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 - 龟鳖 - 特种水产 - 水...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548662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 - 龟鳖 - 特种水产 - 水...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 - 龟鳖 - 特种水产 - 水...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 - 龟鳖 - 特种水产 - 水...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 - 龟鳖 - 特种水产 - 水...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 - 龟鳖 - 特种水产 - 水...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 - 龟鳖 - 特种水产 - 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 - 龟鳖 - 特种水产 - 水...(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鱼常见疾病诊断甲鱼常见疾病诊断, ,请大家补充请大家补充 - - 龟鳖龟鳖 - - 特种水产特种水产 - - 水水.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 - 龟鳖 - 特种水产 - 水产论坛_中国水产频道注册 登录 首页 | 新闻家园 | 导航虾类 罗非 家鱼 河蟹鲆鲽 海参 石斑 更多种苗 饲料 鱼病 养殖出口 内销 装备 校园业务员 经销商 配方师公司人 企业家 名人堂求助 渔乐 会议 政策内参 协会 媒体 供求新手报到 论坛学院投诉建议 版主交流水产论坛_中国水产频道 特种水产 龟鳖 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注册 登录返回列表 发帖 寒流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寒流 当前离线 UID248

2、帖子 211 精华 20 积分 1214 阅读权限 180 在线时间 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12 最后登录 2011-4-19 四级会员主题 95 经验 1214 点 金币 1228 元 1# 跳转到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11-3-10 09:39 | 只看该作者 甲鱼常见疾病诊断,请大家补充浏览:233 回复:1甲鱼, 暗红色, 败血病, 常见病, 黄色本帖最后由 寒流 于 2011-3-10 09:55 编辑 我搜集整理的一些甲鱼常见疾病及诊断方式,请大家补充纠正!健康漂亮的甲鱼:下载次数 (44.37 KB)2011-3-10 09:55下载次数

3、(42.83 KB)2011-3-10 09:551、鳖细菌性败血病本病又名“红底板病” 、 “赤斑病” 、 “红脖子病”等,为鳖养殖中的常见病,为害较严重。【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等。【症状】病鳖通常有程度不等的全身皮下水肿,腹甲出现斑块充血,局部出现腐皮或类圆形坏死,严重时充血斑连成一片,使整个腹甲充血。大多病鳖颈部红肿、肿胀,严重时,颈部失去伸缩能力,部分鳖有口、鼻流血,眼失明等现象。切开颈部、口腔内有黏性血水。剖开体壁、体腔内含淡黄色腹水,肠道充血、发炎,肠内含脓状液。肝脏肿胀,大多为土灰色,分布有暗红色淤血块,呈“花斑肝” ,也有整个肝脏呈暗黑色,脾、胆、心

4、等也有肿大或充血现象,卵巢和卵充血。患病鳖神态萎靡,食欲不振,飘浮于水面或上岸钻入沙中,不久即可死亡。【流行情况】本病几乎遍布全国,对各种规格的鳖均可发生,而以种鳖、成鳖和亲鳖更易发生、流行季节在春、秋季,水温 25 度左右时为发病盛期,温室养鳖则不受季节影响。水质恶劣、有机质含量高的鳖他,鳖容易发生此病。发病后死亡率在 40左右。【防治方法】坚持常规清塘消毒、勤换新水,避免不同来源鳖混养。春季和秋季发病高峰季节,1015 天在鳖池中施放强氯精或优氯净等含氯消毒剂(0.25-0.4 毫克升) 。注意施药时间切勿间隔太近,以免造成药害。发病池须立即追洒强氯精等消毒剂,然后内服如呋喃唑酮(每千克鳖

5、重 0.070.08 克)等抗菌药物,每天 1 次,连喂 6 天为 1 疗程。本病诊断:病鳖腹甲布满红色血斑,颈脖略肿、充血。病鳖腹甲、四肢充血,并有斑块状腐烂。病鳖肠充血发炎,肠内含有脓性液。病鳖的卵充满血丝,呈红色。病鳖肝脏变黑色。病鳖肝脏肿大,土灰色,有红色淤血块。切开病鳖口腔,颈脖内壁充血。病鳖颈脖肿大,严重充血。2、鳖白板病本病为鳖养殖中严重为害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防治难度也较大。病原】据报道,本病病原有病毒和细菌两类、病毒病原为中华鳖球状病毒;细菌病原为厌氧单胞杆菌,也有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症状】不论何种病原引起,表现的基本症状雷同。病

6、鳖腹甲苍白,呈极度贫血是本病外观主要特征、鳖体浮肿,颈脖肿大或不明显,将鳖放在手中有痉挛感。少数病情严重者,用手轻压鳖体,口、鼻可有溢血现象或泄殖孔流出黄色液体。解剖观察,颈部鳃状组织肿大,肝脏土黄色或淡黄色,明显肿胀,胃、肠色淡透明,肾。牌和肺有时变乌、缩小,鳖卵上无血丝,通常腹腔中积有腹水。少数雄鳖有生殖器外露现象。【流行情况】根据病毒学研究者认为,中华鳖球状病毒可导致病鳖发生失血型病症。根据病理研究,推测白底板病是病毒性出血病发展的后期症状,从细菌学研究中分离到多种致病菌,可见引起此病的病原较复杂。从流行病学调查中可知,此病以 250克左右的鳖易于流行,主要流行季节在 56 月。运输后进

