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理发展复习提示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49029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儿心理发展复习提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婴儿心理发展复习提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婴儿心理发展复习提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婴儿心理发展复习提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婴儿心理发展复习提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儿心理发展复习提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心理发展复习提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婴儿心理发展复习提示了解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重点掌握婴儿动作、认知、言语的发展,懂得婴儿的气质类型和特点,把握婴儿依恋的类型。 基本内容 (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开始学会人类特有的动作,开始按照人类的行动方式进行活动2感知觉迅速发展, 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熟水平 3处于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4.杜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5个性特征的初步萌芽(自我意识的发生) (二)V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脑电图:脑电的变化常作为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皮质中枢:随着皮质的发展,婴儿的反射动作越来越少,高级智力活动进一步发展。 大脑单侧化:是

2、在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 (三)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1。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上至下:头部动作一躯干动作一脚的动作; 2)由近及远:动作发展从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快;(3)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从大肌肉动作延伸到小肌肉动作。 2动作发展的阶段 (1)头部; (2)躯干部:主要动作是翻身和坐;(3)手臂和手:儿童的抓握动作具有自己独特的,动物所没有的特点;(4)腿和脚:婴儿在学会翻身、坐起的动作后逐渐学会了爬行;(5)动作机能:是一种自动的、迅速的、正确的、柔和的动作。3,动作发展的训练 格赛尔提出了“成熟一学习”原则。 成熟早期是开始学习训练的最佳期或关键期,效

3、果最好;成熟中期开始学习训练效果 虽不如早期,但比晚期开始学习训练要好;成熟晚期开始训练学习虽不如早期中期效果好, 但总比不学习不训练要好一些。(四)婴儿言语的发展1.婴儿言语的发展理论 (1)语言与言语基本过程;(2)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强化说,转换生成说,模仿说,认知学说。2前言语的发展(1)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2)语音的前言语发展;(3)前言语交流的发展。3言语的发生 4言语的发展(1)双词句的生成;(2)语法的获得。 (五)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1.婴儿感觉的发展 (1)视觉的产生和发展 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探索世界的视觉手段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通过范兹(RobertFant

4、z)的刺激偏爱程序的创新,发现婴儿对一些视觉刺激有特殊的偏爱,这些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如鲜艳的色彩、运动中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2)听觉的发生发展新生儿甚至胎儿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声音感受能力。婴儿早期对声音的感知和辨别主要表现在对声音的注意和定位、对语音的辨别上。 (3)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发生发展新生儿能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等方式对甜、酸、苦、咸4种基本味道作出反应。这表明他们已具有了辨别能力。胎儿在49天就已经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 2.婴儿知觉的发展 (1)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新

5、生儿具备了原始的深度知觉,吉布森(E.J.Gibson)等通过视觉悬崖装置的实验发现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2)物体知觉的发生发展 通过习惯化研究说明3个月的婴儿已有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4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具备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能辨别大小。(六)婴儿气质的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1)传统的四种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2)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弱型一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一胆汁质,强而不灵活型一粘液质,强而灵活型一多血质。 (3)托马斯一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占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困难型(

6、占1000):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情绪紧张 不安,交往困难;迟缓型(占1500):适应环境缓慢,也称慢慢活跃型;其余35的气质属 于混合类型。 (4)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C5)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冲动性。(6)卡根的抑制一非抑制说:抑制性,非抑制性。 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婴儿气质发展的稳定性(2)婴儿气质发展的可变性 婴儿的气质是可以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的。(七)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婴儿情绪的发展 婴儿出生后即有情绪反应,这种反应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遗传本能,随着婴儿的长大, 其情绪不断变化、发展。社会性微笑发展变化。2.婴儿

7、的依恋 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 的情感联系。 (1)依恋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反应。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2)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通过“陌生情景”研究法,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有母 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 回避型依恋: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 反抗型依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积

8、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3早期同伴交往 (1)大量的观察和研究,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客体为中心阶段;第二阶段:简单交往时期;第三阶段:互补性交往。2)缪勒等人的划分:第一阶段:简单社交行为;第二阶段:社会性相互影响;第三阶段:同伴游戏;第四阶段:早期友谊。习题操练单项选择题:1.婴儿期指的是()。A.0一4岁B.0一3岁C.0一5岁D.0一2岁2同步节律波()被常作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A.。波B.R波C.y波D.以上都不对3.婴儿在()时,脑及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基本上类似于成人大脑。A.4岁B.3岁C.1岁D.2岁4.婴儿的大脑是从()开

9、始发育的。A胚种期B胚胎期C胎儿期D妊娠期5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A手的动作B脚的动作C头部动作D躯干动作6下列不属于言语的是()。A感觉B理解C表达D句子7.强调“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是()。A乔姆斯基B巴甫洛夫C斯金纳D班杜拉8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理论为()。A强化说B模仿说C转换生成说D认知学说9认为婴儿具有一种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的是()。A乔姆斯基B巴甫洛夫C斯金纳D皮亚杰10大量研究表明,()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A.20.36个月B.20-30个月C.25一35个月D.25一36个月11大量研究表明,个体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在()。A胎儿早期B新

