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556220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周围的土壤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内容:说明土壤的存在并了解学生关于土壤知识的原有概念。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实际观察土壤,让学生亲近土壤,直观认识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与生物的关系。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2、愿意亲近土壤。教学重难点:发现土壤里的生命,测量出小草根的总长度。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

2、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预习提纲课时划分:1 课 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二、自主学习1、 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老师发现学生都能够仔细的观察土壤,都对土壤的一些表面知识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在此处略讲(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2、 挖土壤(室外活动)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3、 观察泥土里有什么(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

3、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蚯蚓、屎壳郎、青蛙、蚂蚁)(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通过学生预习,学生对泥土里的小动物掌握较好,只是在表述上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于这部分,教师对土壤的动物只一言带过,而对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进行一些描述,带领学生进行思考,为下节知识点做准备。4、 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有很好的发展,学生根据兴趣去了解了土壤,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对于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知识很有兴趣的去描述,教师

4、鼓励这种拓展性教学。三、课后研究1、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四、限时作业教学反思:这节课应该带领学生去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不应该去忽视。2.2.了解土壤了解土壤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指导观察为手段,引导学生在观察中逐渐深入地认识土壤。这方面内容包括五个部分:1通过观察土壤外观,了解土壤的特征并记录,为后续认识土壤的成分做好铺垫。 、2通过一组实验,即土壤成分分析实验,发现土壤是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构成的。并简单介绍古人用泥土制陶的方法。3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三种基本类型,并比较三者之间渗水性的差异。4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沙土和黏土的不

5、同。5号召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鉴别本地的土壤类型。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知识与技能: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二、教学准备: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预

6、习提纲教学重难点:了解土壤的成分,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课时划分:1 课 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2、生回答。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二)新授1、观察土壤(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2、自主研究(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7、记录在记录本上)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小结:课前的预习,让学生去细致观察土壤里到底有什么,通过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基本知道土壤中的水分、黏粒、沙粒等物质,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述,而对土壤中腐殖质,学生基本不清楚,所以,对于腐殖质,作为了教学重点,根据这些预习情况,老师带领学生加深了对土壤组成部分的实验研究。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土壤是由水分、空气、黏粒、沙粒、腐殖质构成的。5、探究透水性能: (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 上

8、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倒入相同的水。 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沙土的渗水性好,黏土的渗水性最差。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分组讨论大组交流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四、限时作业3.肥沃的土壤教学内容:揭示土壤存在肥力差异、腐殖质的来源以及腐殖质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改良土壤的方法,并通过做肥料

9、袋的活动进一步懂得有机质是怎样转变成腐殖质的,使学生加深对用有机质改良土壤方法的理解。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2.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科学知识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 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二、教学准备: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预习提纲教学重难点:了

10、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课时划分:2 课 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2、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二) 自主学习1、 观察有落叶的土地(1)学生分组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2、自主研究(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通过预习,教师发现学生对土壤的分层预习较好,所以此处略讲。而对腐殖质的作用,预习不到位,所以教师在此处进行了详细的讲述。(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

11、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土壤分为表层土(养分含量最多)及下层土、岩石层。3、制作肥料袋(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 (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 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 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这是教师事前一星期布置的作业,今天来验收,发现学生都能够去做这么一个肥料袋,而且学生在做肥料袋的同时,也

12、加深了对这节课知识点的复习。4、观察肥料袋(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5、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三)总结巩固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1、观察肥料袋(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2、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

13、化,作好记录。3、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讲述: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四、限时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带学生到田边,观察田地中的落叶,然后让学生挖开土层,观察土层。2.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3.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会发现上层土的颜色和下层土的颜色不一样。 )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土壤变黑与什么有关。除了研究这个问题之外,还可以研究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二、给腐烂的植物排队1.让学生每人挖一块土壤装在塑料袋中,然后组织学生寻找土壤中的烂树叶。2.统计不同土壤中的烂树叶

14、,让学生从数据中发现规律,让学生把统计出来的数据填在记录纸上。3.讨论:落叶的多少和土壤的颜色之间有什么关系?4.让学生按照落叶的腐烂程度排队,并选典型的腐烂落叶贴在记录纸上。5.讨论: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三、学习腐殖质1.提问:土壤分为几层?2.学生在课本上寻找答案(表层土壤和下层土壤、岩石层)3.提问:不同土层的土壤的营养成分是否一样?4.养分多集中在表层土壤中,而下层土壤中能够提供的养分就少,那是因为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给哦植物生长。5.提问:土壤中的腐殖质是什么物质?(引导学生在课本上寻找答案)6.教师总结:腐殖质“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 。腐殖质是植物生

15、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四、了解土壤肥力流失的原因和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1.知道学生阅读课文中的资料,阅读后回答:土壤的肥力为什么会流失?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2.交流:还有哪些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修筑梯田、收集落叶、种植绿肥、粪便沤肥。3.教师补充介绍。课前让学生收集了怎样保持土壤肥力的方法,学生在课上也能够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做法,虽然对于实际,可能操作性较难,但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收集,掌握了保持土壤肥力的方法,所以,这部分,教师让同学进行讲授。五、限时作业4.土壤的保护教学内容:探讨土壤与生物、人类之间的关系,认识土壤的重要性,了解人

16、类的哪些行为危害着土壤;并通过有植被和无植被土壤蓄水性和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体会植被破坏对土壤的破坏力。其后,指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滥用土地、开山毁林等活动正在破坏着土壤,教育学生行动起来,积极保护土壤。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能够进行环保宣传。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科学知识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土壤的重要。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预习提纲。教学重难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课时划分:2 课 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 (板书课题)(二) 自主学习1、 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1) 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