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521307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名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课题名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课题名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课题名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课题名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名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题名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JB030355课题级别: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课题负责人:王明伦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主要成员:贺文瑾 刘明新 周大农 殷锡武 李德方薛 艳 徐海峰 等2研究总报告一、一、课题课题研究的意研究的意义义、核心概念、基本假、核心概念、基本假设设(一)(一)课题课题研究的意研究的意义义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专门人才 的重任。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研 究依据和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GDP 增长率年均

2、 都在 9%以上。在今后的若干年内,GDP 如果继续保持每年 7%以上的增长率,到 2020 年,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再翻两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中国的基本现代 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全国人才工 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又明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之所以这样重 视人才,是因为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 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拔尖人才。实质上,高等职业教育就是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 素质专门人才的历史使

3、命。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 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这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拓展 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我国制造业为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 组装基地向制造业基地发展,可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而要真正实现有效转移, 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作支撑。这类人才的培养历史地落到了 高等职业教育的肩上,高等职业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人才数量的严重匮乏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步伐。2007 年第四季度,中 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 94 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

4、 这 94 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 1.75 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 口的 45.3%;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195 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市区从业人员的 53.1%。从行业需求看,79.1%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 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建筑行业。其中,制造 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 93.1%;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 73.1%。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 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

5、师和高 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较大,分别为 2.36、2.36、2.2。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目 标内涵看,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需求量最大的人才不是学术型人才,而是面向大众的技 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技能型人才培养,技术型人才和技能 型人才要合理匹配,协调发展。 3人才质量和结构的严重失衡需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力度。据报刊载文,我国的 长江三角洲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雏形已经在该地区凸现,但是生 产过程当中约 80%是农民工,技术工人不仅数量少,结构不合理,而且知识结构偏低。以 纺织服装业为例,设备更新周期约为 5 年,且开发和应用能力严重不

6、足,仅达到国际先进 技术装备水平的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要经历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 结构的升级,城镇化进程的提速等重大变革,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既需要高科3技人才,更需要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与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 发展密切相关的,面向大众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超前构建一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系统,造就数亿千万计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目前,我国无论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数量、还是人才的培养层次、类型以及人才培 养质量都很难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重要目标之

7、一,也是其他目标实现的基点,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4教育事业目标的实现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明确提 出了教育的发展目标,要求教育事业在 20 年内完成两个“形成”:“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 国民教育体系”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这两个“形成”对高等职业 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型社会形成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要实现两个“形成” 的战略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艰巨的发展任务,需要发挥其中流砥柱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其

8、自身地位是由社会需求决 定的,越是有社会需求的,就越是有价值的,就越是要加快发展。该课题研究无论从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看,还是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角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 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二)(二)课题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到 20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 标,它包括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 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础,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 本课题研究中界定为时间概念,即 2006-2020 年。 2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

9、的教育类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 中把高等职业教育界定为第三级教育层次,并且把高等教 育分为 5A 和 5B 两种类型,5A(普通高等教育)强调有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5B(高等职 业教育)则强调有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以及 继续教育。 3发展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时间跨度为 15 年,即 2006-2020 年,本课题 研究界定在宏观层面,属应用研究,重点研究发展数量目标、发展结构目标、发展质量目 标等。(三)(三)课题课题研究的假研究的假设设“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数量目标、发

10、 展结构目标、发展质量目标构成一个整体发展目标,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目标,其后果必 将影响整体发展目标。要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质量,基础是要提高整体内各系统要 素的发展质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的提出,是以一个合理的发展结构目标为前提 的,是以一个被社会基本认可的发展质量目标为基础的。数量必须服从质量;结构必须适 应需求;质量必须市场评价,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建立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适 应”这个核心问题上。二、二、课题课题研究的理研究的理论论基基础础(一)(一)发发展展经济经济学理学理论论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这一量的扩大,还包括产业结构的演进, 产业层次的提升,

11、经济组织活动的改进,经济体制与制度的革新以及经济生活诸多方面的4变化。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是指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 的变化与国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程度和水平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更多体现在从发 展经济学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预测和分析,使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 效益协调发展。(二)系(二)系统论统论Webster 词典认为,系统是有机体或组织起来的整体;是形成某种结合整体的各种理 性观念和各种原理的复合体。系统论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性。用系统论的观点看,高等职 业教育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它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 是规模的扩大

12、,它主要是指各级各类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与办学规模的扩大,教育者与受 教育者人数的增加;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趋于合理化,主要看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 才的数量、质量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否具有 整体性的活力,使自身系统的改善与社会外部环境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三、三、课题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一)研究思路(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主要以教育学、经济学、系统论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研究、调查分 析、数据统计与预测等多种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定位和变量;按照经济发展规模主导社会有效需求,而

13、社会有效 需求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研究逻辑,把发展数量目标、发展结构目标、发展质量 目标置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框架内进行系统分析,既从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相适 应的角度,又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的角度,设计未来高 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更为合理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用于收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 展的研究成果,并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相关问题为中心加以整理、分析,作为本课题 研究的基础。 2调查研究法。课题组对江苏苏州、常州、盐城、南通四市进行了课题调研,进一

14、步了解江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进展情况;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可能 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3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主要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社 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判断,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结构、 发展质量等,以及时充实变化的内容,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思路。 4预测法。预测法是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已掌握的数据,以及高等职 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对 20062020 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对发展规模进行预测, 以期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的确定更科学、更有说服力。四、四、课题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研究的背

15、景分析(一)影响因素分析(一)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发展规模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经济发展 不同质的阶段性水平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大小的主要指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数 量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人才市场需求这一关键问题上。一般情况下,人才市 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的。2005 年,全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183084.8 亿元(见图 1) ,比上年增长 14.52%,整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基于高等职业5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在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时,必须考虑我国已有的 经济基础和未来经济发展速度这一重要因素,使我国高等职业教

16、育保持在一个又好又快的 发展区间内运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2000001978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2005年份亿 元0510152025303540%图 1 1978 年以来中国 GDP 数量和增长情况2人口发展规模。从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全国总人口规模为 126743 万人, 与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 12410 万人,增长了 10.85%。这充分表明,我国人 口增长速度已经进入了比较合理的增长区位。2005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5.89%,与 1990 年 14.39%相比,下降了很多,这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较低生育水平的发展阶段。人 口素质明显提高,每 10 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由 1990 年的 1422 人上升为 3611 人,增长了 153.94%,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增长了 38.65,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增 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