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输在做人的起跑线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566804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要让孩子输在做人的起跑线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要让孩子输在做人的起跑线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要让孩子输在做人的起跑线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要让孩子输在做人的起跑线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不要让孩子输在做人的起跑线上不要让孩子输在做人的起跑线上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是有不少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习好摆在首位甚至是唯一的位置上,对孩子一味强调只要学习好就行,将来就能出人头地。并且,总和物质挂钩,久而久之,势必在孩子的心目中造成“只要我学习好,我就能拥有一切”的烙印。不仅如此,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大张旗鼓地将“升学率”、“高分率”作为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和对任课教师工资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仍然喧嚣尘上。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我历来是嗤之以鼻的。现在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令人堪忧。人文意识的复杂化,个性思维的自主化,道德

2、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行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作为孩子的父亲,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家长,我始终将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放在首位,关心更多的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行的养成。但是在与孩子的聊天谈心过程中,听到的林林总总,让我忧心忡忡。现象一:小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发生摩擦,个别孩子出拳打人、踢下身,出手重,有淤青。动手的往往是男生居多。现象二:小孩子某门功课考了 100 分,会拿试卷向没考到满分的孩子炫耀。现象三:小孩子用小剪刀(上美术课的学具)剪破同桌的衣服,甚至割伤他人手指。现象四:

3、有小朋友在地上捡到橡皮、铅笔从不肯交还失主,哪怕是别的小朋友刚刚掉下的橡皮铅笔,他(她)会迅速捡起来放入自己的铅笔盒,并口口声声说:“地上捡的,就是我的。”现象五:有小朋友把别人的饭盒踩在脚下或当球踢。现象六:有小朋友因为自己没有拿到,竟然会从别人的书包里悄悄偷走回家作业卷,撕去作业记录,然后装得若无其事地与“被盗者”勾肩搭背。现象七:有小朋友到隔壁班级上拓展课时,乱翻别人的书包,甚至在别人的课本上乱涂乱画。首先声明,上述列举,纯属事实,对事不对人,请勿对号入座。其中也有我自己孩子的行为表现。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每当事情发生后,多数的家长选择了理智,批评教育了

4、自己的孩子,向对象家长致歉。而有的家长选择了沉默,甚至推诿、袒护。而学校更是以教室里没有装监控,老师没有看到为由,听之任之或不了了之。难以想象,孩子们都学了些什么,连最起码的人与人的相互尊重都不懂,最基本的是与非都分辨不了,长此下去,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我认为,在学校素质教育中要以德育为先,尤其是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如此,必须摒弃“重智轻德”教子理念。因为抓好孩子的德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不能偏废,缺一不可。学校可以抓住孩子对课堂和老师“敬畏”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班风,帮助孩子树立“明纪律”、“守秩序”意识,告诉孩子必须遵守的行为“底线”。坚持正

5、面引导,帮助孩子培养诚实、友爱、互敬、互谅、互助的精神品质。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对苗子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教育,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总而言之,老师一句话胜过家长百句,老师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更加显得极其重要。我们家长可以抓住低龄孩子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建立家规入手,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延伸和具体化,使孩子生活在有良好道德的家庭环境中。经常用生活实例向孩子讲解家规和一些社会规则的涵义,使孩子从“必须遵守”到理解有一个初步的转变。积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判断力,使孩子能够进行行为选择,而不盲从。对孩子好的行为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教育和纠正

6、。为孩子创造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使孩子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和锻炼。总而言之,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把道德教育搞好。只有拥有好的品行和健康的性格,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让孩子阳光地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是自家的孩子,但更是国家的未来。孩子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需要平衡全面发展,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要共同担负起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对于触犯社会道德规范底线的行为要“零容忍”;对于知书达理的孩子,要树为学校榜样;对于即知即改的孩子,要榜样与鼓励;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要在保护他自尊心的前提下严厉批评,严加管教。不要让孩子输在德育的起跑线上、做人的起跑线上。德育,身教胜于言传。让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成为孩子的道德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