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定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7533400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生活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类生活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类生活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类生活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类生活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生活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生活定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生活二十四项定律人类生活二十四项定律一、马太效应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富人享有更多资源金钱、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 无所有。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 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 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 10 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 10 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 5 锭。 ”于是国王例奖励 了他 5 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 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

2、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 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 就是马太效应。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 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 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 10 倍的人,收益也多 10 倍。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 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 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

3、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 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二、手表定理只有一只手表,可以知道是几点,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却无法确定是几点;两 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 是著名的手表定律。手表定律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对一个企业,不能同时采用两 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一个人 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 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 无法

4、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 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 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 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 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 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 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

5、或同一个组 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 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 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三、不值得定律三、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 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 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 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1

6、、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 情去做。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 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 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 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 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

7、 好它。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 斗。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 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 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 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 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 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四、彼得原理在层级组织里,每个人都会由原本能胜任的职位,晋升到他无

8、法胜任的职位,无论任何 阶层中的任何人,或迟或早都将有同样的遭遇。人类的辉煌与无奈。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 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 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 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 据贡献决

9、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 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 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 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 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 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 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 的岗位好好

10、发挥自己的专长。五、零和游戏原理五、零和游戏原理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 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 1 分,而输棋为-1 分,那么,这两人得分 之和就是:1+(-1)=0。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 成绩永远是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 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 政治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常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 个封闭的系统,财富

11、、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 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 界。但 20 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 重的环境污染之后, “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 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 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 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 自己。六、华盛顿合作规律一个

12、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使每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 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 1,那么 10 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 时比 10 大得多,有时甚至比 1 还要校因为人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 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 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 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

13、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 是避免内耗过多。21 世纪将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 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学习合作。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七、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 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 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 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

14、会迅速传染,把果 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 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 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 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 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 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 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八、水桶定律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

15、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 那块木板。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 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而“最短的木板” 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它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 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它严重到成 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不得不有所动作。如果你在一个组织中,你应该:1、确保你不是最薄

16、弱的部分;2、避免或减少这一薄弱环节对你成功的影响; 3、如果不幸,你正处在这一环节中, 你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改进,或者转职去谋另一份工作。九、蘑菇管理蘑菇定律是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非常适用的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 (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 ,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 , 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年轻人的必经之路。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 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 ,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 ,任其 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但这不一 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 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而对一个组织而言,一般地新 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 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 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