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缺答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15330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0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缺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高杭高 2011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本卷考试时间注意事项:本卷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50 分。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分。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甲壳(qio) 逮捕(di) 薄饼(b) 一脸横肉(hng) B. 症结(zhng) 确凿(zo) 豇豆(gng) 怙恶不悛(qun) C. 冗杂(rng) 桔梗(ji) 封禅(shn) 灯影幢幢(chung) D. 瘙痒(so) 头癣(xi

2、n) 肄业(y) 虚与委蛇(y)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蹉跎 枕藉 飘渺 煊赫一时 B. 嬉笑 缘份 膨胀 犯而不较 C. 陷井 愁怅 磨砺 涣然冰释 D. 陈规 驰骛 翘翘板 山洪爆发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B.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C. 在中国菜名的翻译上,那些相对直白的,完全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而那些无法直接翻译的,又为什么非要照猫画虎地搞出一些中国人不懂、外国人更不明白的翻译来呢? D. 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

3、,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期以来,通过对西湖全方位保护,不仅最能反映西湖核心价值的西湖十景、各种文化遗存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和保护,而且西湖的生态环境、水质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B. 在语文课堂上,身为老师的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在文本的解读与探究中感受大家的思想,分享大家的情怀。 C. 为了防止化工厂毒气泄露事故的再次发生,杭州市决定开展危化品使用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专项行动。 D.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 5. 请从高中教材中任选一篇课文,采用对偶句的形式,拟写两句话,不超过 30

4、 字,要求所拟写语句能概括课文内容。 (3 分) 示例: 药 :一个馒头,串起华夏两家辛酸故事;两出悲剧,引出中华百年求索历程。 逍遥游 :凭风凭水凭云,岂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实乃逍遥。Z+xx+ 备选篇目: 荷塘月色 、 雷雨 、 品质 、 江南的冬景 、 滕王阁序 、 鸿门宴 、 六国论等。 答: 6有这样两则谜语:刘邦闻之笑,刘备闻之哭。 (打一字)谜底:翠;曹操煮酒论英雄。(打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谜底:维吾尔。你能分别解释一下为什么吗?请结合历史典故说明理由。 (4 分) 7 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几乎随处可见私家车。私家车都有一个明显的标记(车标) ,在这众多的车标中,有些车

5、标是很有意蕴的。请你选择一个车标,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绘。要求突出该车标的特征,语言简洁得体,不少于 30 字。(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 (12 分) “恶搞”是在拔文化的根 字,完成 811 题。 (12 分) “恶搞”是在拔文化的根 自胡戈在网上扔下一个 “馒头” , 让成千上万的网民得到了一种别样的娱乐体验后,“恶 搞”一词就大放异彩。自此,恶搞的潮水越过影视大片,漫向名人、经典、历史、文化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恶搞”大潮中,近来出现

6、了一些新的动向:恶搞者已从过去的草根人物, 变为现在的专家、教授; “恶搞”的范围也从娱乐圈扩大到学术圈;恶搞对象从娱乐人物、 事件,转移至传统文化,如以孔子为噱头对优秀传统文化所作的“国学辣妹”式的诠释,正 使这场“恶搞”运动,从消遣娱乐演变成文化颠覆。 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戏说娱乐圈的人和事,博得大家开心一笑,在 这个娱乐化时代也无可厚非。但时下恶搞之风正从少部分人的自娱自乐变成了一种集体狂 欢。在一些专家学者笔下,原本代表中华历史文化美好、智慧、勤劳、善良的人和物被推倒, 美的贬成丑的,红的说成黑的,词语中甚至极尽笑骂、攻击之能事。要知道,专家学者的学 术研究,一向受到人们

7、的重视和推崇。他们中一些人对于传统中国文化抹黑式的“恶搞” , 无疑颠覆了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和庄严。 优秀文化的传承是要有纽带的,这个纽带就是文化偶像和经典。当偶像和经典不断被 颠覆,并且颇受欢迎的时候,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底线何在?当传统文化被解构,并且 只有解构而没有架构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文化的脊梁一个个被消解之后,华夏文化该如 何挺立?日本动画片风靡世界, 韩国电视剧在亚洲引发了 “韩潮” , 而国内的学者却在制造 “孔 子狗” 、 “李白仔” 、 “岳飞贼”之类的“恶作剧” ,这不仅给世界带来了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秩序的破坏,更给中国的 “软实力”留下了“硬伤” 。 在一

8、个开放、多元、张扬个性的社会,不可避免会有颠覆传统的现象和对权威崇拜的 质疑。 “恶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有重新拆解、解构旧模式的意义,能够为人们提供新的 视角。但“恶搞”也应该有一个底线,民间对于影视作品、艺术作品的“恶搞” ,只是为了 让人开心一笑。而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恶搞”现象的出现,实在是一种拔自己文化根的行 为。因为, “恶搞”损害的绝不仅仅是文化本身,还会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取向。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作为代表社会、文化良知的学者专家,理应耐得住寂寞,抵制各 种诱惑,坚守学术阵地,端正学术操行,假如一味地“恶搞”文化,传播虚假、偏执的理念, 最终伤害的是文化的尊严。 今天的学术研究、文

9、化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尚化、娱乐化、商品化的冲击。 “恶 搞”以貌似率真来游戏人生,以自谑、谑人的方式来“恶搞”文化,蔑视权威,抛弃敬畏。 其实,背后是文化犬儒倾向。当我们把神圣、崇高统统打倒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来守住精神 家园呢? 8下列对“恶搞”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优秀传统文化所作的“国学辣妹”式的诠释,从而达到对文化的颠覆。 B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戏说人和事,博得大家开心一笑。 C代表中华历史文化美好、智慧、勤劳、善良的人和物被推翻,美的贬成丑的,红的说成 黑的,词语中甚至极尽笑骂、攻击之能事。 D以貌似率真来游戏人生,以自谑、谑人的方式来“恶搞”文化,蔑视权

