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522574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模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滑模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滑模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滑模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滑模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模施工质量控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模施工质量控制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储煤筒仓滑模施工质量控制论文关键词论文关键词: : 筒仓滑模施工 ;混凝土;滑模体系;钢筋;质量控制摘要: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的速度加快,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作为中国主要能源之一的煤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因此,煤仓建设的趋势是容积越来越大,直径也越来越大,仓体滑模施工相比满堂脚手架支设模板的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筒仓滑模施工是钢筋、混凝土、模板滑升和预应力钢绞线四个工序交叉在一起的施工工艺,四个环节紧密联系和结合,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滞后,其他三个环节也会受到联锁影响。因此,控制好滑模钢筋、混凝土和模板滑升各工序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结合黄骅港三期筒仓滑模施工,针对滑模钢筋、混凝土和滑模

2、体系的质量问题成因,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控制措施,保证了筒仓滑模施工质量。黄骅港三期筒仓工程概况:本工程储煤筒仓采用圆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共计 24 座筒仓,每座筒仓内直径 40m,高度 41.95m(部分筒仓高 41.85m) ,承台基础顶面标高+5.800m,筒仓壁厚 500mm,内附 28 个扶壁柱,标高范围为+5.800+15.300m,外附 6 个预应力张拉柱,标高范围为+5.800+36.700m,主体仓壁采用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工艺。张拉范围自标高+14.3m+36.7m,沿周圈共 38 道。滑模钢筋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要点滑模钢筋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要点一、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1、原因分

3、析扶壁柱和仓壁竖向钢筋绑扎高度偏大,钢筋骨架重心偏位,向一个方向倾斜紧贴模板 扶壁柱箍筋尺寸偏大或者箍筋位置绑扎不正确超出钢筋保护层。仓壁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未绑紧,水平钢筋松动脱离竖向钢筋2、质量控制如果扶壁柱竖向钢筋安装绑扎过高,用脚手管搭设“井子架” 将扶壁柱钢筋骨架加固定位。对于仓壁竖向钢筋倾斜偏移,可设置可靠的水平定位卡,固定竖向钢筋位置。严格安装设计施工图纸下料加工箍筋,同时正确安装箍筋,将扶壁柱柱子筋与箍筋和仓壁竖向钢筋与水平钢筋绑扎牢固紧密。在保护层不足的模板位置上固定与钢筋保护层厚度相同的短钢筋头或者圆钢管。二、钢筋间距偏差较大1、原因分析钢筋安装未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安装浇捣混凝

4、土过程中钢筋被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或被操作人员踩踏、砸压或振捣混凝土时直接顶撬钢筋,造成钢筋偏位。2、质量控制钢筋绑扎或焊接必须牢固,对水平钢筋设置可靠牢固的钢筋定位卡,底部竖向钢筋画线进行标识。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不碰撞钢筋,严禁踩踏、砸压或直接顶撬钢筋,并且钢筋工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三、水平钢筋搭接长度不够1、原因分析钢筋工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搭接2、质量控制对钢筋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水平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50 倍钢筋直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一个搭接区域,也不应小于 1.0 米,在竖向截面上每各三根钢筋不应多于一个接头。四、钢筋

5、污染1、原因分析在滑升过程中,千斤顶出现漏油污染钢筋阴雨天气,钢筋成品随意放置泥坑处2、质量控制定期检查千斤顶工作状况,如果发现漏油现象及时更换千斤顶,并且用土工布或棉纱将钢筋上的油污清理干净。钢筋成品必须用方木垫高。五、钢筋绑扎铁丝过长1、原因分析钢筋工责任心不强,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铁丝型号与钢筋直径不匹配2、质量控制施工员严格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钢筋安装交底选用合适的成品铅丝,将过长的铁丝剪掉或人工将铁丝折向靠模板面滑模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要点滑模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要点一、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1、原因分析滑模模板拼装接缝、下口模板缝隙过大造成混凝土浇筑时漏浆过多形成蜂窝钢筋过于密

6、集,而石子粒径较大卡在钢筋上,混凝土塌落度选择不当、混凝土振捣不通畅,振捣时间较短,未能使混凝土充满模板水灰比过大混凝土和易性差使石子沉底2、质量控制 加强模板安装中的管理,对一些特殊部位,如内外扶壁柱、门洞和张拉孔洞等位置进行支持加固,防止模板变形,每滑升 1 米,对下口模板进行检查,防止下口模板过大造成漏浆。同时,对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原浆抹平 严格按照配合比试验报告进行试配,并根据气温情况调整和选择合适的水灰比和塌落度。同时,混凝土浇筑时,振捣跟着下料走,操作时采取快插慢拔,防止漏振。对于小蜂窝采用清水冲洗干净,筒体混凝土用滤网过滤后剩余的原浆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

7、石子和突出颗粒人工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混凝土捣实修复。二、 扶壁柱缺棱掉角1、原因分析 滑模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滑升要求及滑升时间过小,棱角被粘掉 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没有做好成品保护,棱角被碰掉 柱子转角模板变形,垂直度偏差较大 柱子转角模板粘灰严重,每次提升混凝土灰块随模板一起提升2、质量控制 混凝土强度达到 0.2-0.4MPa,或每次提升间隔 1.5h-2h 左右,进行下次滑升 加强出模扶壁柱棱角混凝土成品保护,严禁用外力敲击柱子转角模板,同时在容易出现棱角拉裂的外置,附加插一根直径 14mm 螺纹钢筋加强 控制柱子转角模板的安装,保证其刚度满

