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剪线操作规程(定稿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521092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剪线操作规程(定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纵剪线操作规程(定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纵剪线操作规程(定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纵剪线操作规程(定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纵剪线操作规程(定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纵剪线操作规程(定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剪线操作规程(定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纵纵 剪剪 线线 操操 作作 规规 程程一、纵剪线设备组成及工艺流程1、设备组成170010mm 纵剪线主要由上卷小车、双锥头开卷机、直头机、夹送处理机、1#侧立导辊、 、 2#侧立导辊、水平导辊、园盘纵剪机、边丝卷取机、活套装置、张力机、卷取机、分隔器、卸卷小车等设备组成。夹送处理机、园盘纵剪机及卷取机的三台直流主电机采取英国CT-MENTOR 全数字式直流调速器进行拖动控制,两台边丝卷取机采取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滑差电机)进行拖动控制;全生产线包括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均由日本三菱 PLC 进行自动程序控制,可接工控机或 PC 机等上位机进行过程控制和管理操作。2、工艺流程上卷开卷直头矫直

2、切头(尾)纵剪分条(边丝卷取)带钢卷取(打捆)卸卷3、工艺参数钢卷材质:低碳钢或低合金钢 带钢厚度:2.010mm钢卷宽度:7001550mm 钢卷内径:500760mm最大卷重:30 吨 成品钢卷内径:760mm 带厚(mm)3.6 4.5 6.0 8.62典型分条条数:二、工艺操作程序A、点动穿带作业1、各岗位检查设备没有异常(同时各操作台按扭、电位器归零复位) ,依次送电(受电柜总开关PLC 控制柜CT-MENTOR 控制柜(直流主电机风机)液压站油泵空压机等) 。2、中央主控操作台将生产线选为“点动”状态。3、开卷作业(1#操作台)点动上料小车到待料位置,配合天车工将钢卷吊放至小车鞍型

3、托架上,注意钢卷板头要处于上部稍偏右顺时针方向(面对生产线) ,横移上料小车至开卷机双锥头中心位置,上升小车;双锥头对中直至夹紧钢卷,上料小车下降脱离钢卷,直头机压辊下降压住钢卷,铲刀伸出铲断钢卷捆带(或人工剪断) ,捆带回收。根据带钢宽度调整 1#侧立导辊开口度,点动双锥头,在直头机压辊配合下将钢卷板头沿铲刀牵引至夹送处理机的夹送辊里,按下夹送处理机架上的下降按钮,夹送辊下降压住钢卷板头(压力要适中,以板头不产生塑性变形为原则) ,横移上料小车至待料位置。4、矫直、切头、分条作业(2#操作台)点动夹送辊(此时开卷机处微制动状态) ,压下三辊矫直辊(视分条条数11 8 5 33带钢表面弯曲程度

4、调整压下量) ,牵引带钢至斜刃横剪机。根据带钢头部缺陷情况决定横剪多少?压下斜刃剪,剪去板头(落入料筐) 。根据带钢宽度和厚度调整 2#侧立导辊和水平导辊的开口度,继续点动夹送辊,牵引带钢至园盘纵剪机。压下水平上导辊,点动园盘纵剪机进行分条作业(注意:本生产线电气控制系统设定,点动时,后面设备自动联合“点动” ;比如,园盘纵剪机点动,夹送处理机自动跟随点动而不需要操作,同样,前面的张力辊和卷取机点动时,园盘纵剪机和夹送处理机也都自动跟随点动。穿带分条作业时,注意板头行进时情况,防止出现撞到设备使带钢折迭变形。带钢出园盘纵剪机后,要及时对剪切质量进行检测;如分条宽度、厚度是否达到要求,有无划痕等

5、表面质量问题等。带钢边丝从园盘纵剪机出来后,将边丝头绕至边丝卷取机轴上,缓慢转动边丝卷取机,绕至 2-3 圈后,操作两个电磁调速器的调速电位器使边丝卷取机与园盘纵剪机同步。边丝工要精神高度集中注意观察边条宽度,以防边丝过小断裂伤人,有异常及时停车。边丝工要注意控制边丝走向,最大限度的绕更多边丝,减少拆卸次数。注意不要触摸运动中的边丝,防止划伤。抬升大活套,点动园盘纵剪机牵引多条窄带钢过活套,人工介入使窄带钢顺利经分隔辊进入张力机。5、卷取作业(3#操作台)4压下张力辊,咬住窄带钢,抬升张力机导板,启动卷取机卷筒缩径,同时点动卷取机使卷筒钳口位置与导板吻合;压下卷取机分隔辊,点动张力辊牵引窄带钢

6、带头分别通过分隔辊上的分隔环插入卷筒钳口;启动卷取机卷筒涨径,降下张力机导板 ,点动卷取机,使窄带钢顺利经分隔辊隔环缠绕在卷筒上,两三圈后穿带过程完毕。B、纵剪自动分条作业(中央主控制台)1、确认穿带过程完毕,将控制旋钮由“点动”档换成“自动”档,全生产线进入自动联锁操作状态(三台直流主电机在 CT-MENTOR 调速器控制下自动联锁加速或减速) ;缓缓旋转调速电位器,控制生产线速度(视带钢材质、厚度以及分条条数决定生产线最大速度,一般为 50 米/分) 。2、作业时,要密切注意边丝卷取机运行情况、大活套中的钢带情况;有异常时要及时减速,特殊情况可以按下急停按钮。C、甩尾作业(中央主控制台)1

