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区百科名片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33204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荔城区百科名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荔城区百科名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荔城区百科名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荔城区百科名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荔城区百科名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荔城区百科名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荔城区百科名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荔城区百科名片百科名片荔城,福建省莆田的别称,也指莆田城,莆田城的城墙于抗日战争时期被拆毁。 因盛产荔枝而得名,“荔城无处不荔枝”(郭沫若)。荔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 沿海中部,莆田市区东南部,北接涵江区,南壤秀屿区,西连城厢区,东临兴 化湾。总面积 269.66 平方千米。人口 46 万(2004 年)。通行莆仙方言莆田话。 区人民政府驻县巷(原莆田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区辖 2 个街道、4 个镇: 镇海街道、拱辰街道、西天尾镇、黄石镇、新度镇、北高镇。2002 年 2 月 1 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县,设立莆田市荔城区和秀屿区。目录荔城概况 地理气候 历史沿革 交通概况 自然资源 行政规划

2、 经济概况 城市建设 荔城概况 地理气候历史沿革 交通概况 自然资源 行政规划 经济概况 城市建设传统文化 民间习俗旅游资源 土特产品 展开编编辑辑本本段段荔荔城城概概况况荔城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荔城区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北接 涵江区,西连城厢区,东临兴化湾, 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荔城区是2002 年经国务院 批准设立的新城区,辖西天尾、黄石、新度、北高4 个镇和镇海、拱辰 2 个街道,共有 118 个村委会,12 个居委会,辖区总面积 269.66 平方公里, 总人口 46.38 万人。 优越的自然环境,境内富饶的兴化平原是福建四大平原

3、之一,耕地面积 15 万亩,肥田沃土,年可三熟,全年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 1500 毫米,年均日照时间 1996 小时,无霜期 350 天,平均温度 20 摄氏度,常年多为东南风,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荔城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境内溪流纵横, 木兰溪、延寿溪等贯穿全境,地下水蕴 藏量大,淡水资源丰富,各镇均有日供水万吨以上的自来水厂。全区共有 11 万伏变电站 2 座,35 万千伏变电站 11 座,实现了村村通电。市政基础 设施日臻完善。全区所有镇(街)均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数据通信 等邮电业务,并实现光缆数字传输,长途电话可直拨世界210 多个国家和 地区

4、。区内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胜利路、文献路、梅园路、八一二大街、迎 宾路等主街道业已形成、荔园路、延寿路、东园路正在规划建设中,城区东 扩北拓空间广阔,是未来莆田城区扩张的重点区域,城市排洪、排污等配套 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乡绿化一体化进 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面积达 38%。 富饶的物产资源。全区已形成了以蔬菜、畜禽、水果、水产为四大主导 产业的农副产品生产格局,是福建省的荔枝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是莆田市主 要的“菜篮子”工程基地,新度镇还是全国最大的禽苗生产基地,年可孵化 禽苗 1.6 亿羽。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可供长期大量开采。 丰富的人文资源。荔城区秉承原 莆

5、田县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本色, 文化底蕴深厚,精神文明硕果累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闻名遐迩的 南少林寺、规划建设中的 壶公山省级森林公园、人流、物流集聚的步行街, 风光秀丽的延寿溪荔枝林带,形成了 “一寺一山一街一溪 ”的旖旎景色。 同时,区内还有 三清殿、古谯楼、真武坛、九华叠翠、 紫霄怪石、谷城梅 雪、天马晴岚等著名景点。 坚实的发展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全区共有国家级、省级、 市级龙头龙头企业各 1 家,还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兴建。龙头企业带 动生产基地 45 个,面积 7 万多亩。工业经济基础扎实。目前为止,全区规 模以上企业 93 家,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

6、新兴行业和鞋革、食 品、纸品包装等传统行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与鞋革、食品等主导产业相 配套的鞋材、包装等中下游产 南少林寺品门类齐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正在投资兴建的荔城工业区和黄石工业 园区,环境优美、政策优惠,是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热土。市场体系 比较健全,商贸流通兴旺发达,房地产日渐升温,社区服务业正在加快发展。2002 年,全区实现三次产业比例为 15.0:50.8:34.2,综合经济实力位居 全市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600 元。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合同利用外资2059 万美元,比增 4.52 倍,实际利 用外资 2011 万美元,比增

