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分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569146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1中中国国区区域域差差异异时时空空演演变变分分析析摘要: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之一,对八大经济区的区域差异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家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我国八大经济区 2000-2008 年间的区域经济差异经历了倒“U”形的先增大又缩小的过程,拐点出现在 2006 年。造成八大经济区区域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区域要素禀赋差异、政策供给、制度、市场意识等。八大经济区的区域差异在未来是扩大抑或是缩小,取决于各区域能否采取适当的措施,实施积极的政策来缩小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八大经济区;区域差异;基尼系数;变异系数 1 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

2、种经济现象。区域要素禀赋差异、政策供给、制度、市场意识等诸多综合影响因素都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时间的积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反映在空间上1。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众多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杨伟民(1992)采用基尼系数进行分析,认为 20 世纪 80 年代三大地带之间收入水平的总体差异是缩小的2;杨开忠(1994)认为省际差异的变化以 1978 年为转折,大致呈倒“U”型变动3;魏后凯等(1996)认为,1978-1992 年间中西部同东部的差异在不断扩大4。 国内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一直是地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有关中国的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

3、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成果也比较多,研究单元为东、中、西三大地带或以省或县为研究单元,另外还有学者从东、中、西和南、北的角度入手5。但目前以八大经济区为研究单元来分析中国经济的区域差异及趋势的还比较少。 2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单元 八大经济区以“十一五”中国区域的规划中四大板块为基础,进一步将中国划分为: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_2南部沿海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八大板块(以下均使用简称)。东北区包括辽、沈、黑;北部沿海区包括京、津、冀、鲁,东部沿海区包括沪、苏、浙,南部沿海区包括皖、

4、粤、海南,黄河中游区包括陕、晋、豫、蒙,长江中游区包括鄂、湘、赣、徽,大西南区包括滇、贵、川、渝、桂,大西北区包括甘、青、宁、藏、新。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采用人均 GDP 作为指标数据来分析区域差异。文中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大区的人均 GDP 为各省 GDP 和人口分别加总后相除求得)。为扣除物价波动因素,反映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真实情况,将各地区每年GDP 数据都做了除以 GDP 平减指数的变换。 2.3 研究方法 基尼系数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度量方法,反映了区域间的绝对差异。计算公式为 (1) 式中 G 为基尼系数,Pi 为每一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Wi

5、 为每组指标占总指标比重,Qi 为从第一组到第 i 组的累计数据比重。基尼系数越大,表明区域之间的差异越大。 变异系数可以衡量地区的相对经济差距,可以用于比较两个或者多个不同水平或不同水平总体的变异度6,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异系数(Cv)以人均GDP 的波动情况来判别。变异系数的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普通人均 GDP 变异系数,公式为: 式中的 Cv 表示变异系数,S 表示对样本进行无偏估计,Xi 表示各 i 区域的人均 GDP,X 表示平均人均 GDP。 另一种是人口加权人均 GDP 的变异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 n 为地域单元总数,xi 和 pi 分别表示第 i 地区的人均 GDP 和人口数

6、,p 为全国人口总数,x 为用各区的人口数 pi 对 xi 加权平均得到的全国人均GDP,即: 3 八大经济区区域差异时空特点实证分析 _33.1 八大经济区的人均 GDP 的基尼系数与变异系数分析 通过实证结果可以看到,八大经济区域间的经济绝对差距自 2000 年至2003 年在逐年扩大,2003 年达到最大差异,2004 年开始八大经济区间的差异在逐渐减小,以 2003 年为分界点,整体上呈倒“U”型,趋势比较平缓,2007年区域差异相对 2006 年扩大趋势,但是 2008 年区域差异明显又缩小了,这与我国现实经济状况一致,近几年中部及西北、西南的发展速度赶上了全国的速度,差异在逐渐减小

7、,但由于东部地区间的 GDP 基础大,发展更快,所以地区间的经济差异还是存在的。 可以看出,八大经济区间的相对差异变化的趋势也很明显,2000 年到2003 年区域相对差异持续增大,在 2003 年达到最高点,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开始缩小。这正好反映了 2000-2003 年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增速的提高,各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出现了扩大,但随着国家开发西部等政策作用的体现,地区间的相对差异开始缩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八大经济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已经开始趋于减小,但是变异系数的值仍比较大,也就是说八大经济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3.2 八大经济区间经济差异

8、趋势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与其人均收入的初始水平负相关,才会出现经济增长的趋同(convergence)7,即落后的地区应该有更高的发展速度,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才会最终收敛。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差异经历了先增大后缩小的过程,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除黄河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提速较明显,八大经济区间的差距主要还是表现在东西部之间。各区人均 GDP 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有收敛的趋势,比较明显。这反映国家所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发挥了实际作用,可以预测今后几年各经济区间的经济绝对差异还会存在但是会有减小的趋势。表现为全国各地发展速度逐渐接

9、近,但距离实现落后地区有更快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各经济区之间协调发展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4 八大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分析 _4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受到资源条件、要素投入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自然资源禀赋与区位因素 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铁路、公路、航空网密布,交通网络等级较高,配套设施完善,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2 政策与制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并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形成了一定

10、的刺激、激励机制。同时,由于东部地区的高经济效益和高投资回报率,吸引了中西部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西部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另外,制度变迁与创新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深层根源。中西部地区缺乏一种优越的制度环境,制度框架尚不完善,现存制度结构的运行效率不高,缺乏激励性制度安排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4.3 市场意识因素 东部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传统保守的思想影响很大,市场意识淡薄,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5 结语 八大经济区间的经济差异在 20032006 年间是趋于收敛,这种趋势还能不能持续下去是值得关注的。促进区

11、域协调发展,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共同作用,在市场机制发挥失灵的时候,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各种手段,形成结构完善、功能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在达到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地区间差异到理想的范围内,以实现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_51 栾贵勤.区域经济增长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2 杨伟民.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J.经济研究,1992(1):70-75. 3 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28-34. 4 魏后凯.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解J.经济研究,1996 (11):66-

12、72. 5 欧向军,沈正平,王荣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J.地理科学,2006,26(6):641-648. 6 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30-37.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