7、、开卷机双锥头对钢卷“失张” (钢卷最后几圈松散)后,中央主控制台要及时减速到停车;生产线进入甩尾作业。2、将“自动”档换回“点动”档,同时点动生产线,使钢卷尾部在斜刃横剪机前停车(视钢卷尾部缺陷情况决定切尾长度) ,2#操5作台启动压下斜刃剪,剪去板尾。换回“自动”档,控制生产线低速运行,直至卷取机卷完全部带钢后停车并换回“点动”档。D、钢卷打包作业(4#操作台)1、点动卸卷小车至卷筒中心位置,上升鞍型托架到钢卷外圈3050mm 处停止。2、点动卷筒使带钢尾部处于分隔辊下合适位置,便于穿包装带和锁扣。两人密切配合穿好打包带并锁紧扣。注意,打包带应穿在钢带中间,防止打包带脱落。打包要收紧、牢固

8、,防止散卷伤人。D、卸卷作业(4#操作台)1、确认各分条带钢已园周捆包扎紧后,抬起分隔辊。然后依次:a、启动卷筒“缩径” ;b、点动卷筒正转;c、启动卷筒“涨径” 。目的是使带钢头部离开卷筒钳口并使弯头压直。2、启动卷筒“缩径” ,上升卸卷小车的鞍型托架托住钢卷,使钢卷内径与卷筒间形成一定间隙。3、点动卸卷小车缓慢横移,将钢卷从卷筒上退出,穿好钢丝绳、挂钩,指挥天车工起吊至指定存放位置,按规定在钢卷上做好标记。卸卷小车的鞍型托架下降复位。4、边丝卷取机卸卷时,需先用剪好的短边丝将边丝机上边条扎紧,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再两人配合把卷取机外盘卸下,注意观察边丝是否会弹起伤人;天车配合将边丝卷卸下卷轴

9、吊至指定位置放好。三、园盘纵剪机配刀程序及方法6A、配刀原则及方法:下图为园盘剪配刀示意图,左为传动侧(电机-减速机侧) ,固定机架牌坊;右为操作侧即移动机架牌坊。图中所示 B B原料钢卷宽度B1B1B5B5分条带钢宽度。C C园盘剪刀盘厚度。S S园盘剪刀盘侧间隙。K K上下园盘剪刀盘重合度。配刀前,必须先根据生产计划单,计算并画出配刀草图。具体计算过程见下述方法,结合实际生产经验确定。1、 “对中装刀”:即上刀轴的第一刀盘和最后的刀盘都在外侧,且对称于刀轴中心线(外丢带钢边大致相等,小于 510mm 左右) 。2、以传动侧(电机-减速机侧)为基准定出上、下刀轴的第一刀盘位置。 (考虑刀轴装

10、配条件及原料宽度、分条条数等因数) 。3、上刀轴装刀:3-1、用定距套环等固定好上刀轴的第一把刀盘。73-2、第二把刀盘,距第一刀盘轴向距离为分条带钢宽两个间隙(即 B1B12S S) ,间隙大小根据带钢厚度计算。3-3、第三把刀盘,距第二刀盘轴向距离为分条带钢宽两个刀盘厚度两个间隙(即 B2-B2-2C-C-2S S) 。3-4、第四把刀盘,距第三刀盘轴向距离为分条带钢宽两个间隙(即 B3B32S S) 。,以此类推,装完上刀轴。4、下刀轴装刀:以上刀轴第一把刀盘为基准。4-1、第一把刀盘:以上刀轴第一把刀盘内侧为起点1 个间隙(即 1S S) 。4-2、第二把刀盘,距第一刀盘轴向距离为分条

11、带钢宽两个刀盘厚度两个间隙(即 B1B1-2C C - -2S S) 。 4-3、第三把刀盘,距第二刀盘轴向距离为分条带钢宽两个间隙(即 B2B22S S) 。4-4、第四把刀盘,距第三刀盘轴向距离为分条带钢宽两个刀盘厚度两个间隙(即 B3B3-2C C - -2S S) 。,以此类推,装完下刀轴。5、上下刀轴装完后,用卡尺等量器核对,间隙用塞尺核对。6、上下刀盘的间隙厚度一般为带钢厚度的 35,即间隙 S S带钢厚度 t t(0.030.05)mm。分条多时,中间的刀盘间隙可以适8当小些。7、上下刀盘的重合量 K K,一般为带钢厚度的一半左右。即K=tK=t2。也可根据经验确定,比如也有人取

12、 K K =t=t10% 。说明:张力机前的分隔辊和卷取机卷筒上的分隔压辊的分隔环也应以园盘剪上刀轴第一刀盘的位置为基准,分别画出两个分隔辊的辊环配置图,然后再依图装配隔环和隔套。B、园盘纵剪机换刀程序首先将刀轴丝帽松开,松开后,将上轴升起,确保上刀盘与下刀盘在拆卸过程中不会相撞,上升时注意方向是否正确,升起后再将外牌坊打开。关闭电源,确认无危险后,两人配合将隔环与刀盘从轴上卸下来,按上述配刀草图及顺序排刀,调整好刀盘侧间隙 S S;排刀时注意刀口是否光滑,是否有裂纹、缺口,不合格则做上标记,单独存放,并及时向上反映。排刀完后再次复查尺寸,确认无误后将轴线帽装上,再将外牌坊合上,确认到位后,将轴丝帽拧紧,再将上轴慢慢放下,下刀时调整刀盘重合量 K K,注意刀口之间的咬合情况,防止刀口之间无间隙相撞,造成裂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