“”上,尤其是在 2009 年的“”上,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更多 地关注了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并及时通过和颁布了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 社会热点,人民群众的反映也非常强烈。在食品的研发与生

11、产中,食品安全应是首要的核心的内 容,它充分体现着自然辩证法中生态发展观的人本实质。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化、食品 安全检验检疫制度都是着眼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让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根本落脚点是从根本上维护人们的利益,是实实 在在的以人为本,更是维护人作为生态系统主导者的地位。 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 想基础。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下,食品科学研究应该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出现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

12、辩证关系。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发展。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离不开 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离不开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离不开物质性 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根本基础” 。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去探索食品科学研究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对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 展,对促进食品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 史贤明.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M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 刘静玲. 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3 张文学,杨立刚. 食品安全的环境责任界定 J . 生态经济, 2003 (6) : 2 - 4. 4 孙明,刘晓庚. 化学物质的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J . 食品科学, 2003 (8) : 176 - 177. 5 董钻.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污染物及其危害 J . 新农业, 2004 (3) : 54 -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