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航天器发展史》1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557880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帆《航天器发展史》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杨帆《航天器发展史》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杨帆《航天器发展史》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杨帆《航天器发展史》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杨帆《航天器发展史》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帆《航天器发展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帆《航天器发展史》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帆杨帆航天器发展史航天器发展史11本文由 FuYu199181 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航天器发展史1958 年 6 月 5 日,苏联科学院院士、火箭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在为政府起草的开发宇 宙空间的远景工作 中提出 19611965 年完成研制能乘 23 人的载人飞船, 1962 年开始 建造空间站。 1958 年 10 月 7 日,美国航宇局(NASA)正式批准“水星”号载人飞船工程。这是航宇局 1958 年 10 月 1 日成立后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 1959 年 9 月 9 日,美国用“宇宙神”D 运载火箭首次

2、成功地发射了“水星”飞船模型,进行亚 轨道飞行。此后一直到 1961 年 4 月 25 日,美国共进行了 7 次无人飞船试验,其中失败 3 次,成功 4 次,为美国成功实施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0 年 1 月, 苏联成功发射了两艘无人的卫星式飞船, 进行亚轨道飞行。 此后一直到 1961 年 3 月 25 日,苏联共进行了 7 次无人飞船试验,其中失败 4 次,成功 3 次,最后两次连续 成功。苏联决策机关认为已完全具备了载人飞船的发射能力。 1961 年 3 月 23 日, 苏联准备上天的航天员邦达连科在为期 10 天的地面训练的最后一天, 在一个高浓度氧气舱里, 用酒精棉球擦

3、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 随手将它仍在电热器 上,立即引起大火,他被严重烧伤,10 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1961 年 4 月 12 日, 苏联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 号。 尤里加加林少校乘“东方”1 号飞船用了 108 分钟绕地球运行一圈后,在萨拉托夫附近安全返回。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 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使苏联在与美国开展的载人航天竞赛中赢得了世界第一。1968 年 3 月 27 日,加加林驾驶米格 15 歼击机训练时,因飞机事故遇难身亡。 1961 年 5 月 5 日, 美国第一位进行亚轨道飞行的航天员艾伦B谢泼德驾驶美国“水星”MR3 飞船进行首次载人亚轨道飞行, 美国

4、因此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 国家。 1961 年 5 月 25 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宣布:在 60 年代结束之前,美国要把人送上 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从此,美国正式开始实施举世闻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计划。 这是在与苏联之间展开的谁第一个把人送上天的竞赛中失利后,美国发起的又一个竞赛项 目。 1962 年 2 月 20 日, 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 号, 航天员欧约翰H格伦中校驾驶“水星”6 号飞船绕地球飞行 3 圈,历时 4 小时 55 分 23 秒,在大西洋海面安全返回。格伦因此成为 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1962 年 8 月 11 日,苏联发射载

5、有尼古拉耶夫少校的“东方”3 号飞船上天。8 月 12 日,苏 联发射载有波波维奇中校的“东方”4 号飞船上天。 “东方”4 号与“东方”3 号首次在太空实现载 人飞船的交会飞行,最近相距 5 公里,第一次从太空传回电视。 1963 年 6 月 16 日,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中尉驾驶苏联“东方”6 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 48 圈,历时 70 小时 50 分,19 日返回。 1964 年 10 月 12 日,苏联成功发射载 3 人的第二代载人飞船“上升”1 号。航天员科马罗 夫、耶戈洛夫和费捷斯托夫驾驶飞船绕地球飞行 16 圈,历时 24 小时 17 分,返回于库斯

6、塔 奈地区。这是苏联、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载 3 人飞行。 1965 年 3 月 18 日,苏联发射载有别列亚耶夫、列昂诺夫的“上升”2 号飞船。飞行中,列 昂诺夫进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他在离飞船 5 米处活动了 12 分钟,完成了目 视观测、拆卸工作及其他实验。 1965 年 3 月 23 日,美国成功发射第二代载人飞船“双子星座”3 号。飞船乘载着美国航天 员格里索姆中校和约翰杨少校,绕地球飞行 5 圈,历时 4 小时 53 分钟。这是美国首次载 2 人飞行。 1965 年 6 月 3 日,美国发射载有航天员麦克迪维特上尉和怀特上尉的“双子星座”4 号飞 船,绕地球飞行 62

