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沙坡头区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538427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卫市沙坡头区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卫市沙坡头区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卫市沙坡头区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卫市沙坡头区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卫市沙坡头区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卫市沙坡头区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卫市沙坡头区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卫市沙坡头区 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红枣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提要 1.1 项项目名称:目名称:中卫市沙坡头区 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红枣基地示范项目1.2 项项目建目建设单设单位: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民政府1.3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地点:地点:中卫市沙坡头区1.4 项项目目实实施施单单位:位:中卫市林业生态建设局1.5 项项目法定代表人:目法定代表人:孙发宁1.6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期限:期限:1 年即 2010 年2011 年1.7 建建设设内容及内容及规规模模: :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中卫市香山北麓南山台扬黄灌区大青山到沙坡头区中靖公路压砂地区域建设红枣示范区

2、 1.5 万亩。规划建设小型输水泵站 3 座,建设 1 万立方蓄水池 19 座;埋设 450 泵站输水主管道 10 公里、315 泵站输水主管道 6公里;埋设 250 田间供水主管道 25.3 公里,225-160 田间供水主管道 29.6 公里,200-50 田间配水管道 300 公里;铺设地面管道 593.7 公里,安装枣树滴灌管 440 公里,西瓜滴灌带880 公里,稳流三通 1.35 万个;自动反冲洗过滤器 19 套;安装自动进排气阀 710 套、减压阀 1189 套;架设高低压线路 40 公里,安装变压器 3 台;营造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 1.5 万亩。1.8 投投资资概概算算及及资资

3、金金筹筹措措21.8.1 投资估算本项目规划总投资 7908 万元,其中:水源工程(供配电)投资 1945 万元,灌溉工程总投资 4293 万元;红枣栽植项目投资1160 万元;项目技术支撑及项目管理费用 510 万元,其中:技术培训与交流费 60 万元,建设其它费用 153 万元(报告编制、勘察初设费,招标、监理费,管理费),项目建设期利息 297 万元。1.8.2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7908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5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63%;地方配套自筹 2908 万元,占总投资的 37%。1.8.3 资金使用银行贷款 5000 万元主要用于滴灌系统建设中购置以色列先进节水技术装备

4、、国产节水灌溉设备及田间工程配套建设。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水源工程、部分田间工程、项目建设其他费用。1.9 效效益益分分析析1.9.1 生态效益: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对水土保持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该项目实施后,增加灌溉面积、改善灌溉条件和地面小气候,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使整个生态区域变成自然环境的装饰物,美化了环境,有效增加了中部干旱带绿地覆盖面积,有效扼制了水土流失,而且可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发挥防风固沙的作用。31.9.2 社社会会效效益益该项目实施后,即可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产业基础,同时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解决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与干旱缺水两大瓶颈问题提供了新

5、的途径,也为中部干旱带经济林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经验,为推动我市乃至全区节水农林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示范样板。1.9.3 经济经济效益效益本项目完成后将新增经果林灌溉面积 1.5 万亩。项目规划区每年可节水 520 万立方米,降低生产成本 520 万元,亩均节约用水成本 130 元;可一次性节约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费用 2400 万元,一次性节约土地平整费用 8000 万元;1.5 万亩红枣、西瓜达到盛果期后,每年可实现产值 5400 万元。1.10 项项目目偿债偿债能力分析能力分析项目建设期借用银行贷款 5000 万元,贷款利率以 5.94%计算,建设期利息为 297 万元。偿还

6、贷款从项目建成后第 2 年开始还本,还款方式为前七年等额还本,每年平均还本 600 万元,第八年还 800 万元,利息由市财政据实支付。偿贷资金来源为纳入财政预算的偿债准备金。从项目自身来说,还款期间各年利息备付率均不低于 2,偿债备付率均不低于 1.3,并随借款本金的偿还而逐步上升,偿债能力参数表明项目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1.11 项项目目编编制依据制依据: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4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3、 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提要;4、 宁夏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5、 宁夏优势林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6、 宁夏回族

7、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7、 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设施农业发展建设规划;8、 中卫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9、 中卫市生态建设、防沙治沙、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等规划;10、 中卫市、沙坡头区相关资料;11、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2、 宁夏红枣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研究-压砂地红枣栽培技术研究成果;13、 农业建设项目财务估算和经济评价方法。1.12 结论结论与建与建议议1.12.1 结论结论项目选址定位准确, 能广泛代表中卫市及中部干旱地区的典型区位特征,顺应红枣产业的发展方向,项目建设符合中卫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宁夏节水型社