7、 1.5 倍。同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新 面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新区建设呈 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地地理理气气候候荔城区地处福厦经济走廊,位于莆田市区的中心地带,东经118 4911939,北纬 24592546。城区基础设施完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的突出地位已初步形成。随着市区北拓东扩计划的实施,将 进一步增强荔城区的聚集力和辐射力,提高城市化整体水平。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 1500 毫米,常年多为东南风,温 和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荔城区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

8、候。日照充足,温度适宜是本区气候的一大特征。平均年太阳辐射量达110.41 千 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 1995.9 小时, 年均日照率为 45%。日照 时间从山区至沿海逐步增多。气温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山区逐渐降低。各 地年平均气温在 16至 21之间。无霜期年平均达 316 天至 350 天之间。 绝大部份土地,适宜农业生产上的一年三熟制作物栽培。终年鲜花争艳,四 季佳果飘香。山海俱得,风光旖旎,有高山、平原、海湾,春九鲤,夏湄洲, 秋白塘,荔乡情韵,壶山雨景,兰溪流水,菜溪、麦斜、永兴三大名岩的风 光,广化寺的千年钟声,南少林的武术渊源 。郭沫若游览莆田,赞颂: 漫道江南风景好,

9、水乡鱼米亦如之。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历历史史沿沿革革早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 今莆田市区西郊山上有古人穴居之所的海蚀洞多处,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遗 物。仙游县大济乡钟峰村洋塘发现有中国 “东现印纹陶文化 ”时期的遗址 和石斧、石奔、陶片等遗物,距今约有三千年历史。仙游县园庄乡土楼溪尾 以及莆田县华亭、西天尾镇等也发掘大量的石奔、印模陶、石戈、陶拍、石 斧等新石器时代遗物。 荔城区远古时期初属 “九州”之一的扬州。 书禹贡称“九州为 冀、兖、青、扬、荆、豫、梁、雍诸州 ”。尔雅释地云:“江南曰 扬州”。后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的扬州,其辖地仍包括今福建全境。晋

10、 永康元年(公元 300 年),福建划归江州。梁普通六年(公元525 年), 又划归东扬州管辖。至陈永定元年(公元557 年),方独设 “闽州”。西 周时期,这里为 “七闽”地之一。东汉 说文解字云:“闽,东南越, 蛇种,从虫门声 ”。“东南越”的确切范围,通常系指今浙江东南和福建全 境,以及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照此,莆、仙亦属 “闽地”。春秋战国时代,越王勾践灭亡后,越国(都城设今浙江绍兴)势力开始进入“七闽” 地。越国周围的其他越族,因逃避战乱,也随之而入。周显三十五年(公元 前 334 年),越国被楚国所灭,其宗室四分五裂,贵族大规模涌入福建各地, 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互相融合,逐渐形成新的

11、闽越族部落。至战国末期,其中 入闽的一支越族酋长无诸建立起闽越王国。莆田、仙游成为越国领地之一。 荔城区莆田县古称“蒲口”,公元 568 年(陈光大二年)由南安郡分出置县,因盛 产荔枝,别称 “荔城”。仙游县原名清源,早在唐圣历二年(公元699 年) 就设置清源县。因有何氏九兄弟跨鲤升仙的传说,后更名“仙游”,别称 “鲤城”。自宋至清,两县曾先后同隶于兴化军、兴安州、兴化路和兴化府, 故至今仍俗称 “兴化”(南洋一带则称 “兴安”)。 南朝陈光大二年( 568)、隋开皇九年( 589)二度置莆田县,均不久 即废。唐武德五年( 622)再置莆田县,属丰州(州治今南安丰州)。圣历 二年(699)析

