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7528960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 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 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 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 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 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 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

2、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 2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 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 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 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 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

3、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 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 的结果。 3 3、 “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是什么?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答: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随 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首先,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使得我们的思 想理论和实践充分反映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要努力适应时 代的需要,及时解决时代发展中的新课题。其次,与时俱进必须把握规律性。把

4、握规律性 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所谓创新决不是主观任意的创造,而是符合严格的科学性要求的 创造性活动。就社会领域内的创新活动来说,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今天,摆在 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就是要不断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在新历史条件下资 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规律。再次,与时 俱进必须富于创造性。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关键在于创造出新的 东西。 4.4. 怎么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怎么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即是 否为真理的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

5、他标准。唯一性: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主观认识与客 观实际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实质上就是判定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 程度如何。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简单地说,认识指导实践, 如果实践成功,得到了预想的结果,说明指导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是真理,否则就是谬 误。辨证统一性: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 准的绝对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 且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实

6、质实践标准 的过程性、局限性,即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5 5 . .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社 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 6 6 . . 什么叫实是求是?什么叫实是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 体实际相结合。第二,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第三,独立自主。是人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独 立自主,就是坚定

7、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 点上。 7 7 .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是 1953 年 12 月开始的中印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期间,由周 总理提出的,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经 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被逐步确 立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8.8.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意义? 它增进了世界各国对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和认同 2.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政策和战争政策 3.为国

8、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 4. 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及谋求建立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9.9. 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内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内容是什么? 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党派的显著标志 10.10. 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 答: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首要前提, 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 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9、和上层建筑,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解放思想, 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 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并不等于随心所欲,胡思乱想,而必须与实事求是相联系,两者不能 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11.11. 简述唯物辨证法的简述唯物辨证法的“两点论两点论”和和“重点论重点论”的关系。的关系。 (1) “两点论” ,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 盾

10、;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 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 “一点论”的错误。 (2) “重点论” ,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 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 的错误。 (3)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重点”是两点中 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 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12.12. 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怎样理解和平

11、与发展的关系? 答:(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首先是发 展中国家要发展的问题,其次也是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 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只是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地实现;和平 离不开发展,只有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地壮大,才有可能争取比较 长期的和平,避免世昂大战。在这两者之中,发展问题是两大主题的核心问题。13.13. 简述党的思

12、想路线的内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 答:(1)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和具体体现。转 14.14.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

13、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 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 (3)对 立统一规律规定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根本分歧的焦点。 15.15.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是什么? 答:(1)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它的 具体内容是党的“十三大”首先提出的,即:“领导和

14、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2)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 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4)坚持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的社会主 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不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是没有出路的。两个基本点都服从 和服务于经

15、济建设这个中心,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都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伟大实践。 16.16. 人的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人的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答:(1)无论是个人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条件是非常 复杂的,总起来讲可分为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指个人的机体素质和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的意志、品质等。客观条件是指个人所处的客观的社会环境和机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需要和社会所能提 供给人们去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各种条件和手段。机遇是指个人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出现的某 种有利的偶然性。尽管这种偶然性也是受必然性所制约的,但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却是 一种

16、机遇。 (2)个人价值实现的惟一途径是社会实践。个人价值在实现以前只是潜在的价值,只是一 种可能性。要使潜在的价值变为现实的价值,把可能转化为现实,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一个脱离社会实践的人,是什么价值也实现不了的。 17.17.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 等方面内容。 (1)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 (2) “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就是在三个不同阶段上实现各自的不同战略任务,即第一步 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3)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是能源和交通,它 们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三是教育和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要发展科学 技术,又必须依靠教育。 18.18. 如何理解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