7、池不久,气候变化较大,为鳖药浴后,从温室转入室外养殖后均容易发生此病。因此,有人认为是温度急剧变化导致鳖体健康受损,从而诱发病原性疾病,故本病常呈突发、急性暴发死亡。【防治方法】此病多呈突然急性暴发死亡,故治疗较困难,宜以预防为主。彻底清塘消毒,避免不同来源之鳖种混养。鳖种放养前后应保持水温基本一致,切忌运输中的温度与入池后温度差异较大,最好差异不超过 3C。鳖在药浴时也应与池水温度一致。一旦发病可用大黄 1.5 毫克升(需按每千克大黄在 0.3%含量的氨水 2000 毫升中浸泡 12 小时)和硫酸铜(0.7mg升)混合剂全池遍洒,并口服呋喃唑酮或庆大霉素(每千克鳖重 10 万单位)等抗菌药,

8、可缓解病情。诊断:病鳖腹甲苍白无色,身体贫血、浮肿。病鳖的肝脏浅黄色、肿大、糜烂,肠透明。3、鳖疖疮病本病又有“白点病” 、 “穿孔病” 、“洞穴病”之称,是鳖养殖中的常见流行病,为害较严重。病原】有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和产碱杆菌。症状】病鳖症状初起时,背甲、腹甲或四肢、裙边等部位出现芝麻大小的白点,随后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颜色也逐渐发黄。此时疖疮并不明显突起,如以针挑破白点,常可见下面有豆渣样物,稚、幼鳖疖疮很少再发展并即死亡;种、成鳖的疖疮则继续扩大,并逐渐隆起,周缘红肿,揭开疖疮表面,则内含脓状或豆渣状物,腥臭味重。随着病情发展,疖疮溃破或结成痂疮,痂疮下烂成孔洞,孔洞深时可窥见内

9、脏。疖疮病后期,病鳖内脏常发生充血发炎现象。患此病的鳖活动减少,摄食少或停止,最后衰竭死亡。【流行情况】本病在温室养鳖时,四季均可发生,室外养鳖的流行季节为 410 月,而以 58 月为高峰期。连续阴雨、闷湿天气,在密度较大,水质条件不良且晒背条件又较差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发病率可在 2050。【防治方法】预防方法同腐皮病。治疗方法:(1) 病鳖用 10 毫克升浓度的呋喃唑酮液浸洗 20 分钟,再放到润湿的河沙上晒背 30 分钟,然后放到阴凉处,每天 23 次,连续 2 天后,放回已消毒的鳖池。(2) 鳖池消毒后,用呋喃唑酮(每千克体重 0.2 克)或新诺明(每千克体重 0.2 克) 、磺胺异恶

10、唑(每千克体重 0.20.4 克)拌饵投喂,6 天为 1 疗程。(3) 手术治疗,挑去病鳖疖疮硬壁后,在疮口上涂抹红霉素软骨后,放到润湿的河沙上晒背 30 分钟,隔天后按法重复 2 次。诊断:病鳖背甲疖疮开始愈合,留下洞穴。病鳖腹甲疖疮愈合后留下黑色疮疤。病鳖背甲上疖疮破溃后,内含豆子渣状物和留下的疮口。幼鳖腹甲上浅形疖疮,溃破后形成小圆斑。病鳖腹甲上的疖疮破溃后引起的穿孔病鳖背甲上隆起的疖疮。本主题由 fishfirst 于 2011-3-10 10:29 鉴定为 精华收藏 分享 寒流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寒流 当前离线 UID248 帖子 211 精华 20 积分 1214 阅读权限 18

11、0 在线时间 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12 最后登录 2011-4-19 四级会员主题 95 经验 1214 点 金币 1228 元 2# 发表于 2011-3-10 09:45 | 只看该作者 4、鳖白斑病本病系真菌引起的疾病,主要为害稚、幼鳖,流行地区较广。病原 系一种毛霉菌。症状 疾病初起时,鳖的背甲、裙边和四肢出现白色斑点,常易忽视。此后,斑点逐渐扩大,形成片片白斑,蔓延到嘴、颈脖和尾部,病灶部位表皮坏死。病鳖烦躁不安,在水面独自狂游,然后,显得体乏无力,呆滞于食台上,不受人为惊扰影响,摄食停止,数天后即明显消瘦,裙边萎缩,旋即死亡。【流行情况】白斑病虽然也可在成鳖中出现,

