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复习考试 以自然地理为主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572293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业复习考试 以自然地理为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业复习考试 以自然地理为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业复习考试 以自然地理为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业复习考试 以自然地理为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业复习考试 以自然地理为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业复习考试 以自然地理为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业复习考试 以自然地理为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20122013 学年度文峰中学高二年级地理试卷命题人:蒋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 2.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6060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 适宜居住的主要依据是 A. 行星上有岩石和土壤 B. 行星上有液体水和适宜的温度 C. 行星上的表面比较平坦 D.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2.下列现象

2、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A. 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 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干扰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 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 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位于 A.45N, 110E B.2134N,110E C.45N, 130E D.2134N,130E 4这一天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5.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

3、,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会 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 D左右摇晃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第 2 页 共 9 页7. 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A能减少大气逆辐射B. 能增加大气逆辐射C能使地面辐射减弱D. 能增加地面辐射 8.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以判断: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 图,回答910题。9. 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

4、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10. 10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 11日的深夜B.12日的深夜 C. 11 日的日出前后 D.12 日的日出前后 11.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12对右图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第 3 页 共 9 页图例: 390 砾岩 砂岩 页岩 等高线: m 450 430 410 图 4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 13图中洋流的性质和对地 理

5、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暖流 增温增湿作用 B寒流 增温增湿作用 C寒流 降温减湿作用 D暖流 降温减湿作用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逆水行船,船靠岸边 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下图为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大 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小,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增加 C流速从河底向水面减小 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大,向着最大水深方向递减 15.若该剖面图位于长江口附近,M为北岸,河口中有一岛屿将长江口分、两河汊, 则 A河口中的岛屿最终与N岸相连 B. M沿岸驻港条件较好 C. N沿岸建设海滨游乐场的条件较好

6、 D和两河汊相比,河汊的河水流量较大 沉积岩的形成具有“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读下图并据此回 答 1617 题。 16.该地地貌类型为 A. 背斜成山 B. 向斜成谷 C. 背斜成谷 D. 向斜成山 17.形成该地貌的直接的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NM 第 4 页 共 9 页0 甲 乙 T K S 图 6 5 千米 M P Q R N L O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1819 题。 18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 线 BKMOP 线 CKMNQ 线 DKRQ 线 19拟在 K 点与 T 点之间选择起 伏较平缓的

7、路线,修建供拖拉机 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PT 线 BKMNQPT 线 CKLOPT 线 DKST 线20.引起右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 B.地壳运动 C.植被类型的变化 D.岩浆活动 21.右图所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2011 年 4 月 28 日,我国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总人口为 13.4 亿,10 年增长 5.84%;0-14 岁人口占 16.60%;15-59 岁人口占 70.14%;60 岁及以 上人口占 13.26%

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 49.68%。据上述材料,回答 2224 题。 22.关于我国目前人口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正在逐年降低 B. 我国目前人口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C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5.84%,属于现代型增长 D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正在逐年上升 23. 关于我国目前人口年龄构成,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合理,不存在任何问题 B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比重较高,目前仍然具有一定的劳动力优势 C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高,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正呈加速态势 D我国青少年人口比重较低,说明我国近年来人口增长较缓慢第 5 页 共 9 页24. 关于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9、 A.城市化速度慢,但城市化水平较高 B.城市化速度快,且城市化水平较高 C.城市化速度慢,且城市化水平低 D.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较低 25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型 B.乙地一定位于发达国家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26.下图为“某历史名城图” ,下列有关新老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城区的出现主要受铁路交通影响,呈放射状分布B老城区比形成晚,形态 大体伸展成斑点状,这主要与煤、铁分布有关C.老城区比形成早,形态大体伸展成带状, 这主要与河流有关D.新城区分布在老城区的西部读右图漫

10、画危险 ,回答 2728 题。 27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全球变暖 C.沙尘暴 D.水资源短缺 28. 砍树人的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读下图,分析回答2930题。老城区新城区煤矿 铁矿铁路公路街道河流第 6 页 共 9 页29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30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

11、展立体农业地理试题答题卡地理试题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二、综合题(本题共 4 4 大题,共大题,共 4040 分分)31. 读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在乙图中 _ 是晨线、 _是昏线;在乙图右上角粗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 的自转方向。(3分)(2)该日,Q地的昼长为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时

12、,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 子指向_。(3分) (3)当地球公转到甲图中C位置 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是什么?(4分)_第 7 页 共 9 页32.读我国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1)图示水循环类型是_,图中河流名称是_。(2)图中、处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是_。处山岭的成因231是_。(3)在流水作用下,图中乙、丙、丁处依次形成的地貌类型为:乙_;丙_;丁_。(4)如果有暴雨天气,乙、丙、丁处最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是_;图中湖泊对径流的调节作用是_ 。3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可以从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

13、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重要因 素。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2)请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处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3)与形成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中自然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自然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第 8 页 共 9 页(4)从“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上可以看出,D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气候特征是_。(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34. 读美国本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1)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