8、足施工要求。同时,每滑升 1米,对转角下口模板进行检查,如发现垂直度偏差较大或模板变形及时进行调整纠偏 用小铲子及时清理附着在柱子转角模板的混凝土灰块对于缺棱掉角较小时,用钢丝刷刷该处,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同标号的原浆水泥砂浆抹补修复。对较大棱角,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用比原来高一等级的混泥土塞实填补修复。三、混凝土露筋1、原因分析 钢筋安装紧贴模板外漏,同时,钢筋安装未全部进行满绑,振捣棒冲击钢筋,使绑丝脱落钢筋位移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位置缺浆或漏浆 局部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2、质量控制 安装钢筋时必须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安装定位,保证保护层厚

9、度。同时,钢筋安装全部进行满绑,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当钢筋密集时,采用适当的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正确和和易性良好对于表面出现露筋混凝土,冲洗干净后,在表面抹原浆水泥砂浆,浆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部位凿除松散混凝土,冲洗干净后,采用 C45 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修复。滑模体系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要点滑模体系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要点一、滑模结构垂直度、扭转及结构尺寸偏差1、原因分析 操作平台荷载分布不均匀,如钢筋、支撑杆、电焊机和液压操作台等布置不均匀对称 混凝土入模浇筑起点不对称或浇筑高度不一致 支撑杆位置不垂直或内外模板垂直度不一致,偏差较大 千斤顶顶升不同步,出现偏差或千斤顶调平限位卡失控

10、2、质量控制 操作平台上的钢筋、支撑杆、电焊机和液压操作台等物品应均匀布置码放,保证荷载对称平衡 混凝土浇筑应该对称浇筑,每段浇筑时间大致相同,如出现扭转偏差较大时,采用改变混凝土浇筑的起始位置和方向来调整平台的偏移,一般在偏移方向的对称中心位置分两侧沿筒壁顺、逆时针两个方向交圈浇筑,利用先浇筑处混凝土出模强度高、摩阻力大地特点,使平台自动倾斜纠偏 在内外模板上对称设置掉线坠,并在承台上设置控制点,每滑升 900mm测一次模板垂直度及模板结构尺寸,并用水平尺检查一次支撑杆垂直度。 千斤顶油路设计和布置合理,尤其从液压控制台通到千斤顶的油路长度要大致相等,最大地缩短千斤顶的提升时差,保证千斤顶上

11、升同步,安装调平限位卡时一定要拧紧,并且控制好高程,连续监控。每滑升一米用水准仪水平抄平一次,确保平台整体水平滑升。如发现偏移和倾斜情况,在平台偏移方向的千斤顶横梁底面径向外侧加铁垫,迫使支撑杆在偏心力的作用下复位,铁垫厚度和数量根据中心偏移量的大小而定,在偏移方向分别沿仓壁圆相反两个方向逐一加垫,一般需加垫铁垫的弧长的 1/4-1/2 圆周。如果偏移量较大,可再在对侧千斤顶横梁底面内侧加垫,在共同作用下快速使平台复位。二、支承杆失稳弯曲1、原因分析在模板滑升过程中,由于支承杆脱空长度太大、操作平台上荷载不均及模板遇有障碍而硬性提升等原因,均可使支承杆失稳弯曲。2、质量控制对于弯曲的支承杆,必

12、须立即进行加固,否则弯曲现象会继续发展而造成严重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发现支承杆弯曲后,必先停止千斤顶工作。并立即卸荷,弯曲不大时。可加绑条,弯曲程度较大时,应将支承杆弯曲部分切断,并将上段支承杆下降(或另接新杆)并在混凝土表面厚支承杆的位置上加设一个由钢垫板及钢套管焊接的套靴,将上段支承杆插入套靴内顶紧即可。 三、滑升平台变形1、原因分析在滑升过程中,由于筒仓的直径太大,平台受自重、施工活载、砼摩阻力及各种附加荷载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容易出现变形2、质量控制控制提升架及千斤顶的数量,且布置要均匀。千斤顶的间距在 1.2m 左右。对壁柱等特殊部位,增设提升千斤顶。在安装提升架时,必须保证垂直度,且

13、横梁要水平。加密平台的垂直支撑系统,增设适当的剪刀撑。对垂直支撑采用的是比一般滑升平台隔跨加密的办法。同时每隔 34m 左右设置一道剪刀撑。 加大柔性平台的拉杆钢筋直径,加密拉杆钢筋数量。根据筒仓直径的大小,采用的拉杆钢筋直径为 1416mm,间距为 10001200mm 为宜。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要点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要点一、预应力钢绞线位置定位偏差1、原因分析钢绞线安装不牢固,混凝土振捣时紧贴钢绞线造成钢绞线偏位2、质量控制严禁混凝土振捣时,紧贴钢绞线。同时,钢绞线设置每隔 1 米设置一个定位钢筋 U 型钩,钢绞线放置到 U 型钩中钢绞线用成捆绑扎,每 1.5 米设置一道,放置混凝土振捣时钢绞线松散错位二、预应力钢绞线外包胶皮破裂露出黄油2、原因分析 在拖动和安装钢绞线过程中,钢筋钩、模板边或其它尖利物体江外包胶皮刮破2、质量控制严禁钢筋钩、模板边或其它尖利物体刮伤钢绞线胶皮,如发生破裂用宽塑料胶带将破裂处包裹严密,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浆液渗入钢绞线中,造成后续张拉施工不便结束语:结束语:滑模施工方便安全的优越性在筒体基础建设施工中备受关注,筒仓滑模钢筋、混凝土、滑模体系和预应力钢绞线的施工质量控制关系到整个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的施工质量,只有每个环节抓紧抓实,才能建设出优质的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