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太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22269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军太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进军太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进军太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进军太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军太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军太空,进军太空, 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扩大人类生存空间从陆地到海洋,从天上到太空,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一步步拓展着自己的活动疆域。 而每一次活动疆域的拓展,都代表着人类的文化、科学和技术出现一个台阶式的跃进。在 过去将近半个世纪里,航天科技以幻想家都无法想象的力量,深刻改变和正在改变着人类 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航天技术,不仅使人类认知自身、认知地球乃至整个宇宙更加广泛和深入,而且,正 在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高远浩瀚的新领域太空。看不到、摸不到,甚至也感觉不到的 外部空间环境,已成为宝贵的资源,成为发展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具有更高价值的 微生物制品的理想场所。早在 1945 年英国科幻小说

2、家阿瑟?克拉克就预言,在地球赤道 上空放置 3 颗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就可进行全球通信。不仅仅是一个全球通信,今天,随着 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已形成了微量力流体力学,空间材料学、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体系。地球正在变得愈来愈小。拥有了太空高位置资源,人类文明就能前进一大步。科学家 们指出,人类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激增等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扩大人类生存 空间,向外层空间要资源、要空间来解决。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的创始人史蒂夫德斯特,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上海市天文学 会等承办的“2011“2011 上海银河论坛上海银河论坛”上,介绍了该协会正推动的月球天文台计划,按照时间 表,2014 年前将先发射

3、“先驱号”探测器,探测天文台建造的地点。通过这个天文台,地 球的天文学家可以得到银河系中心的图像,并从月球上研究地球,研究太阳风暴的预警等。 当然它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类地行星和地外生命。它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类地行星和地外生命。“银河论坛”上,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等中外专家透露,“探索地外文明(SETI)” 开展 50 年来,人类尚未发现一颗真正符合标准大小的类地行星。但随着近年来“行星观测 卫星”的针对性搜索,明年或后年,另一个“地球”就有望被发现。美国天文艺术家乔恩朗姆博格为让公众树立起科学的“银河观”,在夏威夷家中建 起了一个“银河系花园”。花园忠实复制了天文学家推测的银

4、河系俯视图,把银河系 10 万 光年的直径微缩到 30 多米内,不同位置的花朵代表着不同位置的星云。“按照这样的比例 尺,我把几颗小珠子粘在了一片叶片上,其中一颗珠子就是太阳。而人类迄今所能观测到 的星星,不外乎这片叶子的范围。”朗姆博格表示,事实上,如果严格执行等比例,太阳 不过是这个花园里的一个原子。 叶叔华院士说,目前,估测全宇宙有 2000 亿个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而银河系含有 3000 亿个像太阳这样的恒星。“这样算来,太阳系只是宇宙中的 600 万亿分之一。”她说, “有个数量级可与之相比,人体大约拥有 100 万亿个细胞。”但与细胞的密集度不同,太 阳与最近一颗恒星的距离和尺度,

5、相当于一颗绿豆与 40 公里之外的另一颗绿豆。至今,人 类虽然发现了近 500 颗行星,但绝大部分都大于木星,像地球这样的“小个头”难以发现。 叶叔华介绍,目前发现的质量达地球 10 倍以内的行星仅 10 颗,其中最小的一颗类地行星 也比地球大 3.3 倍。这颗行星位于人马座,距地球 3200 光年,所属那颗恒星质量却只有太 阳的 6%。据此推测,这样的恒星可能已近末期,其行星上也难有生命。2009 年升空的“开 普勒”卫星,正在太空中搜索行星。叶叔华透露最新消息,“开普勒”卫星已发现 1235 个 “疑似行星”,“即使其中一半可能最终被验证为非行星,但也远比此前发现的行星总数 多”。她认为,

6、从中发现另一个标准的“地球”,希望非常之大,“这将是一个特大新闻。”“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创始人史蒂夫德斯特透露,正策划在月球南极的月面最高 点布设探测器,利用那里绝佳的空间观测条件,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深处的“朋友”。科技新时代科技新时代(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美国著名科普杂志PopularPopular ScienceScience中文版中文版) )2011 年 12 月号 公布了一年一度的 100 项最佳科技成果,涉及绿色、娱乐、汽车、运动休闲、医疗健 康、安全、数码、电脑、航空航天、工程、家用工具等类别。经过 15 年的发展,百佳 科技成果评选已经转向那些会引领未来、改变未来的技术创新。 以下为

