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573628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1不不同同类类型型产产业业集集群群中中的的企企业业创创新新摘要产业集群的大量出现以及成功的发展实践,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知识经济从传统经济中剥离出来的基础上得到产业集群的两种类型;同时在分析集群创新系统的基础上得出企业是集群创新的核心,并分析得出两种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创新战略;最后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两种不同的创新战略。 关键词知识经济传统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的分类 知识经济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当今的经济体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知识从传统生产中剥离,并在同时并存的传统生产系统上覆盖了一层经济信息网。知识的存在方式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

2、种。显性知识指有一定的存在形式和固定的载体,可以明确地表达或描述出来的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这种知识可以在全球无成本的复制,加剧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例如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完成了整个操作系统的创造之后,通过编码这种系统可以忽略成本在全球的复制。隐性知识指难以用文字明确表述的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存在于个人、组织的特定关系或信息流程之中,如工作诀窍、经验、视点、价值体系等。这种知识的产生需要创造主题结合历史经验、对生产的了解、面对面的交流等等条件,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特征紧密相连,体现着地方化,其表现形式是产业集群。同时隐性知识隐含着更多的创新思想,是集群创新最需要的,它不仅能促进集群知识的发展,更是提高

3、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形成了既有依托传统和当地力量发展起来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又有依托区域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低成本优势等吸引外来企业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如下图: 这里将产业集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赖于分享隐性知识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另一种是由于产业特征或资源转移的惰性而形成的传统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企业是核心 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是指与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创新机制和实_2现条件所组成的运行系统。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创新的主体。主要由群内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各种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组成。创新计划。在知识信息通畅流动的环境中,在市场中介服务组

4、织中介人和政府适当参与下,创新主体共同制定产业集群的创新计划。监督者。由市场中的消费者及专业技术部门组成的监督者。构成集群创新体系的三大模块分别是:参与者创新主体和监督者模块;创新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互动学习机制、竞争合作机制、激励机制、自更新机制。创新全过程,也即主体之间的联系和运行创新计划模块;知识信息流动、法律法规政策组成的创新环境模块。 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体现了主体、创新机制、环境三部分集成的网络体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性。以创新环境为依托,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它能够以各组成部分为基础、以创新为起点,实现创新向更高一级的循环。其侧重点是调动创新主体能动性、发挥创新机制功能实施

5、创新计划。 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主体包括企业、研发机构、大学、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基础设施等,其中企业是核心。从发达国家国家集群的成功经验看,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集群内外各主体间的合作和交流,为集群中企业创新提供资源,如大学及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金融机构、风险资本等提供资金支持;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智力保障等。 可以看出,政府的导向政策通过影响研发机构、大学和中介机构,从而促进群内企业不断革新技术、经营模式改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群内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最终导致集群的创新。同时,政府政策的导向,也能促进群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对这对企业创新进而集群创新也不无裨益。 三、两种集群

6、类型创新个例分析 产业集群由于地理上的临近和群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竞合机制等,使得群内企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然而,通过不同纬度比较传统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可以发现其创新战略存在着不少差异。传统的产业集群属于劳动密集型集群,其内部产品种类繁多,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通常依托集群共享网络。对处在这样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创新源于创立自主品牌和构建销售网络。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集群,由于技术变化快,导致产品更新速度也很快,群内企业动态协作生产比较常见。对于创新_3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创新战略依赖于企业间的竞合“网络”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创造产品差异化,通过不断的创新使

7、得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不断向上延伸;通过产业集群内供应商与企业的互补性创新使得整个产业一直处于提升状态。 1.传统产业集群创新案例:虎门制衣集群 虎门,这个当年以林则徐硝烟而闻名海内外的古镇,今天以远销欧美、年销售额逾百亿元的服装产业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服装产业的带动下,虎门经济迅速发展,截止到 2003,全镇服装销售额达 120 多亿元;全镇工业总产值111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 53.6 亿元;财税收入 24.24 亿元;虎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8980 元。虎门制衣产业集群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是因为群内各企业扩展价值链获得了超额利润。如下图: 上图可以看到,普通的贴牌生产商

8、只获得了价值链中生产部分的利润,而虎门制衣产业集群在设计开发上注意吸引国际最新流行元素和面料,紧跟当今国际流行时尚,形成别具特色的南派风格。同时,虎门制衣集群内各企业注重品牌经营。目前,虎门服装在国内外注册商标达 4000 多个,各镇名牌服装在全国设有专卖店、连锁店 1 万余家,仅“以纯”品牌的连锁店就有 3000 多间。密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不仅促进了虎门服装大批量的销售,扩大了虎门服装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同时也广泛宣传和提升了虎门服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虎门正为打造“四个名牌”(打造虎门服装企业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打造“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名牌;构筑“虎门服装”品牌;打造“虎

9、门制造”)而努力,这一举措将会进一步扩展虎门之一产业集群价值链,为虎门制衣集群带来更丰厚的利润。 2.创新型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案例:联想企业 创新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基于产品的,而产品的创新又依赖于技术创新。为实现这一创新,企业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契约化和非正式的交流,获得溢出效应,突破技术障碍,减少创新风险,规避高额的市场交易费用。2003 年在全国高新技术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一的联想企业,其创新动力就源于包括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构、企业在内的创新网络。具体分析如下表: _4四、小结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知识的存在方式入手,确定了在两个并行且相互融合的经济体中不同的驱动促使经济组织走向两

10、个极端:全球化与地方化,分别对应的形式是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由于不同的驱动因素所以产生了两种类型产业集群:传统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对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分析可以得到企业是集群创新的核心,并得出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创新战略:在传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品牌和销售模式创新,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通过网络内企业互补性实现技术创新。在确定战略的同时列举了两个典型的案例。本文不足之处是没有分析产业特征决定的产业集群类型。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