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超群格式范文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21398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尚超群格式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尚超群格式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尚超群格式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尚超群格式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尚超群格式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尚超群格式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尚超群格式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1辽东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辽东学院本科学年论文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The Subject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Project) of ELU学 生 姓 名: 尚超群 学 院: 经济学院 专 业: 统计学 班 级: B1009 学 号: 11 指 导 教 师: 宫春子 完 成 日 期: 201271 辽 东 学 院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2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尚超群尚超群摘摘 要要:统计数据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人民了解国情的依据,其准确性

2、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越来越质疑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统计数据正在遭受信任危机。因此探究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以及寻求解决对策有着重要的意义。关关键键字字: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对策随着我国的发展统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各界对统计数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却逐年下降,这对我国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决策产生极大地消极影响。从表面上看统计数据失真有可能是在收集,整理,分析等方面出现误差所产生的。但在当前我国统计数据失真问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它不仅仅是统计方法,调查样本的不同造成的,其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现实应用中数据失真的原因

3、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一、统计数据失真原因一、统计数据失真原因1.1.政治利益的驱使政治利益的驱使行政部门的直接或间接干预作为统计数据失真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目前在我国,统计数据不仅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主要依据,还是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指挥棒。在官员考核指标体系中,以 GDP 的统计数据为主以各种经济数据指标为辅,自此统计数据就变了味。为了符合各级领带的期望,各地方统计人员受其上级领导施加的压力以及为自身利益考虑,不惜违反国家统计法规瞒报,谎报,虚报,漏报统计数据,从而出现“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虽然我国也同时实行统计的双重管制即当地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同时监管,但这个制度本身就是有问

4、题的,因为上级统计部门也隶属于当地政府,正所谓“自己管自己”永远得不到预期效果。为了消除统计数据注水现象,国家统计局致力于绕过地方和省级的统计网络,但其效果一般。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32.2.统计制度本身的调查方法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统计制度本身的调查方法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统计在选取数字时采用了一个什么样的样本是统计数据的关键,另外统计局用这个样本做出来的数字,引用的全面不全面也是一个问题,当然很多数字在根本上就出现了问题,抽样上就出了问题。就近年引发人们热议的房价和全民收入的问题分析,全国颁布的数据房价上涨 1.5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如图一 1.5创造了近五年来房价涨幅的最低记录,此数据一出

5、台就引起人民的不满,在人们直观感受中,去年五月以来,许多城市房价节节攀升,有些城市房价甚至翻了一倍,与统计数字形成天壤之别。其原因就在于统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调查方法,统计口径,核算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公司单位建造的福利房,一般价格在 2000-3000 每平米,而且福利房的比重接近 30,如此以来就把整体房价拉下来。近日部分省区出现房价权威数据,没有从统计部门出口的问题,有关部门再次强调,相关数据必须由统计部门权威发布,然而统一了出口渠道之后就一定能保证数据的真是性? 图一另一方面如表一所示,统计局去年颁布的统计数据,全国居民收入平均增长,就大多数居民而言并没有感受到这华丽数字所带来的实

6、际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有网友自嘲自己拉了人均收入的后退。实际上统计局统计的人均收入是一种被平均,真正能够有增长的那部分工薪阶层,低薪阶层,包括农民工,他们的工资实际上并没有增长那么多,而是那些垄断行业的部门,和暴富行业把平均数拉了起来。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4表一年份年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06280.02253.420016859.62366.420027702.82475.620038472.22622.220049421.62936.4200510493.03254.9200611759.53587.020

7、0713785.84140.4200815780.84760.6200917174.75153.2201019109.45919.0在统计口径上选择的样本或对象不全面,不科学等方面使得统计数据不具有代表性。这种建立在少数人的统计基础上的数据必然是失真的数据,要以此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依据,必然损伤到大多数人的利益。统计数据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因此统计局要改进统计制度和方法,才能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可比性,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在政府决策,社发展中发挥其参考价值。3.3.企业追求经济利益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在统计调查时,数字的采集大多是开发商或经销商自己报送的,个别企业受自

8、身利益驱使,利用各种手段粉饰统计报表,提高企业利润,数据虚假成分高。比如企业统计人员经常谎报,瞒报,虚报,迟报统计的利润数据,少报劳动工资数据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逃避纳税,应付各种检查,避免其他竞争行业了解真实情况。4.4.统计法规执行力度薄弱统计法规执行力度薄弱我国最早在 1932 年就有了第一部中华民国统计法,1983 年 12 月 8 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第三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 2009 年6 月 27 日从新修订。统计法的制定及修改就是为了更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更好的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更大程度的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

