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法的三个“经典”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16585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方法的三个“经典”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配方法的三个“经典”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配方法的三个“经典”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配方法的三个“经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方法的三个“经典”(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1 3 6 5 月 下 旬 ( 高 中 ) 解 题 研 究 中 小学 教学灌 一 配 方法 的三 个 “ 经典 湖南株洲县第五中学( 4 1 2 1 0 0 ) 方厚良 配方法是高中数学要求掌握的五种基本数学方 法之一 , 在涉及二次型的各种结构变形中时常用到 笔者发现 : 一方面, 不少教师对配方法重视不够, 认为 简单 , 学生初中就学了, 没什么内涵和深意可挖掘; 另 一方面, 学生对配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却并不尽如人 意, 在求一元二次函数最值、 圆的一般方程化标准方 程这些常规问题都仍有学生不过关 因此 , 将配方法 作为一种基本技能,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演练使学生 熟悉和掌握是

2、必要的; 与此同时, 我们不应只停 留在 一招一式的操练上 , 还可追求更 “ 高” 、 更“ 远” 、 更 “ 深”的一些东西 譬如, 从数学文化的历史、 背景和 故事中去搜寻, 从数学思维的诱发、 智慧和情趣多元 的视角去审视、 欣赏 受文 1 启发, 本文撷取中学教 材中配方法的三个“ 经典 ” , 挖掘配方法 中的文化意 义 及教育价值, 既视为对上述思考的一种反思新举 经典 1 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是配方法的“ 源” 张奠宙 教授在 中学教学全书 ( 数学卷)中对此有段评述: “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通常有配方法、 公式法、 因式分解 法等 其中配方法是最基本的, 公式法

3、是最重要的, 作 为一个中学生 ,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必须熟背 ” 笔者曾对高一学生作过调查 , 学生反馈来的信息是惊 人的相似 : 初中老师要他们记住求根公式就行, 说求 根公式是最好的等 这是典型的应试“ 后遗症” 张先 生的评述颇具指导性 : 配方法是“ 最基本”的, 因它是 公式法的“ 母体” , 它“ 生成”了公式法; 配方法是“ 最 基本”的, 还在于它具有迁移的“ 生命力” , 譬如求二 次函数的对称轴、 顶点、 最值等 熟背公式不是鼓励生 搬硬套 , 不是撇开和割裂配方法与公式法的内在逻辑 联系 事实说明, 生硬的死记不仅扼杀鲜活生动的数 学, 也会浇灭学生心头对数学真善美

4、追求的火种 笔者查阅湖南教育出版社 数学 ( 九年级上册) 教科书, 研读了教材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这一重 要问题的解决思路, 教材是这样处理的: 在公式推导 之前, 先通过一个引例和4 个例题介绍因式分解法 , 从 例 6 到例 9 给出4 个具体的配方法例子并给出解一元 二次方程的算法框图, 一方面, 在知识、 方法上积累充 分感受和体验, 另一方面, 在情感上也不断蓄积对数 学一般规律的探求欲望, 从而自然地进入到公式法的 探求推导 这种由特殊到一般, 由具体到抽象的处理 方式消解了多元参变量的式子变形理解困难( 因其抽 象) , 克服了因式分解法的局限性, 充分展示了配方法 形式上的

5、简洁漂亮和方法力量的优越性和普适性 鉴于配方法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帮助, 我们或可介绍下面的材料, 给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提供 更多支撑 , 同时进一步展示配方法的精巧之美与情理 之趣 : 材科 1 古印度数学家所用的配方法 在 a x + +c=0 ( 口O ) 的两边同乘 以4 0 再配 方得( 2 a x+6 ) 。=b 一4 a c , 然后开方得求根公式 这 个方法有两个优点 : 一是判别式是怎么来的看得比较 ,2 清楚 ; 二是若对 。_ 开方处理分母含有绝对值 , 而 叶 f j 这里没有这个麻烦 构思巧妙, 耐人寻味 材料2 藏学家大卫 芒福舟f D a v i d Mo r

