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7525557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最后冲刺卷(3)(教师版)(教师版)试卷题量:14题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WGjdVuj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问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答案】C 【解析】 当r大于r1小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2、斥力,故A错误;当r小于r1时,r一定小于r2,分子问的作用力表现为引 力,故B错误;由图可得,r等于r2是分子之间的平衡位置,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故C正确;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 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故D错误。 2、钍经过一系列和衰变,变成铅,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 共经过4次衰变和6次衰变; 共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C 【解析】 铅核的质子数为82,钍核的质子数为90,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故正确。铅核的中子数为l26,钍核的中子数 为l42,则铅核比钍核少l6个中子,故正

3、确。设经过n次衰变和m次衰变有:4n=24,2n-m:8,解得n=6,m=4,故错 误,正确。故选C。3、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 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5x104km, 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104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 B、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 kms C、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A【解析】 4、 把高4 cm的发光棒立于焦

4、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2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75 cm B、15 cm C、45 cm D、10 cm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满足:U2f=lO cm,故选B。 5、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为恒流源它能够提供持续的定值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的读数增大 B、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增大 C、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值与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值之比不变 D、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值与电流表的读数变化值之比

5、增大 【答案】C 【解析】 6、半径分别为R和r的两个金属球,相距很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电,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两球 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Rr为( )。 A、Rr B、R2r2 C、r2R2 D、r/R 【答案】D 【解析】 7、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 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 A、红光以300的入射角入射 B、红光以450的入射角入射 C、紫光以300的入射角入射 D、紫光以450的入射角入射 【答案】D 【解析】 8、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

6、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 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 A、q小球先到 B、p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小球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沿斜面AB、曲面AC运动到底端时的速度的大小相等,并且小球在AB上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在AC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而运动的路程相等,从而做出速度一时问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tptQ,故q小球先 到底部。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9、 简述练习教学的一般程序。 【答案】 【解析】 (1)复习旧知识。

7、在习题课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一般会通过提问、讲述等方式灵活地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的概念、规 律或方法。 (2)教师示范举例或组织学生讨论。复习完相关内容后,教师一般会采用做练习题的形式或示范解题思路和规范的步骤、或让 学生尝试解决,根据学生解决的情况组织学生讨论等。这一步主要涉及如何选择目的性、针对性强的典型的练习题,以及选择 什么教学方式组织练习等。 (3)学生练习。这一步是在以上基本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关键问题是练习题的选择和呈现的序列。 (4)小结。习题教学的最后阶段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总结解题方法和策略。 10、新课导入有多种方式。以“光的反射”为例,简述三种新课导入的方式。

8、【答案】 【解析】(1)游戏导入 找一名同学到讲台前利用讲桌上的仪器将老师藏在讲桌后面的礼物展示给大家看。学生选出平面镜并利用平面镜能成像的特 点,使同学们看到了礼物。 师:你为什么选择平面镜? 生:平面镜能反射光。教师给予表扬.并把礼物送给该学生。 (2)实验导入 实验探究把玩具激光笔打开,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师:刚才的演示实验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光被平面镜反射到了天花板上,它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天花板上出现一红色小光斑。 (3)故事导入 2000多年前的一个晴朗的El子里,罗马帝国入侵叙拉古城,当侵略者的船队靠近叙拉古城准备登陆时,阿基米德领导拿着镜子 的妇女来攻击敌人,从镜子反

9、射的太阳光直向敌船投射过去,照得敌人睁不开眼,烤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没过多久,帆船的篷 布起了火,这一把从天而降的大火很快地蔓延开来,就这样;阿基米德带领妇女.用镜子击退了罗马人的进攻。有人说,这是 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光学武器。 三、案例分析题三、案例分析题 11、某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如下: 有一台“220 V 100 W”的洗衣机,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电动机卡死,电动机由于温度升高而被烧坏。已知这台电动机内的线圈 阻值为2,则这台洗衣机正常工作2 min消耗多少电能?电动机被卡死2 min产生多少热量? 答:这台洗衣机正常工作2 min消耗50 J的能量;电动机被卡死,2 min产生热量50

