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546800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策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策略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策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觉得教作文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学生作文起来也颇感吃力,总是觉得没话可说,没事可写。现笔者对我区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与各位同仁一起切磋探讨。一、小学生作文现状1、选材单一,缺少新颖性。如写人大多写妈妈照顾生病的“我”,老师如何关心“我”的学习等等,千人一面,千篇一律。2、积累匮乏,组织语言差。农村文化生活缺乏,孩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见识狭窄,词汇量少,学生习作语言单调枯燥、记流水账现象普遍存在。语言叙述缺条理性,表述不够规范,语病较多。曾在

2、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今日,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某识做”,“天黑了,屋里黑蒙蒙的。”,“我妈妈煮菜好食,你来我家吃得了。”,“我家的果得摘了,我也得吃了。”这样空泛、枯涩、单薄空洞的句子比比皆是。这样的作文怎么可以生动得了?怎么感人?3、布局谋篇能力差。基本的习作技能不具备,不会运用修辞手法,不擅长各种表达方式,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懂得如何进行过渡.很多学生一段到尾,一逗到尾,平铺直叙,更甚者是颠三倒四,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按一定顺序来陈述。二、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原因1、生活实践体验少。当前的教育机制和人们观念的不同。使孩子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他们不像我们这一代及我们的前辈童年时代可以

3、参加各种劳动和各种集体活动。美丽的山岗、金黄的稻田、热闹的晒场、刚翻的农田、广阔的大海、巍峨的高山无处不留下我们一串串快乐的欢笑声。现在的孩子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学校家庭,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秋游和春游,不知道什么是登高眺远,不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不知道我们儿时玩过的种种游戏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不知道什么是团队精神由于孩子们缺少这些体验,没有了写作的素材,当然遇到写作课就头疼,就“无米可炊”。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泉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过不停。”2、阅读量少。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钱多了,可是孩子手上的课外书籍少了。据调查,孩子们每

4、天的零花钱都是买零食和玩具,极少去买课外读物的。他们的时间多花在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没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没有词汇的积累,3、指导缺失,教学目的指向偏差。目前教育机制的缘故,应试教育没有从根本上过渡到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枷锁,有的可能是急功近利只要学生在考试能够写出一篇文章万事大吉。没有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没有很好地很好地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心里面真要表达的东西。而是给学生一篇范文,一个模式,让学生去模仿,甚至于抄袭背诵。因此就会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个人的意志、想象、创造空间却没有了。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就失去兴趣甚至厌烦。4、缺少必要的小练笔。现在多数语文老师

5、都是按教材语文百花园的安排,一个学期只安排 6 至 8 次的作文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极少引导学生写周记、日记、仿写片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能提高?三、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若干策略1、拓宽视野,让孩子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的。”诗人何其芳曾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对作文感觉兴趣,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习作回归生活。作为教师应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深入生活,体会生活的能力。加强他们乡土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深入观察和认识农村的风土人情、生产劳动,以及在家

6、乡发生的事和变化,就地取材,挖掘习作素材的源泉。2、加强练笔指导。(1)抓住生活契机,捕捉素材练笔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体验并及时抒发情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写作契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下来。(2)抓住课堂契机,引导即兴练笔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会有突发事件的出现,学生会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感情,展现出他激情的一面。所以教师应该抓住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即兴练笔。(3)抓住阅读契机,实现随文练笔教材中有些文章的某一场面、某一情节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想象,适机穿插说话练习,再让学生将所说写下来。这种

7、形式的小练笔,既是对课文的深入研究,又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作文的基本训练,学生觉得有话可讲,有内容可写,写作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3、解放学生的思维,还给他们自由习作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让学生在自由写作中培养自己创作意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应为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习作佳境。从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等方面,尽量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写心中所想,表心中之情。冰心说过:“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六道

8、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到纸上。”教师要把每次作文当作一次生生、师生真情交流的平台,充分给学生的作文松绑,还作文以自由和轻松。让他们的习作写得是自己的语言,表达是自己的真情,流淌的是童趣和纯真。4、有效地方法指导,使学生善于习作。学生有了表达的自信心,有了倾吐的欲望,教师要根据与市级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指导,使学生不仅乐于习作更善于习作。(1)积累感悟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和感悟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为此,我们不妨把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和指导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9、。(2) 扩大阅读范围扩大阅读范围也是引导、帮助学生积累材料,学习写作方法的途径。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的同时,要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课外活动,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学作文,写作文,使学生在作文实践中体会到作文有用、管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应努力寻找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仿写点,运用迁移的规律,让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学会写作。 (3)遵循先说后写的原则指导学生习作应该口语训练在先,书面语训练在后。学生只有会说了,说好了,才会写,才能写好。5、养成修改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的体会,无自修自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