7、 圈。怀特到舱外行走 21 分钟,用喷气装置使自己在太空中机动飞行。 这是美国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5 年 12 月 15 日,美国发射“双子星座”6 号飞船,飞船载有希拉中校和斯坦福尔德上 尉。飞船绕地球飞行 16 圈,历时 25 小时 51 分钟。此次飞行是与 12 月 4 日发射的“双子星 座”7 号交会,并保持近距离编队飞行,最近时约 0.3 米。这是美国载人飞船第一次空间交会 飞行。 1966 年 3 月 16 日,美国发射载有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 号,绕地球 飞行 6.5 圈,历时 10 小时 41 分。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 对

8、接。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空间对接。 1967 年 1 月 27 日,美国“阿波罗”4A 飞船在发射台上进行登月飞船的地面试验。飞船内 坐着曾参加过“水星”号、 “双子星座”飞船飞行的格里索姆上校、美国第一个完成舱外活动的 怀特中校和第一次准备参加太空飞行的查菲少校。突然,充满纯氧的座舱起火爆炸,3 名航 天员当即烧死。 1967 年 4 月 23 日,苏联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第三代飞船“联盟”1 号。4 月 24 日飞船 返回时,因降落伞故障,飞船坠毁于乌拉尔奥伦波克附近,航天员科马罗夫不幸遇难。 1968 年 4 月 14 日,苏联发射宇宙 212 号无人飞船。飞船在轨运行中与后来发射

9、的宇宙 213 号无人飞船自动对接。这是苏联完成的第一次空间对接。1968 年 10 月 11 日,美国发射“阿波罗”7 号飞船。航天员希拉、艾西尔和坎宁哈姆绕地 球飞行 163 圈,历时 260 小时 9 分钟,22 日返回。这是“阿波罗”飞船的第一次载人地球轨 道飞行。 1968 年 12 月 21 日,美国发射载有波尔曼、洛弗尔和安德斯的“阿波罗”8 号飞船。飞船 进入距月面 112 公里的月球轨道上飞行了 10 圈,时间 20 小时 6 分钟,并向地球发回电视。 27 日返回。这是世界上第一艘绕月飞行的载人飞船。 1969 年 7 月 16 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 号载人飞船,第一

10、次把人送上月球。飞船上载 有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3 名航天员,经过 75 小时 50 分钟的飞行后,进 入环月轨道。7 月 21 日格林尼治时间 2 时 56 分,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球上,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并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 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19 分钟后,奥尔德林跟着也踏上了 月球。他们在月面插上美国国旗,放置科学仪器,搜集 22 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共活 动了 2 小时 31 分 40 秒。 1970 年 4 月 11 日,美国发射载有航天员洛弗尔、海斯和斯威加特的“阿波罗”13

11、号飞船 进行第 3 次登月飞行。飞行 56 小时后,飞船离地球 33 万公里,差不多接近月球时,因两 个纽扣大的恒温器开关故障,使服务舱燃烧电波贮氧箱爆炸,舱内许多设备遭损坏,氧气和 水也损失过半,航天员洛弗尔、海斯和斯威加特面临葬身太空之灾。但他们临危不惧,按地 面科学家们精确计算的轨道和地面指挥员的命令, 手动操纵飞船, 使用登月舱的氧气和动力, 于 4 月 17 日成功地返回地球,创造了航天史上死里逃生的奇迹。 1970 年 6 月 1 日,苏联发射载有航天员尼古拉耶夫和谢瓦斯基扬诺夫的“联盟”9 号飞船。 飞船绕地球飞行 268 圈,历时 424 小时 59 分,创造了载人飞行史上的新