12、但发病率不高,并不构成威胁,而对幼稚鳖则可造成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 60%以上。本病周年可见,主要发病季节为 46 月和 911 月,水温 25 度左右最易发生。越冬苏醒后、驯养开食后、长途运输后的稚、幼鳖发病率高、室内气温较低、温控差的温室幼鳖池也极易发生。清瘦的池水也是引发此病的原因。【防治方法】本病一般不宜用抗菌药物治疗。除了常规清塘消毒措施外,应注意适当增加水的肥度,保持嫩绿色水色。注意保持水温,勿使温度变化太激。进池稚幼鳖可用 34% 的食盐水浸泡 5 分钟,可起预防作用。治疗方法:孔雀石绿 15-20 毫克/升溶液浸泡病鳖 20 分钟左右,以白斑上染上蓝色为准,然后,让其晒背 30

13、 分钟,每天 1 次,23 天内可有较好效果。福尔马林(10 毫克升)或孔雀石绿(2 毫克/升)全池遍洒,也可用 0.05的食盐加 0.05的小苏打全池遍洒。诊断:稚鳖眼、嘴、颈脖、背甲上的白斑,病灶处出现坏死。幼鳖背甲、裙边白云状斑块。5、鳖水蛭病水蛭是鳖养殖中常见体表寄生虫病,主要为害成鳖、亲鳖,水蛭寄生直接引起鳖死亡的情况很少见到,但可影响生长和发育或导致细菌病继发感染。病原】主要是鳖穆蛭(MOoreotoorls cotylifer) 还有扬子鳃蛭。鳖穆蛭较大,身体由 34 节组成。前吸盘小,后吸盘较大,其上有黄褐色放射状条纹,眼点 1 对,很小。扬子鳃蛭较小,眼点 1 对,成蛭常仅见

14、 1 个,有鳃器 1 对。【症状】水蛭主要寄生在鳖的四肢。颈部、裙边及尾部,肉眼可见。寄生数较少时,鳖出现焦躁不安情况,常用嘴吃掉能吃到的水蛙;寄生数多时可达数十条。此时鳖的反应迟钝,体色苍白,食欲减退鳖体消瘦无力,不愿下水,常继发细菌病。而致体表充血、发炎、溃烂。【流行情况】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以春末夏初为多见。水蛭吸血后以脱离鳖体在水体中活动,并又到另一鳖体寄生,故通常呈聚集分布规律,大多数鳖寄生量不多,而少数鳖体寄生数较多可达近百个。因此,大批死亡的情况少见。【防治方法】(1) 易发生水蛭病的鳖池,除了必须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外,平时,每周须施放 4050 毫克升的生石灰调节水质,提高

15、PH,可杀灭水蛭。(2) 下列药物全池遍洒可有一定的效果:氯化铜(0.7 毫克升) 、晶体敌百虫(1 毫克/升) 、硫酸铜(0.7 毫克升,连用两次) 。(3) 2.5盐水药浴 1030 分钟,可使水蛭脱落。(4) 亲鳖可在水蛭寄生处涂少量清凉油,水蛭可脱落。诊断:病鳖后部裙边上穆蛭寄生状况。病鳖脚趾上穆蛭寄生情况。 6、鳖水霉病本病为常见真菌性病鳖,主要为害稚、幼鳖,可引起病鳖死亡。【病原】主要为水霉科中的水霉、绵霉、丝囊霉(Aphanomyces sp)和霜霉科中的腐霉(PythiUm Sp)等。症状 病鳖体表,包括背甲、颈脖和四肢等部位长有灰白色绵毛状菌丝体,大多情况下,绵毛状菌丝因沾上

16、水中的污物而呈褐色,严重时体背面犹如覆盖一床破棉絮。颈脖部大量菌丝寄生后,造成伸缩困难。病鳖通常有烦躁不安现象,食欲逐日减退至完全丧失,鳖体消瘦,终至死亡。【流行情况】水霉病大多发生于早春、晚秋,水温在1015C 时,但严重的颈脖水霉病则出现于夏季,通常在水质较清的鳖池中容易发生。水霉病可直接导致稚、幼鳖死亡,而对种鳖、成鳖则主要是继发细菌病才引起死亡。运输及其他操作时造成稚、幼鳖机械性损伤是水霉病的诱发原因。【防治方法】大体与白斑病类似,但如夏季颈脖水霉病时,最好不用孔雀石绿防治,避免可能出现丝囊霉菌体萌发,宜用食盐、小苏打合剂和福尔马林法防治。平时,应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 E,以增强稚、幼鳖对真菌的抵抗力。诊断:病鳖颈、头、眼和前肢上长满水霉菌。7、鳖固着类纤毛虫病本病是常见的纤毛虫病,主要为害稚、幼鳖。病原】包括累枝虫、聚缩虫和钟形虫等多种纤毛虫。症状 病鳖体表,包括背腹甲、四肢、尾部和颈部有很多棕黄色或土色绒毛状物,手摸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