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30667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与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与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与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与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与对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与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与对策建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关于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思考 与对策建议与对策建议南充市粮食局局南充市粮食局局长长 杨杨明君明君2006 年 9 月至今,国际粮价飙升、国内粮价持续大幅上涨,带动了新一轮的价格普涨,日益严峻的“粮荒”使许多贫穷国家民众面临饥饿威胁,不少国家也因此面临社会动荡的风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了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话题,事实再一次充分证明了“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稳天下安”的重要性、正确性、长久性。因此,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粮情出发,对待国家的粮食安全,一定要居安思危,处丰虑歉,保持清醒头脑,怀有忧患意识,这绝不是把粮食安全问题扩

2、大化,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必须长期正视的困难与挑战。当前,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变化、存在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重新审势,积极探索新对策,才能有效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确保粮油流通规范有序、宏观调控有力、市场保障有效,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变化进入“十一五”时期以后,我国粮食形势继续保持良好局面,粮食产量增加,供应充足,市场稳定,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出现的一些新变化:2(一一)粮食供求粮食供求进进入新入新时时期。期。自 1993 年全国粮食市场第一次放开到 2004 年重新全面放开,政策几经调整,终于走上市场化改革的新阶段。市场放

3、开后,这几年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在 9800 亿斤至 10000 亿斤之间,实现基本平衡。这几年总供给赶不上总需求的增长,供需出现一些缺口,主要靠挖库存和适当增加进口解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供求矛盾出现偏松的时期已经过去,事实上已进入紧平衡的阶段。(二二)粮食生粮食生产产面面临临新周期。新周期。在 1998 年粮食生产达到一万亿斤高峰以后,本世纪初逐步下降,2003 年最低降到 8600多亿斤。从 2004 年开始,中央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惠农政策,粮食产量逐步回升,2007 年达到 10030 亿斤,四年共增产1296 亿斤,平均每年增产 324 亿斤,这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过去的经验看,往

4、往在增产高峰以后出现波动,产量下滑,以此推算,今年明年有可能出现粮食产量曲线开始下降的现象,进入一个新的生产周期。(三)粮食价格水平上升到新消(三)粮食价格水平上升到新消费费期。期。从 2006 年 9 月起,世界粮价一直呈上升势头,保持在高位运行。到 2007 年末,国际市场小麦价格飞涨 112%;大豆飙升 75.1%;玉米猛升47.3%;大米上扬 3.1%。今年头两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又上涨了 9%。国际粮价飙升我国粮价和粮食安全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 月份国内粮食价格同比上涨5.7%,2 月份上涨 6%,相对于国际粮食价格,我国粮价上涨表现出温和性、合理性、结构性和可控

5、性的特点,粮价涨幅仍在合理区间内。由于土地资源有限、种粮成本增加、供给增长缓慢、消费涨势迅猛,加之经济持续发展、生活水平提3高,粮食价格已由低位运行向中高位过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也预示着低价食品消费时代的结束。(四四)粮食企粮食企业业改制重改制重组试组试行期。行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全国粮食职工下岗分流 XXX 万人。国有粮食企业正处在改制重组的紧要关头,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也还在积累力量。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旧的运行体制结束了,但新的粮食流通服务体系还在不断健全完善中,这是粮油供求必须解决的任务。企业改制的关键是要重新整合各种资源,构建起新型的粮食流通服务网络,以确保在新形势下粮食流通

6、的良性循环,正常运转,送到千家万户手中,而不是变卖资产,一改了之。当前既要健全完善市场条件下新的粮食流通体系,又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难度相当大。(五五)全球粮食生全球粮食生产处产处于波于波动动期。期。纵观世界粮食形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粮食产量在 19 亿吨至 20 亿吨之间已经徘徊了几年,全球粮食的贸易在 2526 亿吨之间波动已有十多年,而大米贸易量仅占其中 110。国际市场上回旋余地并不大,想主要依靠进口粮食或到国外去垦荒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不现实的。同时,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和水资源较为稀缺的国家之一,这使我国农产品的供给在先天环节上便具有较大压力,加上后天基础设施脆弱,生产力水