8、会建设规划提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项目建设依据充分,具备建设条件,设计科学,概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运行机制可行,预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先行进行的一期工程完成可为全部建设任务的完成、5完善运行机制积累经验。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新增红枣基地 1.5 万亩。项目的实施,将加快中卫市红枣产业发展步伐,对充分利用荒漠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为宁夏荒漠区发展红枣产业和生态建设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促进红枣产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样板意义。1.12.2 建建议议建议项目在实施与运行过程中,成立组织机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9、应用,积极引进和借鉴以色列先进节水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建立政府投资建设、企业化经营、科技开发合作的运行机制。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项目目建建设设背景背景由于压砂区域生产用水十分匮缺,地形起伏,海拔跨度大,环香山区域植被主要是自生小灌木和草本植物,缺乏防护林体系,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近年来,大规模发展压砂地西(甜)瓜产业,使植被进一步减少。为了解决大面积压砂地在 2030 年后不能继续种植农作物时,不至于出现“人工石漠化”的问题,中卫市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业术人员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枣瓜间作种植模式,不断总结完善压砂地红枣建园技术,为实

10、现压砂地可持续利用创造了条件。在压砂地大面积营造枣树成片林,既可以进行枣瓜间作,又可以显著增加项目区林6木覆盖,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宁夏的生态建设特别是中部干旱带和防沙治沙工作十分关心。2007 年 4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希望宁夏的同志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紧抓好,扎实努力,长期努力,使生态环境不断有新的改善,为建设祖国西部生态屏障做出贡献”。2008年 9 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开发优势资源,着力

1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区资源,发展沙区循环经济,重点支持毛乌素沙地重点整治与沙产业开发、中部干旱中部干旱带红枣经济带红枣经济林、林、贺兰山北麓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项目”。2009 年,国家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先后视察了中卫市生态建设及治沙情况并对此予以充分肯定。自治区党委、政府支持中卫市有效开发利用境内荒地资源,发展灌溉与旱作并举的节水农业。中卫市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祖国西部生态屏障”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实施压砂地红枣示范区项目工程。2.2 项项目建目

12、建设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2.2.1 是解决水资源短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构建西部绿色生态7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到2020 年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重点和难点都在西部。没有西部生态的根本改善,祖国北方地区就缺乏绿色生态屏障,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生态良好和生态文明。加强荒漠化地区生态治理工作,构建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对于根除沙患,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2.2.2 是沙坡头区环香山压砂区域发展可持续经济的需要中卫市目前已压砂 100 万亩。但压砂地种植西

13、(甜)瓜 10 年左右,西甜瓜效益大幅下降,所以,给压砂地培植后续产业,十分必要。通过试验和论证,我们得出结论,压砂地种植西(甜)瓜8 年左右及时合理间作枣树,可使压砂区域农民从红枣产业连续获得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收入。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压砂区域发展可持续经济的需要。2.2.3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中卫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人多耕地少、对水资源依赖程度高的生态脆弱区,7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群众收入渠道单一,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的减少,加之持续干旱和水资源日趋紧张,雨养农业无法发展,灌溉农业发展受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要同时解决经济发展与

14、生态环境的问题,首先必8须解决水的问题,在现有水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利用率和产出效率,建设对干旱荒漠进行综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红枣示范基地,通过工程措施、林业措施、管理措施和装备技术把现代林业的优势元素、节水集成技术和生态建设巧妙融合,形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节水综合治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当地农民林业生产传统灌溉方式改变,发展了区域特色林业、增加收入,改善区域生态状况,滞留过境沙尘,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生存、发展、积累的能力,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实现“荒漠变绿,生态改善、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生态与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干旱地区发展红枣产业与生态建设探索一条

15、可持续发展之路。综上所述,通过大力发展干旱带红枣基地,综合运用科技支持手段,建立起枣瓜结合、发展名特优新红枣产品的示范区,提高压砂地经济效益,减少旱灾威胁,拓展林业发展的空间,把中卫建成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和全区红枣示范基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促林就业及增收致富的样板。2.3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可行性的可行性2.3.1 自然条件有利中卫市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由于地处内陆,靠近沙漠,不仅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同时也有沙漠气候特点。主要特点是: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光能丰富,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冬季干冷时间长,夏季炎热时间短,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9迅速;平均温度 8.6,7 月份平均

16、最高为 22.5,年较差 30,年极端最高温度 37.6,年极端最低温度-29.2;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 2845.9 小时,10期间为 1461 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 51.4%,日照百分率最高在冬季,11 月次年 1 月份都超过70%;在水资源方面,黄河流经中卫市 182 公里,建设区域与引黄灌区或扬黄灌区相连,水源较为充足。项目区为黄土丘陵及石质山区地貌,地形较平坦,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地质条件稳定,土壤以普通灰钙土为主,质地以轻壤土为主。扬黄水量 5900 万方/年,从自然条件状况看,完全适宜发展红枣示范区。2.3.2政策有利按照国家规划,实施本部大开发战略要把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不能以牺牲生态换取经济高速发展,更不能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发展节水农业、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开发优势资源,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