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最重要的十个观点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541027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策》最重要的十个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战国策》最重要的十个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战国策》最重要的十个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战国策》最重要的十个观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战国策》最重要的十个观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国策》最重要的十个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策》最重要的十个观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重要的十个观点1.没有事实本身,只存在它的传播方式。人们只生活在语言传播的世界中,传播决定 了事实真相。语言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对事实真相会起到支配、改变甚至颠覆的作用,人 的语言最具有魔力最具有危险性。由于语言对事实的支配性,所以权谋家们看重语言对实 现图谋、达成事功的功能。2.谋略本身无所谓善恶,是使用谋略的动机和目的显示出谋略在道义上的卑贱崇高来。 阴谋诡计应用在日常生活,那是卑鄙小人的伎俩,而如果用在国家大事上,那是枭雄谋士 的雄才大略。苏秦与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一样,认为谋略权术是政治科学,与日常 道德断然无涉。谋略并非教人奸诈和邪恶,相反,它正是为了战胜邪恶和侵害、为了保证 道

2、义的实现而必须运用的智慧和手段。它可使人避免愚蠢和短视,踏上科学、高效率的正 道。3.荆轲刺秦王是政治上的败笔。荆轲成就了自己的英雄主义形象,但却加速了燕国的 灭亡,与最初的战略目的背道而驰。肯定荆轲抗暴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是一回事,检讨燕太 子丹的决策失误是另一回事。至刚易折,政治中的退让、等待、忍耐比勇猛的义无返顾有 用的多。政治就是一门把握可能性的艺术,周易中讲“灭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韬光隐 晦、以退为进、坚韧的耐力方可成事。凭着血气之勇的刺秦,固然可以赢得千古英名和美 学价值,但却既给行动者本人造成劫难,又对事业进程毫无补益。4.谋略与口才相辅相成、互相促成。谋略是因,口才是果。谋略

3、用来策划、找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而口才用来实现策划、通过说服人直接解决问题。没有谋略的口才会变成信 口乱说,没有雄辩的谋略也会被束之高阁、因得不到实践而成为水中之月。战国策士们的 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既是谋划高手,又是用雄辩实现自己谋划的行动者。5.运用谋略与口才的根本在于对人性的把握上。对每个人人性中的善与恶、贪欲和良 知要有清晰的衡量和娴熟的引导,说服对方,必须要有一个将自己置换成对方的过程。掌 控对方的状况和需求,才能对症下药、以为我用。对待人性,如果积极成分多,就用褒扬 的、激励的方式以利益和荣誉使其就范,若人性中否定成分多,就要靠威胁的、惩罚的方 式以恐惧和灾难使他就范。6.为达目的不应

4、该不择手段。首先,手段取决于目的,这个目的一定是有利于自己或 社会的;其次,如果手段本身的使用违背了目的,使用手段造成的负效大于目的应产生的 效益,那么这个手段是不应该采取的。为那些能带来正当效应的有益目的去不择手段,而 且此手段不会凌驾在目的之上,是完全应该的。7.知识分子当不了政治家,因为知识分子心有不忍、注重清名而不能务实、只会论道 而不会作事。真正老练的是务实型的政治家,他权衡得失、隐忍果决,他注重实力和谋划, 是那种把目的的真正实现看得高于一切的政治家。他不看重道德上的清名、一时的成功和 暂时的退却;他看重的是实力、效用和最终的胜利。8.谋略带来和平也带来正义和民主。上天赐予我们大脑

5、和嘴巴,不用动手动脚、动刀 动枪,头脑和言语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化解各种危机,不战而胜是谋略的发端和宗旨。 战 国策中也充斥了众多朴素的社会政治真理,当时的民主政治达到了前世绝无、后世少见的 高度。政治游戏规则古今同理,很简单也很朴素,遵循它就会长治久安,违背它,就会倒 退紊乱。9.善变敢说、运筹谋划不是在扭曲人性,而是在充分张扬人的智力、个性和气度,显 露出人之为人的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以辞锋相争,以智谋相夺, “人生世上,势位富 贵,盖可忽乎哉”。没有遮蔽道德虚饰的战国策士们的这种进取有为的功利主义人生观,在 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0.合纵连横,分化敌方、争取同盟的关键手段在于