6、n f o r d ) 的“ 翻管” 大卫 芒福得( D a v i d Mo m f o r d ) 是 1 9 9 41 9 9 8 年 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 , 1 9 7 4年菲尔兹奖获得者 他 曾经坦率说过这样的话 : “ 对于我来说, =b 一4 a c 53 一_ I 中 小学 数学 解 题 研 究 2 o 1 3 5 月 下 旬 ( 高 中 ) 仍旧像是一个死记的偶像 ” 在一般学生的想象中: 数 学家个个聪明绝顶, 智慧超群, 在数学世界里, 是“ 海 阔凭鱼跃 , 天高任鸟飞”的潇洒 自在 ! 判别式不就是配 方法的“ 子二代”吗? 怎么是“ 死记的偶像” ? 大卫? 芒

7、福得的小“ 纠结”故事有怎样的隐喻性呢? 由此 , 学生 会对数学 、 数学家和数学学习产生些新思考及观念变 化吗? 笔者以为, 从沟通数学内在联系方面, 可引发学 生对配方法、 判别式来龙去脉作深层次的一些思索; 从重塑数学学习信心信念方面, 也可“ 开光启智” , 使 学生拥有健全公允的数学观 经典 2 柯西不等式的证明 柯西不等式作为经典不等式之一 , 兼具形式优美 和应用广泛双重价值 新课标将其纳入选修 45 不 等式选讲 , 与排序不等式一起成为中学学习内容( 以 前是数学奥赛内容) 柯西不等式的发现思路和推导 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以美启真的生动案例 判别式与配 方法起到了诱发导向和点石

8、成金的作用 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 : ( n + 8 + + 2 ) ( b + b +b : )( 。 l b l +a 2 6 2+ +a b ) () 美妙的念头往往是基于“ 追求简易” , 用简易的东 西驾驭繁杂 观察上式, 若从分解展开人手, 则 “ 路漫 漫不知其修远兮”, 不如换个角度: 从整体结构观察, 它具有A CB z 的形式, 进而联系, 这正好与二次函数 y:A x +2 B x +C的判别 式4 B 一 4 A C密切相关 从而 构造二次 函数 ( 。 , 。 : , , o 不全 为零 ) , 通过 配方 , 利 用判别式推导出结果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 ( )

9、=( 口 +n + + ) +2 ( 0 l b I +0 2 b 2+ + a b ) + ( b 十 b ; + b )=( 口 l + b 1 ) 。 + ( n 2 +b 2 ) + +( a n +b ) 0对任意实数 成立, 所 以二次 函数 , ( )的判 别式 0 ,由此不难得 出 (木) 配方法与柯西不等式精彩的“ 联袂携手” , 相信会 给每个学习者内心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用简单、 朴素的东西 ( 配方法)获取数学新发现 ( 柯西不等 式) , 将不同的数学内容沟通起来联成一体, 展示了 “ 大巧若拙” 、 “ 举重若轻”的智慧, 彰显了数学的和谐 之美、 奇异之趣 5

10、 4 经典 3 最小二乘法 配方法在最小二乘法处的精彩表现无疑成为配 方法运用的又一经典 高中数学课程统计部分 , 有由 最小二乘法得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与截距 b 、 n 公式的学 习, 其中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和公式的推导是难点 课 程采用螺旋上升形式呈现: 在必修数学 。 的2 3 2 “ 两 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直接给出公式; 理科选修 23的 “ 统计案例”给出了配方法的初等方法证明( 文科这 部分 内容对公式没有证 明) 求回归直线, 使得样本数据点到它的距离的平方 和最小, 此问题经过一定变更转化后归结为最值模 型: Q:( , , 一 ) 。 , 当 取 什么 值 时Q 最 小 ? 这实