12、记录。 1971 年 4 月 19 日, 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世界上第一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 号。 “礼炮”1 号空间站于 1971 年 10 月 11 日在太平洋上空坠毁,共飞行了 175 天。运行期间对接了两 艘“联盟”号飞船,其中“联盟”11 号的航天员进站工作了 3 星期。此后一直到 1982 年,苏联 又连续发射了“礼炮”25 号空间站和第二代“礼炮”6 号、7 号空间站。 1971 年 6 月 6 日, 苏联发射载有航天员多勃罗沃尔斯基、 帕查耶夫和沃尔科夫和“联盟”11 号飞船。飞船成功地实现了和“礼炮”1 号空间站的对接、在轨运行 24 天后,在返回途中, 返回舱空气泄露

13、,返回地面时,人们发现未穿航天服的 3 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1971 年 12 月 7 日,美国发射载有塞尔南、埃文斯和施密特的“阿波罗”17 号飞船。11 日 到达月球,两名航天员在月面逗留 75 小时,在月球轨道上释放了一颗卫星。飞船 19 日返 回。这是人类迄今最后一次载人登月飞行,也是“阿波罗”飞船第 7 次登月飞行。 1973 年 5 月 14 日,美国用“土星”V 火箭发射名为“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后与多艘“阿波 罗”飞船对接,先后有 3 批 9 名航天员到其上工作。原预计“天空实验室”能运行到 1982 年,但终因空间站故障严重,无法正常使用,其运行轨道急剧下降, 1979 年

14、 7 月 12 日坠落于南 于 印度洋澳大利亚西南水域。这是美国发射的第一个载人空间站。 1975 年 4 月 5 日,苏联发射载有拉扎列夫和马卡罗夫的联盟 18A 飞船,准备与礼炮 4 号 对接。火箭第 3 级点火不久,正值火箭上升到 144 公里的高空时,因制导系统发生故障, 飞船在空中翻滚,并偏离预定轨道。地面控制中心不得不发出应急救生指令,使火箭紧急关 机,返回舱与飞船分离,航天员按应急方案返回,在西伯利亚西部山区安全着陆。飞行只进 行了 22 分钟。 这是载人航天以来, 第一次因火箭飞行不正常而成功地采取的应急救生措施。 1975 年 7 月 15 日,苏、美发射飞船进行联合对接飞行

15、。首先发射的是载有苏联航天员 列昂诺夫和库巴索夫的“联盟”19 号飞船。 发射后 7.5 小时,美国“阿波罗”18 号飞船载着美国 航天员斯坦福尔德、斯莱顿和布兰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7 月 17 日, “阿波罗”18 号飞船和“联盟”19 号飞船成功地对接。 飞船对接状态保持了两天, 美苏航天员实现了飞船间 的互访。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个竞争对手难得的“太空握手” 。 1981 年 4 月 12 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此后又陆续建造了 “挑战者”号、 “亚特兰蒂斯”号、 “发现”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1986 年 1 月 28 日, “挑战者” 号航天飞机在

16、发射升空仅 73 秒后即爆炸, 机上 7 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2003 年 2 月 1 日, “哥 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解体,机上 7 名航天员再次遇难。尽管如此,美国航天飞机 投入运营 22 年来,已成功飞行 111 次,在太空部署过卫星、维修过“哈勃” 、完成了无数科 学试验,是目前正在建造中的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运送工具。 1984 年 7 月 17 日,苏联发射“联盟”T12 号飞船升空。船上载有扎尼拜科夫、沃尔克和女 航天员萨维卡娅,与“礼炮”7 号空间站-“联盟”T10 号飞船联合体对接。25 日,萨维茨卡娅和 扎尼拜科夫一起进行了 3 小时 35 分钟的舱外活动。萨维茨卡娅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 走的女性。 1986 年 2 月 20 日,苏联发射了第三代长期载人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此 后历时 10 年, 直到 1996 年 4 月 26 日, 苏联 (俄罗斯) 才建成由核心舱、 “量子”1 号舱、 “量 子”2 号舱、 “晶体”舱、 “光谱”舱和“自然”舱组成的完整的“和平”号空间站。 2003 年 3 月 23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