7、部分航空航天类最佳科技成果: SPACEXSPACEX 公司龙式飞行器公司龙式飞行器 未来派太空飞行未来派太空飞行 航天飞机项目的终结让美国人只剩下两种方式能进入太空:在外国的火箭上租一 个座位,或是使用私人航天公司的飞行器。过去,搭乘私人航天公司的飞行器几乎是 不可能的,但是去年 12 月,SpaceX 公司的龙式无人飞行器成功环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 回地球,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这次飞行中,这个重约 6200 千克的可重复使用的胶 囊式飞行器搭乘 SpaceX 公司的“猎鹰 9 号”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进入 地球轨道后绕地球运行了 2 周,之后落入距离墨西哥海岸 800 千米的太

8、平洋中。如果 后续的试飞都能取得成功,美国航空航天局将从明年开始利用龙式飞行器和“猎鹰 9 号”火箭的组合将食物和装备送往国际太空站。最终,航天员将乘坐龙式飞行器登陆 月球、火星,甚至是更远的地方。按照 SpaceX 公司的设计,龙式飞行器能搭载 7 名航 天员,而且在升级之后能在任何岩石行星上着陆。 美国航空航天局美国航空航天局“好奇号好奇号”火星火星 最强壮的火星猎人最强壮的火星猎人 它的长度是所有“前任”的两倍以上,重量则至少是它们的 5 倍,它是迄今为止 人类准备发射到其他星球上的最耐用、装备最先进的探测器。以钚为动力的热电发电 机让这辆与 SUV 大小相仿、有 6 个轮子的火星探测器

9、的预期寿命达到了约 700 个地球 日,是之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火星探测器的 8 倍。它每天都会在火星崎岖的表面上行 走约 200 米,其携带的科学设备的重量是之前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 10 倍。此外,它能 用激光将火星岩石汽化,对汽化结果进行分析,并收集最有价值的样本以供进一步分 析。 美国航空航天局美国航空航天局“黎明号黎明号”探测器探测器 小行星带侦探小行星带侦探 今年 7 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黎明号”探测器成为第一颗环绕着小行星带中的 目标飞行的人造航天器。它的目标是太阳系中第二大小行星 Vesta。从 2007 年开始, 这颗探测器在离子推进发动机喷出的带电氙原子流的推动下,已经在太空

10、中飞行了 27 亿千米。现在,“黎明号”正在收集各种信息,并分析日后将航天员送上小行星进行 探测和矿产开发的可能性。 约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信使号信使号”探测器探测器 进军水星进军水星 今年 8 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信使号”探测器成为首颗进入水星轨道的航天器。 它携带了包括分光计等 7 种科研设备,能够测量大气的组成成分、绘制行星表面地图, 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水星独特的密度、活跃的磁场和异常稀薄的大气。刚刚进入轨 道时,这颗探测器就传回了自 1975 年以来人类拍摄的第一张水星近距离照片。在 2004 年发射后,“信使号”已经迂回前进 88 亿千米,

11、并多次飞越地球、金星和它的目的地 水星。 俄罗斯航天中心俄罗斯航天中心 RADIOASTRONRADIOASTRON 卫星卫星 发现虫洞发现虫洞 俄罗斯航天中心在今年 7 月发射的 RadioAstron 卫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射电望远 镜阵列的最后一部分。它的碳纤维碟形天线直径为 10 米,尽管不大,却能与世界上所 有的陆基望远镜相连接。利用一种名为“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技术,卫星形成了一 个尺寸是地球 30 倍的观测区域,其分辨率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 1 万倍。科学家将利用 它来研究暗物质和黑洞,甚至能确定银河系的中心是否存在虫洞。 开发和利用航天科技成果,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太空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将通过对太空领域的 探索和开发而实现自身飞跃式发展。科学家们预言,在未来几十年内,人类将在月球、火 星以及其他小行星上居住;人类将建立太空工厂,在太空中开矿、旅游,建立和发展太空 农业 空间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航天事业带来的收益也应该为全人类共享。共同开发、和平 利用,是人类面对共同太空应有的共同态度。 “思想有多远,人类就能走多远。”太空将给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繁荣做出 更大的贡献。向太空这个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领域进军,最后的胜利者将是全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