12、莆田县西部置清源县。天宝元年( 742)清源县改名仙游县, 莆田、仙游 2 县均属清源郡(郡治今泉州)。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析莆 田、仙游、福清、永泰县地置兴化县,建太平军(后改兴化军,治所兴化县) ,领兴化、莆田、仙游 3 县,八年( 983)治所迁莆田县,景炎二年 (1277)兴化军改为兴安州。元至元十五年( 1278)为兴化路。明洪武二 年(1369)为兴化府,正统十三年( 1448)裁兴化县。清沿明制,清末属 兴泉永道。1912 年废府,属南路道( 1914 年改厦门道)。 1925 年废道, 直属福建省。 1933 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即“福建人民政府 ”成 立时属“

13、兴泉(泉海)省 ”。1934 年 7 月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仙游,领 仙游、永春、德化、大田、惠安、莆田6 县)。1949 年 8 月解放后属第五 专区,1950 年属泉州专区, 1955 年属晋江专区。 1970 年属闽侯专区(驻 地迁莆田县), 1971 年改为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福清、平潭、长乐、 闽侯、闽清、永泰 8 县。1973 年划闽侯县归福州市。 1983 年撤莆田地区, 划福清、平潭、长乐、闽清、永泰5 县归福州市, 1983 年析莆田县设荔城 区。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交交通通概概况况区内交通便捷,福泉高速公路、 324 国道、城笏路、涵黄路等公路贯穿 全境。全区公路总长 3

14、78.96 公里 荔城区,等级公路 220.19 公里,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35.03 公里。荔涵大道、 新福厦路(荔城段)即将开通,规划中的 福厦铁路莆田车站也将设在荔城 区,镇、村公路纵横成网、四通八达。区政中心距福州88 公里,距厦门 222 公里,距福州 长乐国际机场、厦门商崎国际机场和晋江机场分别为85 公里、225 公里和 92 公里;距福州马尾码头、厦门港码头和秀屿码头分别 为 106 公里、230 公里和 30 公里,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陆运:324 国道、福泉高速公路横穿全区,南大门迎宾大道连接福泉高 速公路黄石出口处。计划中的福厦铁路莆田车站设在荔城区。 空运:至福州长乐

15、国际机场 85 公里,至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225 公里, 至晋江机场 92 公里。 海运:至福州马尾港码头 106 公里,至厦门港码头 230 公里,至秀屿 港码头 30 公里。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自自然然资资源源农农业业:荔城区高优农业品种繁多,是南方主要的奶牛、蘑菇生产基地, 福建省荔枝、枇杷、龙眼三大名果生产基地之一,著名的果乡,是莆田市主要的“菜篮子“工程基地。 矿矿产产: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13 种。世界少有的硅线石矿藏 量超过 100 万吨;铅、锌、铜、铁、锰等为主的金属矿藏总量1500 超过万 吨;高品质的花闪长岩、辉长岩等建筑材料可供长 荔城区期大量开采。 旅旅游游:境内

16、有闻名遐迩、重建一新的南少林寺,有景色壮丽的“宁海初 日“,有“云飞森林公园,还有三清殿、古谯楼、真武坛等国家级、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文献步行街与延寿溪荔枝带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寺一山一街一 溪“的旖旎景色。同时,独特的兴化风情和别具风味的兴化小吃为游客增添 无限游趣。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行行政政规规划划镇镇海海街街道道 代码 350304001 位于莆田市区东部,东与新度镇接壤,南与凤凰山街道交界,西与龙桥 街道隔街相望,北与拱辰街道相邻。 2002 年 5 月份筹建,同年 8 月份成立。 面积约 7.5 平方千米,总人口 2.4 万多人。办事处驻镇海,辖 7 个居委会、 4 个村委会: 001_文献居委会、 002_长寿居委会、 003_英龙居委会、 004_凤山居委会、 005_梅峰居委会、 006_镇海居委会、 007_阔口 居委会、201_新溪村、 202_步云村、 203_古山村、 204_埭里村。 拱拱辰辰街街道道 代码 350304002 面积 2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