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中诊》中医针推专业课程标准(李敏)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7536785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基中诊》中医针推专业课程标准(李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基中诊》中医针推专业课程标准(李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基中诊》中医针推专业课程标准(李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基中诊》中医针推专业课程标准(李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基中诊》中医针推专业课程标准(李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基中诊》中医针推专业课程标准(李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基中诊》中医针推专业课程标准(李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基中诊学中基中诊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针推专业课程类型:专业必修学 时:96 学时开课学期: 第 1 学期一、课程性质 中基中诊学包含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两门课程,是研究*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是掌握针灸推拿专业课的基础和桥梁课,对临床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国家助理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学生就业考试必考课目。其主要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阐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病因、诊法、辨证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课奠定良好基础。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

2、急救护理技能和危重症病人的监护技能,使学生具有对急危重病人应急处理及配合抢救护理的能力,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急诊病人进行急救护理,促进患者康复,增进健康。达到国家卫生部执业护士上岗证考核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对应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临床护理的工作岗位。本课程的前置课程有:文化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结构与机能、药物应用、病原生物等),通用护理课程(基础护理、健康评估、护理人文等)。同步课程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童护理、老人护理、精神科护理等。后续为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中医基础理论是本课程为中医药类专业的是研究属于中医针推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

3、中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中医各科打好基础。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定位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思路1调研职业能力,设置课程,分析岗位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以行业调查和护理专家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基础,整合和归纳护理职业能力,设置了急救护理这门课程。课程组老师深入株洲市 120 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进行岗位调研,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急危重症病人救治过程,分析急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参照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同时充分考虑国内外急救护理发展趋势,选取急救护理岗位最常见的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本课

4、程主要内容包括:院外急救:紧急呼救、现场评估、现场救护(心肺复苏、除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分流和转运;急诊科救治:接诊与分诊、常用急救技术(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囊及人工呼吸机的使用和护理、洗胃、输液泵与注射泵的使用等);重症监护:ICU 病房的设置,ICU 监护;综合急救护理:休克、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溺水、触电、中毒病人的救护。2基于工作过程,确定学习情境,序化课程内容,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 基于急救护理工作过程,与急救中心、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共同研讨,确定急救护理以服务场所(业务环节的地点先后:现场、急诊科、ICU)为逻辑主线,设置四大教学情景:院前急救(意外伤害的现场处理)、院内

5、急诊救护(危重病人的急诊救护)、ICU 监护(危重病人的监测护理) 和综合急救护理;以病例为载体,以学生成长规律将现实工作任务转化为 14 个学习性工作任务。3以任务为引领,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以真实病例或真实救护情境再现引出任务,学生针对病例或情境,按照救护工作程序进行评估判断紧急处理评价,老师给予引导、纠正和适当讲解与示范,将知识和技能学习融合于完成救护任务的过程中,在完成任务中培养职业态度、提高职业能力。4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急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以教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和“如何做”为出发点,根据课程内容、学

6、生特点及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理论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病案分析法、小组讨论等方法;利用校内急救仿真模拟实训中心和校外急救护理实训中心进行实践教学。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还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通过制作课件和影像资料,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5开发实训项目,创新实训教学路径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目标,开发融理论和实际于一体的实训教学项目,创新由简单到复杂的实训教学路径,其中包括实训教学目标、实训内容、实训学时、实训场地、实训教学流程、考核内容和标准。所有的技能实训均遵循循序渐进的实训流程

7、。6突出“三个结合” ,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评价与能力态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三、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医四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以及掌握辩证、辩病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逐步训练学生辩证、诊法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开拓创新的能力。熟悉中医药学的发展史概况、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及疾病的认识、中医养生与治疗的基本原则;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及基本技能,并牢固树立热爱中医、献身人类健康事

8、业的专业思想。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初步养成系统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思维;建立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理念,能及时识别常见急、危、重症,并对病情做出判断;具有急救工作所需的常用救护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对急症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瞬间判断、初步应急处理以及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核。【知识学习目标】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阴阳和五行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基本内容;病因的概念及各种病因的性质与致病特点;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基本病机;重点掌握四诊和辨证的基本概念、方法、临床表现及意义。 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

9、中的运用;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和生理联系;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在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熟悉中医诊病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及病名诊断的方法。了解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法;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的形成;中医学的养生和康复原则;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研究范围及相关现代研究。掌握院外急救的特点及原则、现场评估、急救护理及转运;急诊护理工作程序;ICU 概念、体温监护的方法及内容;临床常急危重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熟悉急诊护理工作范围及特点;院外急救的任务及紧急呼救;急诊科的设置、任务制度;ICU 设置与管理,心血管、呼吸功能监测方法及内容。了

