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小猫设计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567505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爱的小猫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可爱的小猫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可爱的小猫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可爱的小猫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可爱的小猫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爱的小猫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爱的小猫可爱的小猫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发挥想象,抓住小猫的特点,突出小猫的可爱。 2、引导学生追忆生活中观察到小猫的点点小事,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 趣。 作前准备: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和口语交际课,展开我喜欢的小动物的想象和描写。事先有意让 学生回忆和收集自己在生活中喜欢的小猫的特点和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 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在上一节口语交际课中,我们认识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咪。 (板书:可爱的小猫) 看,老师今天又把它请来了。仔细观察一下,它哪些行为让你觉得可爱。 (板书:仔细观

2、察仔细观察)二、观察想象,自由表达。1、出示小猫图片,让同学们自由说出小猫最可爱的地方。教师相机引导。 2、学生交流。 (睡懒觉、喝水、捉蝴蝶、钓鱼)过渡语:咪咪睡懒觉可爱,喝水、捉蝴蝶、钓鱼也可爱。下面就请你们和老师一起悄悄 地走进正在睡懒觉的咪咪身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你们大胆的想象(板书:大胆想象大胆想象) 告诉我,睡着的咪咪可爱在哪里?请你们用一句完整的话,把你看到的或是想到的告诉我 们吗?(给学生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想、看)3、学生用一句话交流睡懒觉的咪咪的可爱。 (四个学生) 过渡语:咪咪睡觉在你们眼中、你们的脑海中可爱极了,你们喜欢这只睡懒觉的小猫吗? (喜欢)老师也喜欢它。昨晚我就

3、写了写这只睡懒觉的咪咪,我想请个同学轻言细语地读 读。 小猫咪咪睡觉的样子特别可爱。一天中午,太阳暖烘烘的。咪咪和小狗汪汪玩着拍皮小猫咪咪睡觉的样子特别可爱。一天中午,太阳暖烘烘的。咪咪和小狗汪汪玩着拍皮 球的游戏。没玩一会儿,咪咪就累得趴在自己的球的游戏。没玩一会儿,咪咪就累得趴在自己的“屋顶屋顶”上睡着了。睡着的咪咪还在梦中上睡着了。睡着的咪咪还在梦中 不停地喊着:不停地喊着:“汪汪,停下来,轮到我拍了。汪汪,停下来,轮到我拍了。 ”看着睡看着睡“屋顶屋顶” 、说梦话的咪咪,汪汪只能、说梦话的咪咪,汪汪只能 轻轻地拍着皮球,悄悄地离开了咪咪家。轻轻地拍着皮球,悄悄地离开了咪咪家。 过渡语:

4、你读得真好,轻言细语的,没有吵醒咪咪,它还在美滋滋地睡觉呢。谢谢你。你 们觉得老师笔下的懒猫咪咪可爱吗? 4、师生交流:谁来告诉老师,它可爱在哪些方面?(三个学生交流) 过渡语:睡懒觉的咪咪在老师的笔下如此可爱,你们喜欢我写的这个段落吗?既然你们喜 欢,那有谁来猜猜我写这个段落的秘密武器秘密武器是什么? 5、学生交流写法。 (会观察、会想象、运用了中心句、拟人手法、抓住了特点、巧用妙词会观察、会想象、运用了中心句、拟人手法、抓住了特点、巧用妙词 佳句佳句 )板书 教师引导语:我写文章的秘密武器秘密武器全被你们发觉了,既然如此了,那我就把这些秘密武器秘密武器 全送给你们了全送给你们了。现在就请你

5、们带上这些秘密武器,以及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段落开头和一些 词语,把图中睡懒觉的咪咪的可爱之处用一段话来告诉我们吧。下面就请你们先“自言自 语” 。 (1 分钟) 6、学生“自言自语” 。 7、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两个) 过渡语:睡着的咪咪在你们眼中如此可爱。睡醒了的咪咪还可爱吗?请再次带上老师送给 你们的这些秘密武器(教师手指板书) ,说说睡醒后的咪咪在干吗呢?老师同样送给你们段 落的开头和一些词语。请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两分钟后就小组长推荐代表上台交流。 8、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三个) 过渡语:书中的小猫咪咪睡着了可爱,睡醒了同样可爱。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猫吗?有的同 学家养过,没养过猫的同

6、学也见过猫。看来大家对猫并不陌生了!现在老师请你们闭上眼 睛,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想生活中你见过的猫或是自家养过的猫最可爱的地方。三、联系生活,抒发真情。 1、同桌互相说。 2、学生交流。 (两人) 过渡语:图画中的咪咪可爱,你们家中的白白、乐乐也是那样可爱。现在就请你们夸夸可 爱的小猫吧。 3、学生夸可爱的猫。 过渡:可爱的小猫夸不完,言不尽。同学们是意犹未尽,现在就请你们拿起笔把图中或是 自己见过、养过的小猫最可爱的地方用一段话把他写出来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喜欢 写、愿意写、写得快的孩子可以多写几段,更好地突显出小猫的可爱。 四、仔细思考,尝试写作。 (1215 分钟)配乐 五、互

