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1979.1——2003.3篇目索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541899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言》1979.1——2003.3篇目索引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方言》1979.1——2003.3篇目索引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方言》1979.1——2003.3篇目索引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方言》1979.1——2003.3篇目索引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方言》1979.1——2003.3篇目索引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言》1979.1——2003.3篇目索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言》1979.1——2003.3篇目索引(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言方言1979.11979.12003.32003.3 篇目索引篇目索引 本索引里有重出篇目,这些文章的作者均是两人以上,为了便于从作者角度查找,每位作者都单独出一次。李荣 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 1979.1叶祥苓 苏州方言的连读变调 1979.1陈承融 平阳方言记略 1979.1陈汉清 用数学的方法描述方言的差别 1979.1朱建颂 用数学的方法描述方言的差别 1979.1本刊使用的音标 1979.1朱德熙 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 1979.2范继淹 重庆方言“下”字的分化 1979.2张盛裕 潮阳方言的连读变调 1979.2贺巍 获嘉方言的连读变调 1979.2王辅世 广西龙胜伶话记略

2、(上) 1979.2方言工作者调查表 1979.1稿约 1979.2廖綸璣拍掌知音影印本 1979.2黄典诚 拍掌知音说明 1979.2施文涛 宁波方言本字考 1979.3白宛如 北京方言本字考 1979.3罗杰瑞 闽语里的“治”字 1979.3第一届吴语研究联络会议 1979.3司马侃 欧美之吴语研究 1979.3桥本万太郎 现代吴语的类型学 1979.3熊正辉 南昌方言的子尾 1979.3郑张尚芳 温州方言的儿尾 1979.3王辅世 广西龙胜伶话记略(下) 1979.3关于英文稿 1979.3稿约 1979.3张盛裕 潮阳方言的文白异读 1979.4罗杰瑞 闽语词汇的时代层次 1979.4

3、熊正辉 南昌方言的声调及其演变 1979.4张惠英 崇明方言的连读变调 1979.4朱德熙 篙屈栾解 1979.4张家茂 苏州方言上声和阴去的连读变调 1979.4叶祥苓 再论苏州方言上声和阴去的连读变调 1979.4编者按 1979.4杨乾明 评汉语方言词汇温州部分 1979.4国际音标(修改至 1979 年) 1979.4侯精一 平遥方言的连读变调 1980.1张惠英 崇明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1980.1游顺钊 香港粤语的语助词 1980.1贺巍 获嘉方言的表音字词头 1980.1熊正辉 南昌方言里的难字 1980.1朱建颂 武汉方言单音词汇释(上) 1980.1稿约 1980.1赵元任

4、 一套标调的字母 1980.2国际音标(修改至 1951 年) 1980.2吕叔湘 丹阳方言的声调系统 1980.2张盛裕 潮阳方言的连读变调(二) 1980.2李荣 吴语本字举例 1980.2陈慧英 广州方言熟语举例 1980.2朱建颂 武汉方言单音词汇释(下) 1980.2李申 徐州方言词汇(上) 1980.2稿约 1980.2朱德熙 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 1980.3林茂灿 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 1980.3颜景助 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 1980.3Peter Ladefoged 声学语音学纲要(一)吴伯泽译,熊正辉校 1980.3叶祥芩 苏州方言中ts ts s

5、z和t t 的分合 1980.3白宛如 广州话本字考 1980.3高葆泰 兰州音系略说 1980.3李申 徐州方言词汇(下) 1980.3中国方志所录方言汇编第一篇至第九篇总目录 1980.3稿约 1980.3吕叔湘 丹阳方言的指代词 1980.4郑张尚芳 温州方言儿尾词的语音变化(一) 1980.4傅佐之 温州方言端透定三母语的腭化现象 1980.4黄敬旺 温州方言端透定三母的腭化现象 1980.4Peter Ladefoged 声学语音学纲要(二)吴伯泽译,熊正辉校 1980.4张成材 西宁方言记略 1980.4谢自立 苏州方言的五个合音字 1980.4高玉振 深县方言本字考 1980.4