6、威逼和利诱。利与害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利有久暂之分,害有远近之别。诱之以利,使之惑近利、忘远害而为我所驱;胁之 以害,使之避危亡之近祸而就我掌控。 “福兮祸所伏”,以利诱之,实质上是以利害之。在合 纵连横反复无常的变化中,败者多败于不能明察事机、丧失同盟而自陷于孤弱;胜者多胜 于善于结盟联合、充分利用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而益强。序由于各诸侯国之间的全方位竞争,由于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由于儒法家思想还没 有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等各种原因造成的相对松散、活跃、自由、开放的社会政治环境,使 战国时代成为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璀璨瑰丽的文明黄金时期。波澜壮阔、风起云涌,诸 子蜂起、百家争鸣,圣贤和英雄辈出、雄

7、辩和华章毕呈。战国时代是我国文明史上空前绝 后的轴心时代,是奠定我中华民族文明和文化基调的本源时代,也是中华民族个体人性最 为辉煌和丰满的时代。主宰我民族精神文化的儒家、法家、道家、纵横家等传统思想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孔子、孟子、韩非子、老子、庄子、鬼谷子等圣哲大师所达到的思想理论高度,后世之人 都难以企及。而其中以鬼谷子、苏秦、张仪等人为代表的纵横家,由于其在社会政治上的 真知卓见和在事功上的谋略权术、雄辩才智,使其具有着影响千秋万代、指导中国人为人 处世、从政经商的深远意义。世有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功。历朝历代的志士枭雄们,大多 以纵横家为楷模,演练揣摩、谋划游说,施澄清天下之抱负,图封

8、侯拜相之功业。不重清名而重功利的作风正是战国时代及战国策的优点所在。后代那种繁文缛节、 君君臣臣、道德至上的儒僚虚骄之气还没有充斥官场,务实精神而非泛道德化为战国社会 增添了活力。大雄辩家苏秦在那时就提出了政治权谋与日常道德仁义断然无涉的思想,这 与西方政治科学开山祖师马基雅维利的见解不谋而合。由于战国策在相当程度上背离 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常常受到历朝历代卫道士们严厉的攻讦和批评。然而就是这些人, 口诵仁义道德,手却持权术诡计,阳儒阴法,私下对战国策推崇备至、时而习之,乐 此不疲。在人心不古、竞争激烈、人人推崇成功学的今天,口才与谋略是每一个成功人士不可 或缺的必备素质。拥有了雄辩和口才,

9、才能说服他人、推销自己、征服人心,从而达成所 谓“得人心者得天下”。而拥有了谋划方略,才会懂得作事的方式方法,深谋远虑、运筹规 划、纵横捭阖,从而叱咤风云、扭乾转坤、经天纬地。当今天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社 会政治领域变革图新、经济领域竞争激烈和残酷、每个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压力非常巨大, 一切正如一副新的战国画面。我们只有奋发图强、苦心磨练,拥有智慧和才能,才能经营 人生和事业,建立不凡之功业,实现胸中的抱负和壮志。战国策是彪炳千秋、影响深远的一部谋略宝典、论辩宝典,它最初是由战国纵横 家们为了提高游说效果、为了揭示社会人生规律而集录的策士们的成功游说辞、书信及言 行录,最后的编定者是西汉末年的

10、刘向。他按战国的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 燕、宋、卫、中山十二个国家次序,删去重复,编定一书,定名为战国策 ,共 33 篇。 战国策和鬼谷子同是纵横家一派的名著,但鬼谷子多是精要的哲学话语和抽 象的理论原则,晦涩艰深,而战国策是由鲜明的人物和生动的事件组成的无数案例, 是运用、证明和实践鬼谷子的一个巨大的口才、谋略案例宝库。西方的 MBA 等案例 教学法近年来才流行,实际上我国古人早就为我们提升谋略和口才准备了案例库。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战国时代为背景的战国策 对急需成功的当代人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的谋臣、策士们 游说各国君主或互