7、平也不高,其压力也就更为明显。粮食安全方面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边际效益递减 。今后我国粮食供给的增长是在粮食单产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基础上的再提高,这其中的难度会愈来愈大。随着我国粮食单产逐步接近4甚至超出产出边界,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变得强烈起来。如果没有新技术尤其是品种技术的突破,我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将会愈来愈慢,其艰巨程度也会愈来愈大。二是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我国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也正在日益出现危机。各种自然灾害,包括病、虫、旱、涝、雹等频繁发生,殃及相当一部分农田,严重影响到粮食增产的前景。粮食生产的总体生态环境也趋向恶化,土壤沙化、盐碱化以及工业三废

8、都影响到粮食的增产和品质的改变。另外水的后备资源短缺,以及科技力量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缓慢等也构成影响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限制因素。据预测,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北方干旱区缺水量达 XXX至 XXX 亿立方米。我国耕地面积特别是粮食种植面积逐年不断减少,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抛荒现象。据披露,在某省 XXX 多个县、市中,有 XX%的县市放弃的耕地面积超过 6%。另外,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和超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集中区)的兴起,必然以家用耕地的非农业化为代价。据预测,我国如有二分之一的农民“农转非”,将有 X 亿亩以上农用地同时“农转非”;而目前可供开垦的土地资

9、源只有两亿多亩,且几乎都分布在开垦难度大的地区。再加上生态环境的超负荷承载,至使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盐碱化致使大量草原和耕地被毁,酸雨、水污染、草原退化、森林遭破坏等都引起耕地大量减少。三是饮食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种什么吃什么”的传统观念逐步被打破,现在讲究的5是吃营养、吃高档,粮食的生产、消费品种结构矛盾逐渐突出,粮食的转化(养殖、加工、酿造、生物能源等)耗费、损失愈来愈大,供需缺口将增大。今后几年国家粮食安全将处在一个新的考验期。粮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商品,在粮食安全上决不能出任何问题,这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决不能掉以轻心。当然,

10、并不是说,当前粮食安全就会出现什么问题,因为国家的储备粮是充足的,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新高,有较为雄厚的物资基础,完全可以应付各种紧急状况。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我们耕地的递减,水资源的不足,主产区积极性不高等等,如果再遇到较重的自然灾害或其它突发事件,就会产生极大的冲击波,对国家粮食安全形成威胁,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二、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新问题(一)粮食主(一)粮食主产产区和种粮区和种粮农农民的民的积积极性不高,不同程度地极性不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粮食影响了我国粮食综综合生合生产产力的提高和供力的提高和供应应能力的改善。能力的改善。我国权威机构警告,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下降

11、。随着可供选择余地的扩大,农民对于粮食生产的热情已日趋下降。粮食生产作为一项弱势产业,其劳动产出率比较低,投入多而经济效益不高,所以除了少数种粮大户以外,欲通过粮食价格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不明显。由于工农产品比价不合理和农业生产收益过低,使得农民愈来愈普遍感到种田“不划算”,因而我国农村中大批有较高文化和素质较好的青、中年劳力纷纷离开土地流入城市;而留在耕地上的多是素质相对较差的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素质下降和老龄化趋势加大了粮食增产技术推广难度, 结果导致土地经营不力,耕6地抛荒严重。国务院提出了耕地要保住 18 亿亩这条红线,并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这是必要的。但从调查的情况