6、黄典诚 闽语人字的本字 1980.4朱文献 江苏海门话的“交关” 1980.4田懋勤 四川话的“安逸” 1980.4梁洁英 广州话的“亲”字 1980.4方言编辑部 方言两年 1981.1贺巍 济源方言记略 1981.1张盛裕 潮阳方言的语音系统 1981.1郑张尚芳 温州方言儿尾词的语音变化(二) 1981.1Peter Ladefoged 声学语音学纲要(三)吴伯泽译,熊正辉校 1981.1梅祖麟 明代宁波话的“来”字和现代汉语的“了”字 1981.1颜逸明 平阳县和泰顺县方言情况 1981.1朱建颂 武汉方言词汇(一) 1981.1刘兴策 武汉方言词汇(一) 1981.1白宛如 广州方言

7、的 ABB 式主谓结构 1981.2厉兵 长海方言的儿化与子尾 1981.2颜森 高安(老屋周家)方言的语音系统 1981.2汪平 贵阳方言的语音系统 1981.2沈同 老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 1981.2许宝华 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 1981.2汤珍珠 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 1981.2钱乃荣 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 1981.2朱建颂 武汉方言词汇(二) 1981.2刘兴策 武汉方言词汇(二) 1981.2语言所方言组 方言调查词汇表 1981.3甄尚灵 遂宁方言里的“有”和“没有” 1981.3陈蒲清 益阳方言的边音声母 1981.3梅祖麟 古代楚方言中“夕()”字的词义和语源 19

8、81.3张家茂 三言中苏州方言词语汇释 1981.3朱建颂 武汉方言词汇(三) 1981.3刘兴策 武汉方言词汇(三) 1981.3丁声树撰文 汉语音韵讲义 1981.4李荣制表 汉语音韵讲义 1981.4沈同 上海话老派新派的差别 1981.4罗福腾 牟平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 1981.4小川环树 苏州方言的指示代词 1981.4李熙泰 厦门方言的一种构词法 1981.4温端政 太原方言词汇 1981.4稿约 1981.4李荣 汉语方言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 1982.1汉语方言学会章程 1982.1汉语方言学会成立大会 1982.1侯精一 平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1982.1熊正辉 南昌方

9、言里语助词的读音 1982.1白宛如 广州方言连读音变举例 1982.1李熙泰 厦门方言的“熊”字 1982.1贺巍 获嘉方言韵母的分类 1982.1梁玉璋 福州方言的“切脚词” 1982.1叶国泉 信宜方言的变音 1982.1唐志东 信宜方言的变音 1982.1张盛裕 潮阳声母与广韵声母的比较(一) 1982.1颜森 高安(老屋周家)方言词汇(一) 1982.1方言编辑部 赵元任 1982.2侯精一 平遥方言广用式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1982.2沈同 老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二) 1982.2许宝华 新派上海方言的连续变调(二) 1982.2汤珍珠 新派上海方言的连续变调(二) 1982.2钱

10、乃荣 新派上海方言的连续变调(二) 1982.2张盛裕 潮阳声母与广韵声母的比较(二) 1982.2杨焕典 桂林方言词汇 1982.2颜森 高安(老屋周家)方言词汇(二) 1982.2李荣 论北京话“荣”字的音 1982.3熊正辉 南昌方言里曾摄三等读如一等的字 1982.3易家乐 论潮州方言古去声浊声母字今调类的分化 1982.3朱德熙 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 1982.3张盛裕 潮阳方言的声象字重叠式 1982.3叶祥芩 苏州方言形容词的“级” 1982.3黄雪贞 永定(下洋)方言形容词的子尾 1982.3张盛裕 潮阳声母与广韵声母的比较(三) 1982.3张振兴 漳平(永福)方

11、言同音字汇 1982.3涂光禄 对贵州方言的语音系统一文的几点意见 1982.3颜森 高安(老屋周家)方言词汇(三) 1982.3李荣 论“入”字的音 1982.4谢自立 苏州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1982.4张振兴 漳平(永福)方言的单字调 1982.4平田昌司 休宁音系简介 1982.4岩田礼 连云港市方言的连读变调 1982.4郝凝 安庆方言词汇 1982.4熊正辉 南昌方言词汇(一) 1982.4李荣 关于方言研究的几点意见 1983.1朱德熙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 1983.1叶祥芩 吴江方言声调再调查 1983.1甄尚灵 四川方言代词初探 1983.1