10、生儿C胎儿中晚期D胎儿晚期12儿童身体发育有()个快速期,或称高峰期。A.1B.2C.3D.413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A感知觉B思维C记忆D语言14视崖实验是用来测量婴儿的()知觉。A形状B深度C方位D时间15语言获得的选择性模仿理论的提出人是()。 A斯金纳B怀特赫斯特C班杜拉D乔姆斯基 16.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这就是()。A习惯化B去习惯化C偏爱法D优先注视范式17关于婴儿的思维,不正确的说法是()。A思维只能在感知活动中进行B脱离行动思维就会停止C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D思维有预见性和计划性18托马斯、切斯

11、的气质研究认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占()。 A.35B.15C.10D.40 19.婴儿早期母亲对婴儿的依恋行为不敏感,也缺乏与婴儿的身体接触,可以预测婴儿 是()依恋。 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都不是20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的婴儿是()依恋。 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都不是21一般婴儿形成依恋的时间是在 ()个月以后。 A.1B.6C.12D.24 22一岁以后,由于言语的产生和发展使婴儿注意活动进人了更高的层次,即()。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第二信号系统23综合多种研究资料 和个体差异,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大致在()。 A.0一1个月B.3一6个月C.10一14个月

12、D.14一16个月24在()期间,婴儿开始对 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一怯生。 A.1.2岁B.2一4月C.7一9月D.5岁25.()认为,儿童语言习得主要靠模仿成人的语 言。A乔姆斯基B怀特赫斯特C皮亚杰D勒纳伯格26.()发明了视崖实验是用来测量婴儿的深度知觉。A吉不森B班杜拉C皮亚杰D斯腾27.婴儿最早获得的言语能力是()。 A言语知觉B言语表达C言语反馈D言语书写 28.()时婴儿已经具有稳定的延迟模仿能力,这使观察学习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成为 日趋成熟的学习途径。 A.1岁B.2岁C.3岁D.4岁29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 很大,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抑

13、郁质D粘液质30常常安静的退缩,情绪低落,逃 避新事物、新刺激的婴儿属于)。 A容易型B困难型C迟缓型D安静型31.“秉性难移”指的是()。A气质的稳定性B气质的不稳定性C性格的稳定性D性格的不稳定性32一般研究认为,婴儿在5-6周,出现的情绪反应是()。 A悲伤B.愤怒C依恋D微笑 33.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其本身,这说明其交往属于()。 A以客体为中心阶段B.简单交往阶段 C互补性交往D早期友谊阶段34在()时期,婴儿的行为开始有了应答的 性质。A以客体为中心阶段B简单交往阶段C互补性交往D早期友谊阶段35婴儿在交往过程中出现朋友间的互选性,属于()。 A简单社交阶段B

14、社会性相互影响阶段C同伴游戏阶段D早期友谊阶段 36不属于抑制性婴儿的主要特征是()。 A精力旺盛B拘束克制C谨慎小心D.温和谦让37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是()。A出生1月后B出生半月后C妊娠期D出生2月后38认为后天运动经验 在动作发展中只扮演最普通的支持者角色,这是()。A可能成熟论B诱导论C预先成熟论D以上都不是39一岁以后,由于言语的产生和发展使婴儿注意活动进人了更高的层次,即()。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第二信号系统40以下哪一个原则不是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A头尾原则B近远原则C大小原则D顺序原则41.婴儿在()时已有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A.2个月B.3个月C.4

15、个月D.6个月42.婴儿对母亲的依恋那一种是积极依恋()。A安全型依恋B回避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合作型依恋43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侧化在()时就表现出来了。A初生阶段B.1岁C.1岁半D两岁44刚出生的新生儿的脑重量约为成人脑重量的()。 A.20B.25C.30D.3545大量研究表明,()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 的关键期。 A.10-20B.20-30C.30-40D.40-50多项选择题 1在婴儿脑的发展中速度最快的区域是()。A小脑B脑干C中脑D脑桥2婴儿的大脑具有以下特点()。A可塑性B不可塑性C可修复性D不可修复性3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是()。A从上至下B由近及远C由粗到细D由大到小4下面属于格赛尔“成熟一学习”原则观点的是()。 A不成熟就不能产生学习B成熟是学习的基础C学习是成熟的基础D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促进作用5下列属于言语的是()。A读B写C听D词汇6在言语获得上,主张“强化说”有()。A乔姆斯基B巴甫洛夫C斯金纳D班杜拉7属于“转换生成说”观点的是()。A语法是生成的B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C语言是通过强化获得的D语言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8.婴儿说出的第一批词,其特点()。 A具有一定的场合约定性B某些已具备概括性的意义C都不具备概括性意义 D不具有场合约定性 9.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规律有()。 A从整体向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