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9.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B)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16415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9.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B)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9.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B)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9.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B)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9.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B)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9.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B)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9.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9.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B)(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9.6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B) 知识梳理 空间两个向量的加法、减法法则类同于平面向量,即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形法则. ab=|a|b|cosa,b. a2=|a|2. a 与 b 不共线,那么向量 p 与 a、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 x、y,使 p=xa+yb. a、b、c 不共面,空间的任一向量 p,存在实数 x、y、z,使 p=xa+yb+zc. 点击双基 1.在以下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有 a+bc,a ( (bc) ,) ,a(bc) ,) ,|ab|=|a|b| A.1 个 B.2 个 C.3 个 D.0 个 解析:根据数量积的定义,bc 是一个实数,a+bc 无意义.实数与向量无

2、数量积,故 a ( (bc)错,|ab|=|a|b|cosa,b|,只有 a(bc)正确. 答案:A 2.设向量 a、b、c 不共面,则下列集合可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的是 A.a+b,ba,a B.a+b,ba,b C.a+b,ba,c D.a+b+c,a+b,c 解析:由已知及向量共面定理,易得 a+b,ba,c 不共面,故可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 故选 C. 答案:C 3.在平行六面体 ABCDABCD中,向量BA 、DA 、BD是 A.有相同起点的向量 B.等长的向量 C.共面向量 D.不共面向量 解析:DA BA =DB=BD, BA 、DA 、BD共面. 答案:C 4.已知 a=(1,0

3、) ,b=(m,m) (m0) ,则a,b=_. 答案:45 5.已知四边形 ABCD 中,AB=a2c,CD=5a+6b8c,对角线 AC、BD 的中点分别为E、F,则EF=_. 解析:EF=EA+AB+BF, 又EF=EC+CD+DF, 两式相加,得 2EF=(EA+EC)+(AB+CD)+(BF+DF). E 是 AC 的中点, 故EA+EC=0.同理,BF+DF=0. 2EF= AB+CD=(a2c)+(5a+6b8c)=6a+6b10c.EF=3a+3b5c. 答案:3a+3b5c 典例剖析 【例 1】 证明空间任意无三点共线的四点 A、B、C、D 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于空间任一

4、点 O,存在实数 x、y、z 且 x+y+z=1,使得OA=xOB+yOC +zOD. 剖析:要寻求四点 A、B、C、D 共面的充要条件,自然想到共面向量定理. 解:依题意知,B、C、D 三点不共线,则由共面向量定理的推论知:四点 A、B、C、D 共面对空间任一点 O, 存在实数 x1、 y1, 使得OA=OB+x1BC +y1BD=OB+x1(OCOB)+y1(ODOB)=(1x1y1)OB+x1OC+y1OD,取 x=1x1y1、y=x1、z=y1,则有OA=xOB+yOC+zOD,且 x+y+z=1. 特别提示 向量基本定理揭示了向量间的线性关系, 即任一向量都可由基向量唯一的线性表示,

5、 为 向量的坐标表示奠定了基础.共(线)面向量基本定理给出了向量共(线)面的充要条件, 可用以证明点共(线)面.本题的结论,可作为证明空间四点共面的定理使用. 【例 2】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AC=1,ACD=90,将它沿对角线 AC 折起, 使 AB 与 CD 成 60角,求 B、D 间的距离. 解:如下图,因为ACD=90, A ACCBBDD( 1 )( 2 )所以ACCD =0.同理,BAAC=0. 因为 AB 与 CD 成 60角, 所以BA,CD=60或 120.因为BD=BAACCD, 所以BD2=BA2AC2CD22BAAC2BACD2ACCD=BA2AC2CD2

6、2BACD=3211cosBA,CD=4 ( BA,CD=60) , 2 ( BA,CD=120).所以BD=2 或2, 即 B、D 间的距离为 2 或2. 【例 3】 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BD1交平面 ACB1于点 E, AADDBBCC1111E M求证: (1)BD1平面 ACB1; (2)BE=21ED1. 证明: (1)我们先证明 BD1AC. 1BD = BC+ CD+1DD,AC = AB+BC, 1BDAC=(BC +CD +1DD) (AB+BC)=BCBC+ CDAB=BCBCABAB=|BC|2|AB|2=11=0. BD1AC.同理可证

7、BD1AB1,于是 BD1平面 ACB1. (2)设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M,则BM= 21BD= 21 11DB,即2BM=11DB.对于空间任意一点 O,设OB=b,OM =m,1OB=b1,1OD=d1,则上述等式可改写成 2(mb)=d1b1或 b1+2m=d1+2b.记2121 mb=2121 bd=e.此即表明,由 e 向量所对应的点 E 分线段 B1M 及 D1B 各成( =2) 之比, 所以点 E 既在线段 B1M (B1M面 ACB1) 上又在线段 D1B 上,所以点 E 是 D1B 与平面 ACB1之交点,此交点 E 将 D1B 分成 2 与 1 之比,即