12、夏剑钦 浏阳南乡方言记略 1983.1熊正辉 南昌方言词汇(二) 1983.1李荣 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1983.2张盛裕 太平(仙源)方言的声韵调 1983.2王太庆 铜陵方言记略 1983.2李熙泰 厦门方言阴平和阳平的变调 1983.2易家乐 南雄方言记略 1983.2王玲玲 北京话单音词词汇的补充 1983.2黄雪贞 永定(下洋)方言词汇(一) 1983.2李荣 切韵与方言 1983.3梁玉璋 福州方言连读音变与语义分别 1983.3张盛裕 太平(仙源)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1983.3张振兴 漳平(永福)方言的连读变调 1983.3许宝华 新派上海方言的连续变调(三) 1983.3

13、汤珍珠 新派上海方言的连续变调(三) 1983.3钱乃荣 新派上海方言的连续变调(三) 1983.3罗杰瑞 闽语里的古方言字 1983.3汉语方言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 1983.3颜森 新干方言本字考 1983.3黄雪贞 永定(下洋)方言词汇(二) 1983.3甄尚灵 四川方言的鼻尾韵 1983.4沈同 祁门方言的人称代词 1983.4陈昌仪 都昌(土塘)方言的两个特点 1983.4侯精一 长治方言记略 1983.4钱乃荣 关于苏州方言连续变调的意见 1983.4石汝杰 关于苏州方言连续变调的意见 1983.4汪平 苏州方言两字组的连调格式 1983.4黄雪贞 永定(下洋)方言词汇(三) 19

14、83.4张成材 商县(张家塬)方言单音词汇释(一) 1983.4颜逸明 江苏境内吴语的北部边界 1984.1鲍士杰 浙江西北部的吴语边界 1984.1许宝华 苏南和上海吴语的内部差异 1984.1游汝杰 苏南和上海吴语的内部差异 1984.1蔡勇飞 吴语的边界和南北分区 1984.1方松熹 舟山群岛的方言 1984.1叶祥芩 关于苏州方言的调类 1984.1张盛裕 银川方言的声调 1984.1甄尚灵 遂宁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1984.1贺巍 获嘉方言形容词的后置成分 1984.1黄雪贞 永定(下洋)方言自成音节的鼻音 1984.1张惠英 “何”与“何物” 1984.1林茂灿 北京话两字组正常

15、重音的初步实验 1984.1颜景助 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 1984.1孙国华 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 1984.1张成材 商县(张家塬)方言单音词汇释(二) 1984.1颜逸明 南通金沙话的归类 1984.2敖小平 南通金沙话的归类 1984.2叶祥芩 靖江县内吴语与官话的分界 1984.2钱兴奇 靖江县内吴语与官话的分界 1984.2蔡国璐 丹阳方言的分区 1984.2曹剑芬 沙洲县的方言 1984.2周维勋 沙洲县的方言 1984.2鲍士杰 浙江东南沿海的吴语与闽语 1984.2傅佐之 平阳蛮话的性质 1984.2郑张尚芳 平阳蛮话的性质 1984.2熊正辉 怎样求出两字

16、组的连读变调规律 1984.2傅国通 武义方言的连读变调变调 1984.2白宛如 广州话元音变化举例 1984.2张盛裕 潮阳方言的训读字 1984.2梁猷刚 琼州方言的训读字 1984.2张成材 商县(张家塬)方言单音词汇释(三) 1984.2黄典诚 闽语的特征 1984.3张振兴 福建省龙岩市境内闽南话与客家话的分界 1984.3台湾省语言地图八幅 1984.3张成材 青海省汉语方言的分区 1984.3俞敏 哥儿、哥儿俩、哥儿们 1984.3翁寿元 无锡方言本字考 1984.3梁猷刚 琼州方言的训读字(二) 1984.3李申 徐州方言词汇续稿 1984.3叶祥芩 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方言 1984.4许宝华 北片吴语内部的异同 1984.4汤珍珠 北片吴语内部的异同 1984.4游汝杰 北片吴语内部的异同 1984.4方松熹 吴语在江西省境内的分布 1984.4傅国通 吴语在江西省境内的分布 1984.4傅佐之 吴语在江西省境内的分布 1984.4颜逸明 吴语在江西省境内的分布 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