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62983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环境学(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环境学(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环境学(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环境学(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环境学(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学(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境学(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建筑环境学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质量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七个主要部分组成2.建筑满足的要求:安全性 、功能性、 舒适性、 美观性;3,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筑环境舒适性与节能环保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1.赤纬是地球中心和太阳中心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他的变化范围为+23.5- -23.5.2. 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 赤纬、时角、纬度3.太阳常数:在 I 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年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 I=1353W/m2,称为太阳常数。4.太阳辐射照度的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

2、明度5.大气透明度;令 P=Il/I0=exp(-a) 大气质量;m=L/L=1/sinB6. 风玫瑰图(P21)7.室外气温的影响因素:第一,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第二,地面的覆盖面;第三,大气的对流作用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8.霜洞现象:在某个范围内,温度变化出现局地倒置现象,其极端形式称为霜洞9.不当风场的危害 1)冬季住宅内高速风场增加建筑物的冷风渗透,导致采暖负荷增大2)由于建筑物的遮挡作用,造成夏季的自然通风不良3)室外局部的高风速影响行人的活动,并影响舒适4)建筑群内的风速太低导致建筑群内散发的气体污染物无法有效的排出,而在小区内聚集5)建筑群内出现旋风区域,容易积聚落叶废纸

3、塑料袋等废弃物 10.什么叫做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降低?答: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市内各区的温度的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 等温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叫做热岛现象。 原因: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殊的物理性质、城市内的低风速、城市内较大的人为热等原因,造成城市的空气温度要高于郊区的温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可以缓解热岛效应。第三章1.室内热湿环境形成原因是各种内扰和外扰,外扰主要包括室外气候参数例如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变化

4、,以及邻室的空气温湿度等,均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空气渗透使热量和湿度进入室内,对室内热湿环境产生影响。内扰主要包括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热湿源2.围护结构表面特性:热惯性 如何影响反射率吸收率:对于太阳辐射,围护结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吸收率越高,反射率越低3:玻璃对不同波长的辐射有选择性,对于可见光和波长为 3m 以下的短波红外线透过率可达 80%以上,而对太阳辐射中的远红外线和紫外线透过率很低,所以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中不只有可见光,还有 3m 以下的短波红外线4: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计算公式为:(P52).室外空气综合温度不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还与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吸收率有关5.得热:

5、某时刻在内外扰作用下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6.遮阳系数 Cn;设置了遮阳设施后的透光外围护结构太阳辐射得热量与未设置遮阳设施时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之比。遮挡系数 Cs;太阳辐射通过某种玻璃或透光材料的实际太阳得热量与通过厚度为 3mm 厚标准玻璃的太阳得热量的比值7 冷负荷定义: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为某定值是,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 .热负荷: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为某定值是,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加入的热量,包括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8. 简述负荷与得热的关系。答:得热量可分为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潜热得热一般会直接进入到室内空气中形成瞬时冷负荷渗透空气

6、的得热中也包括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他们也都会直接进入到室内空气中成为瞬时冷负荷。而辐射部分进入到室内后不直接进入到空气中,会通过长波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各维护结构内表面和家具的表面,提高这些表面的温度后,在通过对流换热方式逐步释放到空气中形成冷负荷。9 为什么冬季可以采用稳态计算法来计算热负荷,而夏季却一定要采用动态算法计算空调负荷? 答:稳态计算没有考虑建筑的蓄热性能,负荷即等于得热。在冬季,室外温度的波动幅度远小于室内外温差,可采用室外平均温度,即稳态计算方法来计算热负荷。而夏季,室内外温差小,室外昼夜温度波动却很大,瞬时得热与瞬时冷负荷会相差很大,所以一定要采用动态算法计算冷负荷第四章1.代

7、谢率;在人体细胞中,食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被分解氧化,实现人体的新陈代谢,在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速率。基础代谢率是:未进早餐前,保持清醒静卧半小时,室温条件维持在 1825C之间测定的代谢率。人静坐时 的代谢率为 1met(58.2W/m2 )。人体的能量代谢率影响因素:肌肉活动强度、环境温度、性别、年龄、神经紧张程度、进食后时间的长短。2.服装热阻;指的是服装本身的显热热阻3.热舒适;热舒适是表示对环境表示满意的状态,简写为 TCV。影响因素包括:皮肤温度、核心温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垂直温差、吹风感、辐射不均匀性、其他因素等。热舒适指标:1)相对热指标(RWI):适用于较暖环境。表明人在不

8、同的环境条件和活动情况下热感觉近似。2)热损失率(HDR):适用于较冷环境。反映人体单位皮肤面积上的热损失。湿度如何影响热舒适;空气湿度的增加并不能改变汗量,但却能改变皮肤的湿润度。潮湿的环境令人感到不舒适的主要原因是使皮肤的粘着性增加Pmv 指标;是引入反映人体热平衡偏离程度的人体热负荷而得出的,其理论依据是当人体处于稳态的热环境下,人体的热负荷越大,人体偏离热舒适的状态就越远预测不满意度百分比 PPD 指标;表示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PMV-PPD 指标定量关系(p116),推荐值-0.5+0.5 ,相当于人群中有百分之十的人感觉不满意4.HIS 、WCI 与 PMV、PPD 应用上有

9、何区别?答:HIS、WCI 分别用在远偏离热舒适区的高温和低温环境及具有热失调危险的环境中,用热感觉来作为生理应变的指标是不够的;而PMV、PPD 是稳态热环境下的热舒适性评价指标。5 热应力指数;,用于定量表示热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应力。. 热应力指数的测定条件是什么?答:假定皮肤温度恒定在 35基础上;在蒸发热调节区内;呼吸散热不计;认为所需要的排汗量为 Ereq 等于代谢量减去对流和辐射散热量;热应力指数为 HSI= Ereq/ Emax1006 窗户辐射板对热舒适的影响7.人体的热平衡方程:M-W-C-R-E-S=0,M:人体能量代谢率,决定于人体活动量大小 W/m2 ,W 人体所做的机械