11、相辩论时所提出政治主张、斗争策略和处世方略,是当时的英雄才俊们 谋划各项事业战略策略、用言辞游说政要辩驳对手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写照。其中众多游说 辞、演说辞文采与义理都堪称绝唱、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透过文字,现代人能体会到策士们的思维、心理活动,感受到他们今人难以企及的满腹经纶、雄才大略和卓越辩才。 谋算策划、舌战论辩,实质上是另一个刀光剑影的战场,一切兵戈其实早已在头脑中、论 辩中决出了胜负。人类历史不能重演,但是人类活动是何等的相似。只要有人、有人类社 会,无时不刻就会充斥着谋略和论辩活动,数千年前的风云人物们提炼的技能和思考的结 晶依然是那么的鲜活如新,那么的急需运用。古人的滔滔雄辩,精

12、妙谋划,使我们望尘莫 及、自叹不如。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我们只有谦恭苦读、汲取养料、勤奋演练,才 能不愧对那些作为我们共同祖先的古代英雄豪杰们。战国策同时也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散文名著,它的文学地位在文学史中相当高, 文采飞扬、气势宏伟。古往今来,学者们无不津津乐道。首先它长于叙事,有如小说,这是战国策首屈一指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 富有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将权谋哲理蕴藏在曲折动人的故事中。二是善于刻画人物、栩 栩如生。苏秦、张仪、陈轸、冯谖、楚怀王等人物性格鲜明、真情流露,阅后让人铭记不 忘。三是语言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生动优美。对话颇似戏剧,针锋相对、令 人喝彩。铺

13、排和夸张中呈现绚丽多姿的辞藻、酣畅淋漓的气势。语言不仅是作用于理智、 说明事实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的手段。其次,长于议论,可比诸子中的孟子、荀子、韩非子等。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论辩善 于抓住要害,单刀直入,鞭辟入理,既有针对性,又有逻辑性。二是说理常用寓言故事, 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既有明快感,又有幽默感。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独立 地看,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诸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画蛇添足”、 “狐假虎 威”、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等,历来家喻户晓。三是议论说理中讲求语言艺术,注重形式 美。各种修辞手法应有仅有。它对语言艺术的重视,在文学史

14、上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司 马迁的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以现代人的口味和眼光评析、诠释战国策 ,从而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总结出启发、 警示当代人的哲理,提炼出论辩、游说等实用技能,实在是我辈写作此书的初衷和宗旨。 以下是本人在研习、写作当中体会出的读本书之法,各位不妨一试:读此书的最好方法,是先默读每篇的提要、原文和译文,然后心中总结一下每篇的出 色之处,再看一下点评,细细琢磨每篇在口才和谋略上对自己的启示。最关键的是,在看 完想完之后,要假设自己身处当时的情境,模仿篇中的说客大声地演说一遍书

15、中说辞,边 说边反思自己的游说到底有没有说服力。如此琢磨演练,你的演讲游说能力、谋略智慧将 会与日俱增,你的人生成功之日就可指日可待了。第一篇 东周策由于人性中的黑暗和贪婪,残酷时常发生在我们周围。在对付那些黑暗事物和的物时, 我们一定要当机立断、杀伐果决。国与国之间无道德仁义可言,该用暴力时说要用暴力, 该用计谋时就应该用计谋。人与人之间当然有着道德的约束,但是对那些不义之人,心肠 绝地不能太软。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提要】“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此话的出处就在战国策 开首的此篇。战国时代风云激荡、群雄逐鹿、弱肉强食,作为日渐衰落的东周的重臣颜率, 为应对国难,在对

16、人性的深刻把握基础上和对游说技能的熟练驾驭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 口才,三言两语、轻轻松松就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如果换些没头脑的庸官,那么不仅兴师动众,而且会使尊严、利益丧失殆尽。一切正如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所写 的:“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专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原文】秦临兴师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 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悦,发 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悠,臣请东解之。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 “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 “寡人将寄径于梁。 ”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 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 ”对曰:“不可,楚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