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573038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单元说明这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口耳目日 月水 火5 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渗透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子识字等 多种 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汉字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 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 汉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 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单元在教学上有别于其他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来学习汉 字。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种识

2、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 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另外,还要结合入学教育中的 “讲故事”“听故事”和本单元后的“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体验识 字的价值。从本单元开始,学生就进入正式的语文学习。要从起始阶段,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习习惯,特别是写字和朗读的习惯。写字姿势要正确,对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按笔顺规 则正确书写。朗读课文,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努力做到读正确、读通顺。第一单元11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天地人11. 认识本单元 40 个生字;会写 17 个字和 10 个笔画。2. 学习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象形字识

3、字、看金木水火土2 图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初步了解 口耳目2识字汉字的文化内涵,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日月水火23.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对韵歌。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读书和写字的 对韵歌2习惯。口语1. 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 我说你做1交际2. 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识字加油站1. 学习谜语诗,认识 5 个生字。2. 区分 3 组形近字,了解每组汉字字形的不同。字词句运用 3. 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语文书写提示3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园地一日积月累4. 背诵咏鹅。5. 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唱读的方式学

4、习儿歌和大人 小兔子乖乖,能正确朗读。一起读快乐1. 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 读书真快乐1读书吧2. 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合计1411 天地人教材解析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 6 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 解世界。第一组 3 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 3 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 “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 3 个人 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 6 个生 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教学目标1. 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

5、方法,认识“天、地”等 6 个生字。2. 初步学习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读准“人、你、我”的字音。教学建议一、识字本课 6 个生字以三字一组分两行的方式呈现,易于学生朗读、记忆。针对课文编排的 特点,建议教学时以 3 个字为一组进行教学。第一组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 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 个字。第二组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把 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本课要认的 6 个生字中,“人”的声母是卷舌音,“你、我”是第三声,单个字读要注 意 读到位。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建

6、议借助图片、听读、创设情境交流等多种方法帮助 学 生读准字音。(1)图片示范正音。可以依次出示一组相关图片,如“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 教 师手举对应的生字“人”示范读,学生跟读,理解字义。第一单元13(2)场景听读正音。如,借助生活场景认读“地”,教师可以用枚举法展示各种生活 场景: 铺满土的叫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铺满雪花的是雪地。教师手 举生字卡 片“地”,听学生的发音,并及时正音。(3)日常交流正音。“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语,可以衔接入学教育的内容,创设交 流氛围。如教师一手举生字“你”,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 一手举生字“我”,说“我

7、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出示生字“他”,指学生问“他叫什么名 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这名学生。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本课要求识记 6 个生字。“天、人”结构较简单,“地、我”结构相对复杂,“你、他” 带 有相同的部件。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动作、生活场景等,形象化地理解字义,识记字 形, 感受汉字的趣味性。(1)生活语境识字。本课 6 个生字都是常用字,我们可以呈现各种生活中带有生字的 图片,通过不同语境帮助学生识记、认读生字。(2)比较识字。比较“地”和“他”,说说不同在哪里。 (3)动作猜字。辨认“天”和“人”, 可以根据字形请学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同学猜汉字。 学有余力

8、的话,可以结合生活,积累“天地、他人”等词语。二、课文学习1. 朗读指导。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朗读课文,因此读正确是本次朗读教学的主要内 容。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要重视正确示范和听音纠正。教师示范朗读 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注意“你、我”的声调都是第三声,三字连读时,“你”要读成半上, 与第 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要读完整。本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仅呈现了 6 个汉字,中间没有标点符号。朗读时,教师应结 合内容理解,引导学生一组三字连贯读,要避免 6 个汉字一字一顿地读。2. 理解运用。 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天地人”的教学在借助插图理解的基础上,可以 结合语境带学生读一读,在新语境

9、中进一步理解字义。如:晴天、阴天、雨天草地、菜地、雪地男人、女人、老人“你我他”的教学可以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拿着生字卡片 进 行自我介绍、询问他人的方式,在交流中巩固生字,如,“我叫李小明。”“你叫什么名 字? ”“他是你的同桌同学吗?”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三人小组互相交流的形式,但要14重在生字的识记、认读,避免将这一实践活动变成口语交际。教学时,可以为三人小组准 备一套“你我他”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以选生字、递送卡片的方式促进对生字的识记认 读和理解运用。教学资源1. 国画一望大江开。 配合课文,用一幅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作为铺底。画面 近

10、景是岩石松枝,龚半千和费密同游,吟诗唱和,眺望远处。中间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垠,咫尺之间似有万里之遥,让 人可 以充分感受天地之广袤。取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意。2.“天地人”三才之道。“天地人”来源于周易 说卦,天地人被视为宇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 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才”是指本质,“三才”是三方面具有实质的内容,在周 易中具体指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了。“天道”是阴和阳, “地道”是柔和刚,“人道”是仁和义。“三才之道”的探讨和论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 当广泛,在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有“三才者,天地人”的说法。民间春联也有:

11、 “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由此可见,“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我国经几千年而 流传不衰,对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教学设计举例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 6 个生字。2. 初步学习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1. 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铃声响,坐坐好。腰挺直,脚放平。这是第一节识手放好,头摆正。字课,将学前常规教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育融于语文课。第一单元152. 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 看 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1. 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12、。2. 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3.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 6 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 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1. 学习汉字“天”。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 头 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 图 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2. 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 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3. 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 义。出示草

13、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 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 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 “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 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2. 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 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 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如一 名学生说:“我是 ,很高兴

14、我们成为好朋友。”“你喜欢踢 足球吗?”“他是你的同学吗?”小组练习,轮流说话。汉字承载着中 华文化, 将国画与 汉字联系, 引导学 生理解汉字的内涵。利 用 图 片, 联 系生活, 帮助学 生 识记和正音。创设生活场景, 在师生、生生对话 中,帮助学生认读、 理解生字。162 金木水火土教材解析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 念,即以自然界的 5 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 化的基础。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 物。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

15、之间,再次 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 7 个生字。2. 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 4 个字和横、竖 2 种笔画。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教学难点】 读准“ 三、四、上 ” 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 能在田字格中写准 位 置。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本课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一、二、三、四、五”和“上、 下”。 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听读课文中识字正音。通过听读儿歌,让学生说说诗中有哪些事物和数字。7

16、个生字中,“三、四”的声母是 平舌音,“上”的声母是翘舌音。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需要教师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日 常 用语,在多种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第一单元17(1)逐句听读。教师逐行示范读,引导学生逐行倾听并跟读,随机出现四行对韵歌。 在 听读中,可以采用全班读、同桌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及时纠正生字读音。(2)语境诵读。采用播放录音、师生对读、拍手对读等多种语境诵读方式,如教师读 第一行,学生读第二行;教师读第一句,学生读第二句。在语境中巩固读音,激发学生诵 读 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做动作等方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字义,识记字形。“一、二、三、上、下”这 5 个汉字学生熟悉,“四、五”的字形相对复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联系生活识字。“一、二、三、四、 五”是常见字,可联系生活多认读。有的学生学前已认识这些字,教学中要引导学 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还可以让会认 的同学带大家认读。(2)简笔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