11、质上是一个二元函数最值问题( Q是以 d 为自变量的函数) , 中学阶段缺乏解决这类问题的方 法和经验, 甚至没有二元函数这种概念和提法 又限 于高中生的知识结构, 不能给他们介绍用求偏导数的 高等方法( 一般资料介绍的都是求偏导数的方法) , 那 么如何用学生易于理解的初等方法推导公式就成为 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人教A版选修2 3 教材给出 的基于参变量配方的证 明, 简单而不失精妙, 引人遐 思 , 值得玩味, 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经典证明进行欣赏 的好素材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认为要理解和欣赏 该证 明 , 需注意处理好 以下几个 问题 : ( 1 )分清常量变量 字母符号繁杂, 先要帮

12、学生扫除符号障碍 , 特别 是分清常量与变量 , 、 Y 是样本数据, 是常量, ( , 歹 ) , n 1 n 为 样 本 点 的 中 心 , 亡 , 亡 也 是 常 量, 变量是 ( 当然随着样本数据的随机性回归直 线也有随机性 , 即有不同的 、 3 值) ; ( 2 )突出基本方法 方法 从整体上概括出证明的思路和主要方法, 抓住配 方, 用简单统御复杂 可让学生先看最后的配方结果, 这样既有助于对添加项动机的理解, 也对配方后得出 最值及取最值的条件看得清楚, 即在下面( )式中, 后两项和 , 口无关( 是常量) , 而前两项为非负数, 因 此要使 9取得最小值, 当且仅当前两项的

13、值均为零 2 o 13 5 月 下 旬 ( 高 中 ) 解 题 研 究 l 中 小 学 数学嚯 Q ( o t ,卢 ) = n ( 一 一 ) + ( 一 ) 。 l 卢 一 一 一 ( 矿 ( y 一 : ( ) ( y 一 ) 。 一J 一 一 ( 一 ) ( 一 习 ( y 一 ) i =1 【 3 )理解变形动机 即P=( y 一 一 ) = y 一 一 ( 一 )+( 一 )一 。 中对 一 项的加减 这是整个 证明变形的关键点, 是“ 奇思妙想” , 是“ 神来之笔” 设若证明者没有微积分知识, 且事先不知公式 J B= ( 一 ) ( ), 一 L 一, =歹一 要他“ 灵光

14、一现 ”产 ( ) 1 生项的配凑与配方念头, 那这无疑充满了智慧! 值得 给予高度评价! 但事实可能是, 给出证明的人是先用 求偏导得出了公式, 而后在多次尝试探索中“ 偶然” 得到了这种初等方法, 所以对这一步凑配变形的动机 的理解 困难 , 我们 完 全 可 以坦 然 地 和学 生 “ 实 话 实 说” : 你们想不到, 没必要气馁, 老师也不可能都想得 到, 譬如我就想不到 不妨听听张奠宙教授给我们的 忠告: 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 更要讲道理 我们没有 数学家那样敏锐的洞察和灵感 , 但可以做“ 事后诸葛 亮”, 把其中的道理开诚布公、 实事求是地讲 出来 在 这里, 可退一步从公式

15、结构和配方法两方面引导学生 观察分析这种 变形 的 目的 : 是为 了出现 ( 歹一 一O ) 这样的项 , 运用分解与整合的策略, 就可以把其他的 式子以卢为主元整理, 也就是关于卢的一元二次函数 , 再用配方就是很 自然的事 了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分 析 , 至少从道理上讲得通, 学生从心里易于接受 , 这 比 要学生强行记住公式要好的多 不少名家指 出, 数学 欣赏需要引导 , 数学思想需要点醒 而经典的案例是 学会数学欣赏和思想熏陶的很好载体 最后, 笔者认为, 经典的美和精彩虽易为大众感 同身受和引发共鸣, 但对其品味不可能“ 毕其功于一 役” , 需反复体悟 , 历久弥新; 数学方法的学习, 也不能 只满足于工具性的操作层面, 应努力提高品位与立 意 参考文献 : 蔡上鹤 重视数学经典的传播 J 中学数学教学 参考( 高中) , 2 0 0 8 , 12 ( 上接 第 4 7页) 则当P为偶数时, 得 a r b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