8、 D1EEB=21.BE=21ED1. 思考讨论 利用空间向量可以解决立体几何中的线线垂直、线线平行、四点共面、求长度、求夹角 等问题. 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夯实基础 1.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M 为AC 和BD 的交点,若11BA =a,11DA =b,AA1 = c,则下列式子中与MB1相等的是 AABBCCDD 1111MA. 21a+ 21b+c B. 21a+ 21b+c C. 21a 21b+c D. 21a 21b+c 解析:MB1=BB1 + BM=BB1+ 21(BA+BC)=AA1 21 11BA+ 21 11DA=c 21a+ 21b,故选 A. 答案:A

9、2.O、A、B、C 为空间四个点,又OA、OB、OC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 A.O、A、B、C 四点不共线 B.O、A、B、C 四点共面,但不共线 C.O、A、B、C 四点中任意三点不共线 D.O、A、B、C 四点不共面 解析:由基底意义,OA、OB、OC三个向量不共面,但 A、B、C 三种情形都有可能使OA、OB、OC共面.只有 D 才能使这三个向量不共面,故应选 D. 答案:D 3.已知 a+3b 与 7a5b 垂直,且 a4b 与 7a2b 垂直,则a,b=_. 解析:由条件知(a+3b) (7a5b)=7|a|215|b|2+16ab=0,及(a4b) (7a2b) = 7|a|2+8|

10、b|230ab=0.两式相减得 46ab=23|b|2,ab= 21|b|2.代入上面两个式子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得到|a|=|b|.cosa,b=|baba=22|21|bb =21. a,b=60. 答案:60 4.试用向量证明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已知:如下图,PO、PA 分别是平面 的垂线和斜线,OA 是 PA 在 内的射影,a , 求证:aPAaOA. POAa证明:设直线 a 上非零向量 a,要证 aPAaOA,即证 aAP =0aAO =0. a ,aOP =0,aAP=a (AO+OP)=aAO+aOP=aAO. aAP=0aAO=0,即 aPAaOA. 评述: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11、是证明空间直线垂直的重要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常需要通过 加、减法对向量进行转换,当然,转换的方向是有利于计算向量的数量积. 5.直三棱柱 ABCA1B1C1中,BC1AB1,BC1A1C,求证:AB1=A1C. AADBBCC111证明:CA1=)()(,11111111111CCBCCCCABCCACCBCCCCA=11CA , 02 1CCBC AB=AC.又 A1A=B1B,A1C=AB1. 评述:本题在利用空间向量来解决位置关系问题时,要用到空间多边形法则、向量的运 算、数量积以及平行、相等和垂直的条件. 培养能培养能力力 6.沿着正四面体 OABC 的三条棱OA、OB、OC的方向有大

12、小等于 1、2、3 的三个力f1、f2、f3.试求此三个力的合力 f 的大小以及此合力与三条棱所夹角的余弦. ABCO12 3解:用 a、b、c 分别代表棱OA、OB、OC上的三个单位向量,则 f1=a,f2=2b,f3=3c,则 f=f1+f2+f3=a+2b+3c, |f|2=(a+2b+3c) (a+2b+3c)=|a|2+4|b|2+9|c|2+4ab+6ac+12bc=1+4+9+4|a|b|cosa, b +6|a|c|cosa,c+12|b|c|cosb,c=14+4cos60+6cos60+12cos60=14+2+3+6=25. |f|=5,即所求合力的大小为 5, 且 co

13、sf,a=|a|f|af=532|2cabaa|=52311 =107. 同理,可得 cosf,b=54,cosf,c=109. 7.在空间四边形 ABCD 中,求证:ABCD+ACDB +ADBC=0. 证法一:把AB拆成AC+CB后重组,ABCD+ACDB+ADBC=(AC + CB) CD+ACDB+ADBC=ACCD+CBCD+ACDB+ADBC=AC(CD+DB)+CB (CD+DA)=ACCB+CBCA = CB (AC+CA)=CB0=0. 证法二:如下图,设 a=DA,b= DB,c=DC,则ABCD+ACDB+ADBC=(ba) (c)+(ca) b+(a) (cb)=bc+

14、ac+cbabac+ab=0. ABCD评述:把平面向量的运算推广到空间后,许多基本的运算规则没有变.证法一中体现了 向量的拆分重组技巧,要求较高;证法二设定三个向量为基底,而原式中所有向量化归为关 于 a、b、c 的式子,化简时的思路方向较清楚. 探究创新探究创新 8.(2004 年全国,理 20)如下图,已知四棱锥 PABCD,PBAD,侧面 PAD 为边 长等于 2 的正三角形,底面 ABCD 为菱形,侧面 PAD 与底面 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 120. PABC D(1)求点 P 到平面 ABCD 的距离; (2)求面 APB 与面 CPB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解:如下图,作

15、 PO平面 ABCD,垂足为点 O.连结 OB、OA、OD,OB 与 AD 交 于点 E,连结 PE. PO ABCD EADPB,ADOB.PA=PD,OA=OD. 于是 OB 平分 AD,点 E 为 AD 的中点,PEAD.由此知PEB 为面 PAD 与面 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PEB=120,PEO=60.由已知可求得PE=3,PO=PEsin60= 323=23,即点P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23. (2)解法一:如下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 O 为坐标原点,x 轴平行于 DA. PO ABCDGExyzP(0,0,23) ,B(0,233,0) ,PB 中点 G 的坐标为(0,433,43) ,连结 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