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PSK调制和平均信源熵的计算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20730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DPSK调制和平均信源熵的计算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BDPSK调制和平均信源熵的计算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BDPSK调制和平均信源熵的计算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BDPSK调制和平均信源熵的计算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BDPSK调制和平均信源熵的计算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BDPSK调制和平均信源熵的计算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DPSK调制和平均信源熵的计算仿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信息学院(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班 通信原理教程 课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时间 BDPSKBDPSK 调制和平均信源熵的计算仿真调制和平均信源熵的计算仿真一、编写一、编写 BDPSKBDPSK 调制程序,任意给定一组二进制数,计算经过这种调制方式的输出调制程序,任意给定一组二进制数,计算经过这种调制方式的输出信号。信号。1 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熟悉 BDPSK 调制原理。(2)学会运用 Matlab 编写 BDPSK 调制程序。(3)会画出原信号、BPSK 和 BDPSK 调制信号的波形图。(4)掌握数字通信的 BDPSK 的调制方式

2、。2 2、实验原理、实验原理2DPSK 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现假设用 表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规定:0 表示 0 码, 表示 1 码。则数字信息序列与 2DPSK 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 2PSK信号是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号而得出的,在接收端只能采用相干解调,它的时域波形图如图 1 所示。图 1 2DPSK 信号在这种绝对移相方式中,发送端是采用某一个相位作为基准,所以在系统接收端也必须采用相同的基准相位。如果基准相位发生变化,则在接收端回复的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信息完全相反。所以在实际过程中一般不采用绝对移相方式,

3、而采用第 2 页 共 5 页 相对移相方式。例如,假设相位值用相位偏移 x 表示(x 定义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设”1数字信息“”00数字信息“则数字信息序列与 2DPSK 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下:数字信息:00111001012DPSK 信号相位:000 0 00或: 0 0 0 0 0为了便于说明概念,我们可以把每个码元用一个如图 2 所示的矢量图来表示。图中,虚线矢量位置称为基准相位。在绝对移相中,它是未调制载波的相位;在相对移相中,它是前一码元载波的相位。如果假设每个码元中包含有整数个载波周期,那么,两相邻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既表示调制引起的相位变化,也是两码元交界

4、点载波相位的瞬时跳变量。图 2(a)所示的移相方式,称为 A 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每个码元的载波相位相对于基准相位可取 0、。因此,在相对移相后,若后一码元的载波相位相对于基准相位为 0,则前后两码元载波的相位就是连续的;否则,载波相位在两码元之间要发生跳变。图 2(b)所示的移相方式,称为 B 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每个码元的载波相位相对于基准相位可取/2。因而,在相对移相时,相邻码元之间必然发生载波相位的跳变。这样,在接收端接收该信号时,如果利用检测此相位变化以确定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即可提供码元定时信息,这正是 B 方式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之一。0/2-/2参考相位参考相位(a)(b)图 2

5、二相调制移相信号矢量图第 3 页 共 5 页 2DPSK 的调制原理与 2FSK 的调制原理类似,也是用二进制基带信号作为模拟开关的控制信号轮流选通不同相位的载波,其调制框图见图 3。图 3 相对(差分)的移相方式调制框图相对(差分)移相方式(2DPSK)对应的调制系统如图 4 所示:图 4 相对(差分)移相的调制系统3 3、仿真源程序和代码、仿真源程序和代码a=1,0,1,1,0,1;subplot(4,1,1);stem(a);title(随机信号);for i=1:length(a)t=i-1:0.001:i;s=sin(2*pi*(t+floor(t+0.999)+a(i)*pi+pi

6、);hold on;subplot(4,1,2);plot(t,s);title(2PSK调制后的信号)endsum=0;for i=1:length(a)t=i-1:0.001:i;第 4 页 共 5 页 sum=sum+a(i);s=sin(2*pi*(t+floor(t+0.999)+sum*pi);hold on; subplot(4,1,3);plot(t,s);title(2DPSK调制后的信号(初相为0)) endsum1=0;for i=1:length(a)t=i-1:0.001:i;sum1=sum1+a(i);s=sin(2*pi*(t+floor(t+0.999)+su

7、m1*pi+pi);hold on; subplot(4,1,4);plot(t,s);title(2DPSK调制后的信号(初相为)) end5 5、仿真结果、仿真结果6 6、实验总结、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对 MATLAB 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更加熟悉了,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第 5 页 共 5 页 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对 2PSK 和 BDSK 信号的调制原理的认识,理解了如何对他们进行调制,通过使用 MATLAB 仿真,对个调制和解调电路中各元件的特性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二、信源熵计算仿真:二、信源熵计算仿真:首首先先产产生生一一个个信信源源,其其分分布布满满足足均均值值为为1 1、方方差差为为 1 1的的高高斯斯分分布布,并并计计算算出出信信源源熵熵。MATLABMATLAB 仿真程序:仿真程序: x=randn(1,5000); p=1/sqrt(2*pi)*exp(-x.2/2); H=-mean(log2(p)H =2.05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