10、威,抛弃敬畏。 9下列不能作为“恶搞是在拔文化的根”这一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A对传统中国文化抹黑式的“恶搞”,无疑颠覆了传统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和庄严。 B当中国传统的文化偶像和经典不断被颠覆,并且颇受欢迎的时候,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 道德底线就会动摇。 C国内学者对文化偶像的“恶搞”,不仅破坏了世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秩序,更给中 国的 “软实力”留下了“硬伤”。 D在一个开放、多元、张扬个性的社会,“恶搞”文化会产生颠覆传统、质疑权威崇拜的 现象。 10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胡戈在网上扔下一个“馒头”后,“恶搞”的大潮从“恶搞”的范围、对象到“恶搞” 者自身均出项了一些

11、新的动向。 B“恶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积极的一面,它有重新拆解、解构旧模式的意义,能够为 人们提供新的视角。 C“恶搞”的底线在于消遣娱乐,而不能损害文化本身,更不能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取向。 D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专家学者要耐得住寂寞,要能抵制各种诱惑,坚守学术阵地,承担 社会责任,保持文化良知,端正学术操行,不伤害文化的尊严。 11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五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 分)科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20 分) 一墨乌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20 分) 一墨乌镇 彭学明 彭学明 说乌镇是一墨乌镇,是因为乌镇的底色是墨色的。淡淡的墨色,让乌

12、镇显得格外古朴。 乌镇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几千年如一日地站着、坐着或者蹲着,既老成持重,又沉稳肃 穆,当然也很沧桑和简朴。一件粗布衣穿了 3000 年,一件灰色裤穿了 3000 年,一件褐色被 也盖了 3000 年。3000 年不浓妆艳抹,3000 年不花枝招展,3000 年一种本色,难啦!然而正 是这 3000 年不变的颜色和本色,才完美了乌镇成就了乌镇,才让乌镇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力 量穿越了时空,扬名中外。 乌镇是老,但老得周正老得硬朗,老得神清气爽。就像酒,越老越香。斑斑驳驳的墙 壁,只是它风霜岁月的一层老茧。墙顶的几把荒草,只是它仙风道骨的几缕胡须。而那些浅 浅淡淡的青苔,则是它人生磨

13、难出的一点点老年斑。石板铺就的街巷,平平仄仄地穿行在乌 镇的每一个角落,或长,或短,或窄,或宽,或直,或弯。是乌镇斩不断的根,割不了的筋。 没了这每一条街巷,乌镇就没了章法,乱了方寸,乌镇就成了一潭死水、一盘死棋,乌镇的 人就走不出自家的屋檐,只能坐井观天。上了年纪的人,有许多上了年纪的记忆,花儿正开 的人,也有许多难忘的回忆。不管是谁,只要走进乌镇的这些小街小巷,只要踏响每一块发 亮的青石板,就会唤醒许多尘封的故事,就会生出许多深长的遐想,就会不由自主地披满一 身古色古香。 不要说戴望舒的古巷和丁香,更不要说跟戴望舒诗句一样的姑娘。乌镇有的是江南柔 情的雨丝,有的是雨丝下打伞荷笠的姑娘。因为

14、乌镇本身就是一束江南的丁香。你运气正好, 对面走来了一个江南的女子,背面也走来了一个江南的女子,两个女子都笑靥抿抿,两个女 子都鲜若桃花,两个女子的秋波都与你在这里狭路相逢,你选择哪一个?哪一道秋波更能打 湿你爱情的梦?哪一泓秋水更能漫进你温柔的梦乡? 无论荣华富贵还是淡泊清贫,乌镇都是含蓄而内敛的。就说徐家厅、朱家厅和张家厅, 里面那么富丽堂皇那么气派宏大,外面却与贫民百姓一样普通,有如小家,亦如碧玉,与整 个乌镇浑然一体。由此,不管怎么看,乌镇就都有几分平淡几分儒雅几分绅士。打铁的,染 布的,唱戏的,经商的,穿官袍的,都在不经意间透着一种平和、一种文气。不知是家家都 种着花养着鸟,还是个个

15、都识点文断点字有点见识,时光和岁月就是遮不住乌镇人的淡淡书 香。 是什么呢?或许是家家门前挂着的那盏红色灯笼, 或许是条条巷子飘出的那段印花染布, 或许是满镇子飘着的那比歌声还柔软的声声吴语。 其实,更精彩的是在水上。乌镇的水是浑浊的,远不及我故乡湘西的水清澈甘甜,但 乌镇的水是为乌镇而生的。没有乌镇就没有这条蜿蜒迤逦的水巷,没有这一条蜿蜒迤逦的水 巷就没有水,没有水,乌镇就没了水色没了灵气没了生命没了灵魂。之所以说乌镇的水是为 乌镇而生的,因为乌镇的河是人工的,这运河就是因为乌镇而来这里安家落户的。如果不是 为了与乌镇结一门金玉良缘, 这运河就不会绕这么远的路, 就不会流到这里与乌镇朝夕相处、 唇齿相依。所以乌镇与水的关系,是血与水的关系,血浓于水,血也融于水。 这条飘飞的水巷,是乌镇的血脉,软软的脉管上,是乌镇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节。 租一条蚱蜢舟,我们就驶进乌镇的水墨画里了。悠悠的水巷,像一支写意的工笔,轻描淡写 地描摹着两岸,勾勒出两条笔直的风景线。黑瓦白墙的民居,仪态万方地闪立在两边,一半 住在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