9、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统计法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5的第六条明确规定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第四十七条规定凡是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既然统计法规早就有,而统计数据虚假现象又屡禁不止,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么多年还没听过哪个官员,或企业职员因为被检查出数字造假被惩治。不仅因为这样的执法检查没能起到提高

10、统计数据质量的作用,还因为执法力度软化助长了更多违法乱纪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除了统计本身的执法体系不健全之外,统计法规也并没有被高度重视,监管力度软化,没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5.统计人员不足及缺乏素质造成的数据失真统计人员不足及缺乏素质造成的数据失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统计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于企业来说,统计能够反映企业的运行状况,生产经营状况,是企业的核心,帮助企业做前景预测,分析,从而做出正确决策,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一些企业并没有配备专业的统计人员,很多数据统计由计兼职完成,在不具有统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完成统计工作,其统

11、计信息的质量肯定出现问题。其次少数统计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自身业务素质不过关。例如基层统计人员不重视统计收集工作导致数据采集时就出现填报不清。高层统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责任感不强,为谋求私利,只按领导意图统计数据,不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法规,形成惟上,惟财,不惟实的风气。二、统计数据失真对策二、统计数据失真对策1.1.设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不同角度监督统计数据设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不同角度监督统计数据施行政府,行业统计与独立第三方统计并存,统计数据的质量必定有所提升。据报道北京有学者带着学生根据北京房企上地税局交税再根据交税情况来从新换算房产价格。外国学者克鲁格曼根据中国能源消耗来判断经济增长

12、,这种统计方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虽然不足以算出最精准的统计数据,但能起到监督统计数据是否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6真实的作用,因为他们是独立的第三方所以他们得出的数据更周全更真实。目前深圳已出台由民间智囊团来审查政府支出是否含有水分这一新政策,这种政策凭借其独立,且源自民间的特性,发挥矫正,维护统计数据公正,客观,真实的作用提高统计数据的公信力。2.2.重新建立新的官员考核制度重新建立新的官员考核制度首先重新建立官员考核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由政治利益引发的统计数据失真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避免各级政府领导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指标干预统计人员,在统计数据上作假。其次在定量考核的基础应加强定性

13、考核,定量与定性本来就是统一的,没有定性的定量是盲目的,毫无意义的定量。最后政府应该让官员考核最大程度的公开化,民主化,毕竟政府领导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民众在考核官员业绩上最有话语权。采取民众投票能监督官员说实话,做实事,不弄虚作假。3.3.实际贯彻统计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实际贯彻统计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统计法规是使统计数据具有真实性,有效性,权威性的重要保障,是治理统计数据失真的必要工具。通过各种方式发动全民增强统计法律意识,提高守法执法的自觉性,实际认真地按照统计法规办事。统计监管部门认真落实统计法依法打击违法行为,对于违法的统计人员没收其统计上岗证,干预统计人员弄虚作假的各级领导必须从重处罚

14、,提供不实统计数据的企业轻者采取高额罚款,重者吊销经营执照,只有加大执法力度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目的。必要时可结合行政,法律,手段来加大惩罚力度。4.4.统计方法改革统计方法改革从新制定能适应现在经济变化的统计方法,统一调查口径,清理完善,科学核算统计指标,以避免在统计调查过程中的交叉,疏漏,重复,不配套的现象,打破重描述,轻预测所造成的信息之后的局面。5.5.加快统计调查制度改革加快统计调查制度改革为了使统计人员,统计机构摆脱各种干预,真正做到统计工作独立,应该彻底改进“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尽快实现计算机联网改善统计隶属关系使政府统统计数据失真原因及对策7计系统垂直管理成为可能,为政府

15、监督管理带方便。适当减少全面统计报表也可以改善,逐级汇报,层层上报所引起的干扰度强,灵敏度差的现象。6.6.提高统计人员素质,适时采取奖惩措施提高统计人员素质,适时采取奖惩措施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增强其思想道德意识,加强统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法律教育是统计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其次经常组织统计人员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定期对统计人员进行考核,适时采取奖惩制度。最后鼓励统计人员进行深入创新研究,严格筛选统计从业人员做到优中选精。总之,统计数据失真的危害无人不知,可为什么,这种现象还屡禁不止?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直言不讳的表示“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要想解决统计数据失真我们还需要走很长,很艰巨,很复杂的一段路,因为统计失真涉及了各个方面,仅依靠统计部门改善制度,加强管理是不够的,我们不仅需要统计人员自身做好本职工作,依法操作,还需要法制部门的配合,和民众的共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是性,有效性,权威性,才能保证中国在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的条件下,健康稳定的发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009.062.2010 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033. 翟纪芬.统计问题造假的防治,中国统计,200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