7、动评析,分享交流。 1、教师选取三篇习作与学生分享交流。 2、刚才大家既分享了三位同学的习作,还献出了自己的金点子。小作者现在拿这些金点子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给自己的习作加上一个开头和结尾,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习作了,赶 快来试试吧!总结:可爱的小猫已经走进了我们心中,留在了我们笔下,相信在我们不断的观察和 积累中,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会进我们心中,留在我们笔下。 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 仔细观察 大胆想象 抓住特点 妙词佳句 教 学 反 思 鄂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结合口语交际课,抓住猫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 描写书中或生活中的猫的可爱,并学会使用给定词语来组织语言。小猫,有的学生家养过

8、,没养过猫的学生也见过猫,孩子们对猫并不陌生了!因为太 熟悉,因为太司空见惯,因为猫太寻常,要想写得比较生动,且有一定具体的内容,并非 易事。如何引导学生写好这些可爱的猫呢?我不由得反复思考起本次习作指导的方案来, 决心作一点尝试,指导孩子们描写出一只只活泼可爱的 猫。一、课前观察,让写作素材从生活中来。 我们都知道,建楼盖房需要砖瓦木石,烧菜做饭要备好柴米油盐,写字算题必须要有笔墨 纸砚等。作文也是如此,需要在动笔之前收集好素材。生活每天都在,在生活中收集素材 是最省事、最直接的方法。在进行本次习作的前两天,我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猫(自家 的、别家的都行) ,甚至让他们刻意地和猫玩耍,鼓励学

9、生不能随意“观看” ,要长时间、 很注意地去观察,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让他们用心记忆自己和猫相 处的点滴,收集好自己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小猫特点,为习作教学奠定基础。课堂上,孩子 们交流的“猫吃鱼尾巴” “猫吓狗” “猫捉迷藏”等话题均来自学生生活,来自学生的观察。 课堂因有准备的素材而变得生动、精彩;学生因有准备的素材而变得热情、活泼。二、范文引路,让写作技巧浸润学生心田。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说“有范文借鉴,从模仿入手,心领神会,久而久之,就能脱胎而 出。 ”打开我们的语文书,不难找到书中的习作例文。这些例文,学生易学易懂,好似学生 学步的拐杖。在教学时,有了这根“拐杖” ,

10、教师就能将教学中的一个个难点化解,让学生 易于接受。在指导学生具体写小猫可爱的举动时,我自己先写了一个片段,让学生在读、 议、悟中感知写法。课堂上,我请一个孩子读完范文后,顺势提出“你们觉得吴老师笔下 的这只猫可爱吗?”得到孩子们的呼应后,我追问道:“谁来告诉吴老师,它可爱在哪些 方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小猫的可爱说得淋漓尽致。在孩子们兴致正高的时候, 我用神秘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着:“睡懒觉的咪咪在吴老师的笔下如此可爱,那你们来猜猜 我写这个段落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孩子们对“秘密武器”充满着好奇,在他们猜测声中, “会观察、会想象、运用了中心句、拟人句、抓住了小猫的特点、巧用了妙词佳句”

11、等写 作技巧浸润在了学生心田。三、轻松交流,让学生自由、自主习作。 说是写的基础。说好、说充分是把文章写具体的前提。在这节课上,我降低说的标准,采 用“一句话说” “一段话说” “自言自语说” “同座说” “小组说”等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生 活积累,把自己在图中看的、想到的猫的可爱之处说出来,把自己在生活见过的、听过的 可爱的猫讲出来均可。标准降低了、形式变活了、内容变广了,孩子们敢说了,想说了。 说好了,写就能水到渠成了。 四、重视评改,让学生的习作不断完善。 “三分文章七分改“,这句话强调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从开课到课堂结束,从学生的说 到写,从教师的范文到学生的习作展评,我一直在引导学生修

12、改。在说中改、在写中改、 在读中改、在评中改,以读促悟,以悟促改,边读边改。学习别人习作的优点,发现并修 改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习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孩子们的作文“加 油” “润色” ,让教师不再是评讲过程中唯一的活动者,让学生们在评价活动中都“活”起 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唤起学写作的欲望。 一节课下来,收获让我喜悦,但遗憾也让我思考着。 课堂上,我尊重学生的说,让学生充分地说,学生说得很多,也很好,但有一种“刹不住 车”的感觉,教学时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学生写的时间少了那么两、三分钟。 课堂上,我把学生的对猫的喜爱之情调动起来了,学生说的是“喜笑颜开” ,但我的课堂语 言少了那份“喜气” ,少了那份“童趣” 。 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表达、无拘无束但地说着生活中的猫。少数学生把对猫的喜爱误解 在“用石头砸猫” “用脚踢猫” “用扫把逗猫”的层面上,我在课堂上没有及时制止,没能 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课堂上,教学内容设置过多,学生、教师都感觉有些紧张,教学内容的取舍还要进一步思 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