10、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设置与组织管理;院外急救的特点及急救指挥系统;ICU 脑、肾功能监测的方法及内容;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发病机制。【能力培养目标】 1.能正确运用中医精气、阴阳、五行、藏象、体质学说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2.应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3.初步具备对常见典型病证进行辨证论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备地后续中医课程的学习能力。5.具有熟练运用四诊知识和方法、技术接诊病人的能力;1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及时识别常见急、危、重症,能对伤员进行验伤分类、分流和转运,能熟练的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心脏电除颤,能就地取材进行止血、包扎、固定

11、和搬运,能对电击、溺水、中毒病人进行现场急救。2能在急诊科对病人进行接诊和分诊,能进行气管插管,会使用呼吸囊、呼吸机、自动洗胃机、输液泵和注射泵。3能正确接收 ICU 病人,进行体温、循环、呼吸、脑、肾功能监测。4具备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瞬间判断、初步应急处理以及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素质教育目标】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并献身于中医事业。2.初步掌握辩证思维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中医学理论。3.具有严谨的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4.具有良好的医学道德。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救死扶伤的精神,具有“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有

12、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处事不惊、从容应对的心理素质,开朗乐观、善于沟通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 (一一) )理论部分理论部分序序号号模块模块学习学习任务任务知识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建议建议学时学时紧急呼救1熟悉呼救网络系统的运作2了解院外急救服务系统的设置与组织管理遇有危急伤病员时能立即正确呼救,快速启动紧急医疗救援系统;宣传紧急呼救技巧现场评估1掌握现场评估的方法2熟悉检伤分类的重要意义,检伤分类标准与要求具备危急伤病情况的现场评估能力能快速识别危重伤病情况,能进行院外伤

13、病员的病情分类1院外急救现场救护(心肺复苏、除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1掌握现场急救护理措施,心脏骤停的原因及表现; CPCR 的三个阶段主要任务及现场心肺复苏的方法及步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熟悉电除颤的定义、适应证,止血、包扎、固定的注意事项1能正确判断心脏骤停;能正确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2能对创伤病人进行基本的止血、包扎、固定操作4安全转运与途中监护1掌握转运途中的监测与护理要点,各类伤员转运方式2熟悉不同转运工具的特点能安全转运病人,进行途中监护及抢救接诊与分诊1掌握急诊护理工作程序、分诊评估的内容及方法2熟悉急诊科的主要制度、任务3了解急诊科设置及特点能为急诊

14、病人进行预检分诊22急诊 科救 护常用急救技术(气管插管、呼吸囊、呼吸机、洗胃、注射泵、输液泵)了解气管内插管、呼吸囊、呼吸机、洗胃术、注射泵、输液泵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能进行气管插管,会使用呼吸囊、呼吸机、自动洗胃机、输液泵和注射泵 1ICU 设置与管理1掌握 ICU 的概念含义2熟悉 ICU 的设置与管理能熟练地进行 ICU 病房的管理13重症 监护重症监护技术1掌握体温监测的方法和内容2熟悉心血管、呼吸功能常用的监测方法和内容3熟悉各种监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4了解脑、肾功能监测的方法和内容1能正确进行体温、心电、心率、血压监测2能进行呼吸功能、中枢神经功能的临床观察3能采集动脉

15、血气标本、协助中心静脉置管4能及时发现中心静脉压、动脉压、潮气量、肺活量、颅内压及主要酸碱监测指标的变化14综合 急救 护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急救护理2熟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情判断、诊断和预后能对 MODS 征先兆病人正确评估;能配合医生对 MODS 病人进行预防及实施救护1.53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休克1掌握休克的概念、分类、病情的判断、抢救原则与急救护理2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了解休克的病因通过病情评估及时发现休克,能对休克病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能对休克病人进行针对性和连续性的病情观察1.5昏迷1掌握昏迷的病情判断与急

16、救护理2熟悉昏迷的病因3了解昏迷的发病机制能正确评估病人昏迷程度;能根据昏迷抢救流程配合与实施救护1.5触电1掌握触电概念、病情判断与急救护理2熟悉触电的发病机制3了解触电的病因能对触电病人进行正确的现场急救 0.5溺水1掌握淹溺的致死原因及救护要点2熟悉海水淹溺与淡水淹溺的主要区别能对淹溺病人进行正确的现场急救 0.5中毒1掌握急性中毒的概念、病情判断、急救原则与急救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急救措施2熟悉有机磷中毒机制3了解有机磷杀虫剂药中毒的分类能对中毒病人正确评估,及时判断中毒原因;能使中毒病人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并能配合医生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实施救护1.55机动2( (二二) )实验、实训部分实验、实训部分序号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实验(实训)目标实验(实训)目标建议学时建议学时1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技术学会呼吸道异物梗阻急救技术0.52呼吸支持技术1能正确实施气管插管术2学会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