10、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身受用的。”这就为我们广大教师明确了作文修改的方向,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或者学生之间交换修改,教师适时点评、点拨。这样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改交流中拓展学生思路,开阔视野。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农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仔细观察,把作文的过程理解为认识生活的过程,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及时鼓励并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大胆表达,自由写作,渲泄真情,善于习作,那么我区农村作文教学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小学生作文现状1、选材单一,缺少新颖性。如写人大多写妈妈照顾生病的“我” ,老师如何关

11、心“我”的学习等等,千人一面,千篇一律。2、积累匮乏,组织语言差。农村文化生活缺乏,孩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见识狭窄,词汇量少,学生习作语言单调枯燥、记流水账现象普遍存在。语言叙述缺条理性,表述不够规范,语病较多。曾在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今日,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某识做” , “天黑了,屋里黑蒙蒙的。 ” , “我妈妈煮菜好食,你来我家吃得了。 ” , “我家的果得摘了,我也得吃了。 ”这样空泛、枯涩、单薄空洞的句子比比皆是。这样的作文怎么可以生动得了?怎么感人?3、布局谋篇能力差。基本的习作技能不具备,不会运用修辞手法,不擅长各种表达方式,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懂得如何进行过渡.很多学生一段到

12、尾,一逗到尾,平铺直叙,更甚者是颠三倒四,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按一定顺序来陈述。二、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原因1、生活实践体验少。当前的教育机制和人们观念的不同。使孩子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他们不像我们这一代及我们的前辈童年时代可以参加各种劳动和各种集体活动。美丽的山岗、金黄的稻田、热闹的晒场、刚翻的农田、广阔的大海、巍峨的高山无处不留下我们一串串快乐的欢笑声。现在的孩子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学校家庭,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秋游和春游,不知道什么是登高眺远,不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不知道我们儿时玩过的种种游戏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不知道什么是团队精神由于孩子们缺少这些体验,没

13、有了写作的素材,当然遇到写作课就头疼,就“无米可炊”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泉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过不停。”2、阅读量少。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钱多了,可是孩子手上的课外书籍少了。据调查,孩子们每天的零花钱都是买零食和玩具,极少去买课外读物的。他们的时间多花在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没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没有词汇的积累,3、指导缺失,教学目的指向偏差。目前教育机制的缘故,应试教育没有从根本上过渡到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枷锁,有的可能是急功近利只要学生在考试能够写出一篇文章万事大吉。没有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没有很好地很好地引导学生写出自己

14、心里面真要表达的东西。而是给学生一篇范文,一个模式,让学生去模仿,甚至于抄袭背诵。因此就会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个人的意志、想象、创造空间却没有了。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就失去兴趣甚至厌烦。4、缺少必要的小练笔。现在多数语文老师都是按教材语文百花园的安排,一个学期只安排 6 至 8 次的作文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极少引导学生写周记、日记、仿写片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能提高?三、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若干策略1、拓宽视野,让孩子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的。 ”诗人何其芳曾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 ”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对作文感觉

15、兴趣,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习作回归生活。作为教师应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深入生活,体会生活的能力。加强他们乡土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深入观察和认识农村的风土人情、生产劳动,以及在家乡发生的事和变化,就地取材,挖掘习作素材的源泉。2、加强练笔指导。(1)抓住生活契机,捕捉素材练笔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体验并及时抒发情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写作契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下来。(2)抓住课堂契机,引导即兴练笔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会有突发事件的出现,学生会有感而发,在

16、不经意间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感情,展现出他激情的一面。所以教师应该抓住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即兴练笔。(3)抓住阅读契机,实现随文练笔教材中有些文章的某一场面、某一情节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想象,适机穿插说话练习,再让学生将所说写下来。这种形式的小练笔,既是对课文的深入研究,又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作文的基本训练,学生觉得有话可讲,有内容可写,写作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3、解放学生的思维,还给他们自由习作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 “写自己想说的话” ,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让学生在自由写作中培养自己创作意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应为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习作佳境。从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等方面,尽量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写心中所想,表心中之情。冰心说过:“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六道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