10、功 W/m2 C: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通过对流形式散发的热量 W/m2 R: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通过辐射形式散发的热量,W/m2。E:汗液蒸发和呼出的水蒸气所带走的能量。W/m2 S:人体蓄热率 W/m2第五章1.常见污染源;1)物理:粉尘 ,重金属,纤维尘,烟尘 等2)化学:有机挥发物,半有机挥发物,有害无机物引起的污染3)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污染2 感知负荷;表征室内污染源的强弱 olf感知空气品质 PAQ;表示在一定的通风量情况下人对室内污染源的感觉3.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方法:1)污染物源头治理。 (A、消除屋内污染源。B、减少屋内污染物散发强度。C、污染源附近局部排风。 )2)通新

11、风稀释和合理组织。3)空气净化 (主要方法有:过滤器过滤、活性炭吸附、纳米光催化剂降解、臭氧法。紫外线照射法,等离子净化。 )第六章1 通风:把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者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来,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气流组织定义 狭义:机械通风的送风口的搭配形式广义:一定的送风口形式和送风参数所带来的室内气流分布2.室内空气环境常见营造方法 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3.自然通风主要依靠室内外风压或者热压的不同来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各自特点 作用原理 风压(定量考虑); 迎面风静压增大,背面风静压减小 热压(定性考虑) :室内外温度差4.余压 指室内某一点的压力和室外

12、同标高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中和面 余压等于零的平面,中和面没有空气流动某一窗口余压的绝对值与中和面至该窗孔的距离有关,中和面以上窗孔余压为正,以下为负 余压为正则窗孔排风,为负进风 公式 6-7 6-8 计算5.机械通风的形式 混合通风,置换通风,个性化通风局部排风等6.空气龄 指空气进入房间的时间7.换气效率 新鲜空气置换原有空气的快慢与活塞通风下置换快慢的比值8.排污效率 :房间的名义时间常数与污染物排空时间的比值(或出口浓度和房间平均浓度的比值9.污染物年龄 指污染物从产生到当前时刻的时间与空气龄类似的是,房间中某一点的污染物由不同的污染物微团组成,这些微团的年龄各不相同。与空气龄不

13、同的是,某点的污染物年龄越大说明污染物越难达到该点,该点的空气品质较好;反之,该点污染物年龄越短,说明污染物越容易来到该点,则该点空气品质比较差10.气流组织评价指标预测方法:示踪气体方法示踪气体特点:1)被动热性 2)稳定性 3)可测性 4)无毒性11.12.示踪气体释放方法 1)脉冲法 2)上升法 3)下降法13.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计算14.换气次数:通风量与通风房间体积的比值。n=Q/V名义时间常数:房间容积 V 与通风量 Q 的比值第七章1.声功率: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记为 W,到位瓦 W声强:在单位时间内,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记为 I,单位 W/

14、m2声压:指某瞬时,介质中的压强(P)相对于无声波时压强(Po)的改变量。单位Pa声功率级,声强级,声压级, (243)公式2.声音传播衰减规律:1)点光源 当声源以稳定的功率辐射时,传播距离每加 1倍,声压级或声强级衰减 6dB2)线声源 传播距离每加 1 倍,声压级或声强级衰减 3dB3.声级叠加; 当几个不同的声源同时作用于某一点时,若不考虑干涉效应,该点总声强是各个声强的代数和;总声压是各声压的均方根值;但声压级叠加不能简单的进行算术相加,要按要求按对数运算规律进行公式7-194.噪声的评价指标:1)A 声级 LA 2)等效连续 A 声级 3)昼夜等效声级 Ldn 4)累积分布声级 L

15、x5)噪声评价曲线 NR, NC, PNC5.声音透射系数:投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反射系数:反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吸声系数:公式 7-31(253)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1)发散衰减 随传播距离增加,声波能量散布在越来越大的面积上,声强越来越弱2)大气吸收衰减 3)地面吸收衰减 4)其他 衰减 遇到障碍物以及地形的变化会发生反射 绕射 吸收,从而引起衰减7.掩蔽效应: 人耳对一个声音的听觉灵敏度因为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8.混响半径:在直达声的声能密度与反射声的声能密度相等处,距声源的距离称为混响半径或临界半径9.环境噪声的控制途径有哪些?答:环境噪声的措施可以在噪声源、传播途径和

16、接受者三个层次上实施:(1)降低声源噪声,可以通过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来降低噪声,降低噪声源地激振力,降低噪声辐射部件对激振力的响应来降低声源噪声。 (2)在传播路径上降低噪声,在总图设计师应按照“闹静分开”的原则对强噪声的位置合理的布置,可以改变噪声传播的方向或途径,可以利用地形减噪,同时还可以直接利用声学措施等噪声控制技术。 (3)对于接受点来说可以通过个人防护措施。最后可以通过掩蔽噪声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影响。第八章1.光通量:光源的辐射通量中可以被人眼睛感觉的可见光能量,按照国际约定的人眼视觉特性评价换算为光通量。光通量只说明了光源的发光能力,并没有表示出光源所发出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情况照度: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密度,符号为 E亮度:发光体在某一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发光强度:光源在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元内发射的光通量符号 F,单位坎德拉2.亮度对比:视野中目标与背景的亮度差与背景(或目标)的亮度之比。3.颜色三要素:色调(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