12、看,目前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对稳定粮食生产不利。此外,多年来主产区为粮食生产供给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其效益甚微,对抓粮食感到吃亏、有怨言,积极性不高,目前粮食的调出省,已由九十年代的 XX 个减少为 XX 个左右,将来会难以为继。因此,不仅要给种粮农民以应得的利益,而且要考虑从财政上给这些主产地、县以更大的实惠,才能使粮食生产得到可靠的保证。(二)在(二)在计计划划经济时经济时期国有期国有为为主的粮食流通服主的粮食流通服务务体系市体系市场场化后,多成分、多渠道、多方式化后,多成分、多渠道、多方式经营经营使有效安全供使有效安全供给给受到受到影响。影响。象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众多、

13、幅员辽阔的国家,需要构筑起适合市场经济的新型粮食流通服务体系,也绝非易事,现在已具备了雏形,但要真正适应紧急状况,调得动,供得上,满足这么多人口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而粮油零售服务,在大中城市除少量超市外,其余基本上靠集市贸易,靠小作坊、小企业、小商贩、个体户营销,供给基础是不牢固的,加之商品粮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若以当前年均增加转移农村劳动力 XXXX 万人,人均消费粮食XXX 公斤测算,则每年需增加商品粮 XX 亿斤)。真正发生突发事情以后会怎样,谁也说不准。(三)粮食品种(三)粮食品种结结构性不合理、粮食构性不合理、粮食库库存存锐锐减、减、购销购销渠道渠道不不畅畅,影响了粮食,影响

14、了粮食调调控的效力。控的效力。在品种结构上,小麦由前几年产不足需转变为产 大于需;稻谷由前几年的产不足需转变为产需基本平衡;玉米工业消费增长较快,将由以往供需7平衡有余逐步向基本平衡转变;大豆产需缺口扩大,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粮食库存不容乐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粮食储备已减少到历史最低的 53 天。而据了解全省商品粮库存为 X 亿斤,同比下降 XX 亿斤,我市商品粮库存仅为 X.XX 亿斤,同比下降 X.XX 亿斤,降至历史最低点,不利于粮食经营的开展和市场主导作用的发挥。加之储备布点不平衡、粮油市场不健全、产销衔接不紧密、购销渠道不畅通,影响了余缺调剂,削减了调控能力的发挥

15、。(四)种粮、(四)种粮、爱爱粮、惜粮、粮、惜粮、节节粮的粮的观观念日益淡薄,念日益淡薄,导导致粮食致粮食损损失浪失浪费严费严重。重。随着经济的发展,种粮效益缓慢而不明显,致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加之综合补贴简单地与土地亩数挂钩,种与不种补贴照领,没有真正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土地撂荒现象存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爱粮、惜粮、节粮意识日益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加之收粮环节、储粮环节、加工环节等因为设备、技术、工艺等因素,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我国每年大约有数以万计的粮食在不经意间白白流失。(五)家庭粮食安全、(五)家庭粮食安全、营营养安全等新概念的出养安全等新概念的出现现, ,

16、对对粮食粮食安全工作提出更全面、更科学的要求。安全工作提出更全面、更科学的要求。从粮食安全到营养安全是必然的历史进程,营养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对日常膳食结构的关注,目前正处于过渡阶段,必须加以重视,积极而又谨慎地对待在粮食供应相对充足,农业多样化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提出营养安全问题是必然的。必须因势利导,做好有关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从目前实践中看,新开发的粮食、饲料及其加工产品,多种食物原料的合成品,经过生物技术8处理后的产品,相应地带来营养安全要求、质量标准、安全监测、储存运销以及如何上市定价等一系列新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六)(六)环环境气候的多境气候的多变变, ,对对粮食生粮食生产产和粮食安全的不确定和粮食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因素增多。全球变暖引起气候变化,干旱、洪涝、农作物和家畜疫病增加,也影响着食品供应。从世界范围看,20%的可耕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正在变得盐碱化,土壤的生产力正在下降,而最近一项科学研究表明,水稻由于全球性温室效应在未来几年内产量会急剧下降。在美国一些地区,肉类价格提高了 15,部分原因就是旱灾导致牲畜出栏率降低。在农业大州加利福尼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