10、J。问题:(1)指出该学生答题的错误,并分析 答错的可能原因。(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分析和正确解答该问题。(10分)【答案】 【解析】(1)该学生在计算电动机卡死时消耗的功率出错。错误的原因是该生没有理解焦耳定律的应用条件。 (2)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般用什么公式计算电流做的功? 学生:焦耳定律。 教师:焦耳定律的表达式为Q=I2Rt或Q=Pt大家知道焦耳定律的适用条件吗? 学生:焦耳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学生:因为洗衣机工作时,电流做的功并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了,所以洗衣机消耗的电能只能用洗衣 机的额定功率与时间的乘积计算。由于电动机

11、正常工作时功率P=100 W,所以电流2 min做的功W=Pt=100 Wl20 s=1.2x104 J。 教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准确,计算结果正确。 教师:当洗衣机卡死时,它的功率还是额定功率吗? 学生:不是了。 教师:洗衣机卡死后,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电流做的功没有转化为机械能,而是全部转化为热能了。 教师:很好,只有纯电阻电路才能应用焦耳定律,因而,分清楚物理公式的适用条件是计算的关键。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在物理实验课上做测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时,没听老师讲完就开启电源做实验,结果电压过大,灯泡烧毁,老师 给予严厉

12、的批评并取消其实验课,停课写检查。 问题:对此事件提出你对学生的处理意见,并对整个事件进行点评。 【答案】 【解析】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就算教师准备非常充分,也难免会经常发生一些意外。再加上一个 班级学生较多,教师组织起来就非常费劲,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往往会出现失控的场面,甚至出现了有些乱的局面。因此, 出现题目中的学生在未听取老师讲解完毕就开始动手操作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但是老师做出给予学生严厉批评并取消其实 验课,停课写检查,这样的处罚决定却是不妥的。 首先,这样做并不能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在以后的课程中并不能做到改正,进步;其次,老师的这种做法不利于激发学生

13、 的动手兴趣,而且有可能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建议老师对于学生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耐心弓l导,向学生说明情况,规范、加强实验课程的纪律教育,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 验纪律,特别是第一次进实验室要严格要求,好的习惯、好的风气要从第一次开始。教师更要加强理论修养。才能灵活机智达 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设计题四、教学设计题 13、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光沿直线传播”一节中“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演示实验如下: 光在水中的传播 如图41-2所示。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任务: (1)简述3个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4分) (2

14、)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答案】 【解析】(1)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射击时用到的“三点一线”、人的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2)师:同学们,光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那大家能不能说说光是从哪来的呢?。 生1:太阳、电灯、手电筒 生2:星星、月亮、手机、电视、火把 师:好,同学们说了很多光的来源,物理上把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知道了光是从哪来的了,那它是怎么来到我们身边的 呢?是直直地跑过来的,还是中间绕了绕,还是怎样来的,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讨论)。谁能说一说自 己的观点? 生l.光是直直地跑过来的,因为下大雾的时

15、候,汽车的灯光我看到过,就是一条直线。 生2:光是会拐弯的。我们平时可以用镜子把光反射回去。 师:好了,许多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下面呢我们就一块来看一下同学们的说法是否正确。老师这里有个一水槽,它 是用来模仿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大雾,老师在水里面加几滴牛奶,为什么要加牛奶呢。大家想平时能看到灯光的路线么? 生:不能,只有在大雾的时候能看见。 师:对,刚才那位同学说了,有雾的时候才能看见,为什么呢?因为大雾是一种胶体,光在胶体中传播可以让我们看到它的轨 迹,这里没有大雾这种胶体,所以在水中加入牛奶,大家想是为了什么?对,是为了制造或者说让这里的水变成胶体。那好, 下面我开始用激光灯照射它,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条直线。 师: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大家在想用光照射镜子,为什么光又反射回来了? 生: 师:大家注意,刚才我们看到光沿直线传播时,只在水中,有没有镜子或者其他东西? 生:没有。 师:大家再看,在激光从玻璃进入水中这段距离,你发现了什么? 生:光偏了。 师:什么情况下发生偏折?在水中光偏折了吗? 生:从玻璃进水的时候偏折了。在水中没有。 师:也就是说是在同一种介质中没有偏折。 生: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4、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