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15013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扬州市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扬州市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扬州市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扬州市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市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鲈乡地理- 1 -扬州市 2010 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地理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导航型 GPS 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高度) 、动态指示前进方向 (其正北方向为 0,正东方向为 90) 、导向、设定路标、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和日落时间(早期的 GPS 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伦敦格林尼治时间,即世界标准时 间) 。据此回答 1-2 题。扬州市 2010 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地理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导航型 GPS 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高度) 、动态指示前进方向 (其正北方向为 0,正东方向为 90) 、导向、设定路标、生成

2、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和日落时间(早期的 GPS 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伦敦格林尼治时间,即世界标准时 间) 。据此回答 1-2 题。 1某日一外国游客在杭州时,其早期 GPS 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 21:50,方向 225,则杭州日出时的北京时间和游客前进方向是() A13:50、西北B13:50、东南C05:50、西南D06:50、西南 2此日最可能接近()A3 月 10 日B6 月 20 日C9 月 10 日D12 月 20 日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 ,回答 35 题。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 ,回答 35 题。 3图中主要河

3、流的流向为()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D从南流向北 4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 A 线和 B 线两个方案,B 线方案与 A 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5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晨线的组合图” ,读后回答 67 题: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

4、等压线、等高线、晨线的组合图” ,读后回答 67 题: 6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B该日昼长夜短 C图中河段有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7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A南部非洲的草原一片葱绿 B塔里木河正值枯水季http:/鲈乡地理- 2 -C长江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图 4 是我国某城市平均地租等值线(单位:元/M2)分布示意图,图 5 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 8-9 题。图 4 是我国某城市平均地租等值线(单位:元/M2)分布示意图,图 5 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 8-9 题。8图

5、5 反映的地区最可能是图 8 中的() AMBLCNDP 9图 4 中,等地租线沿虚线向外凸出,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交通C人口密度D建筑物高度 下图为我国南方 A 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 a 处 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年来,在 b 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据此回答 10-11 题。下图为我国南方 A 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 a 处 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年来,在 b 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据此回答 10-11 题。10初期市中心吸引工业

6、集聚的优势是()A市场和交通B资源和市场C市场和科技D资源和能源 11b 工业区形成的条件是() A科技和资源B交通和市场C交通和科技D市场和科技 读石化工业和水泥工业布局与区域生产条件比较表,回答 12-13 题:读石化工业和水泥工业布局与区域生产条件比较表,回答 12-13 题:区位条件石化工业水泥工业布局要求某区域条件布局要求某区域条件资源3差1差劳动力3良3良工厂用地2优2优燃料3良2差运输条件2优2良市场位置1良1良批发业2差2良用水2优3优税收3优3优(注:表中数字代表区位因素重要程度,1指向性要求;2重要要求 ;3般要求)(注:表中数字代表区位因素重要程度,1指向性要求;2重要要

7、求 ;3般要求)12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虽然市场条件不够理想,但下列区位因素能对其起到明显改善作M 0 0 0 0 L N P 5 0 5 0 3 0 2 3 4 0 0 0 图10 图11 图 4图 5A A A A A A A A A A A Ahttp:/鲈乡地理- 3 -用的是() A用地B用水C税收D运输13该区域发展水泥工业需要优先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A建立批发市场B跨区域调配资源C引进劳动力D建立发电厂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 1416 题。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 1416 题。径流带降水量(毫米)径流深度(毫米)蒸发量(毫米)径流系数(%)A160

8、09007006014.表中 A、D 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利用 风力作用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 15.与表中 B、C 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 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 针叶林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6表中 B 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B保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 6、图 7 回答 1718 题。运用数

9、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 6、图 7 回答 1718 题。高考资源 网高考资源 网17图 6 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 可能出现的是()高考资源 网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高考资源 网 18图 7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 是()高考资源 网ABcD高考资源 网 二、双项选择 下图是某市的平面略图。该市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东 南风。据此回答 1920 题。二、双项选择 下图是某市的平面略图。该市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东 南风。据此回答 1920 题。

10、落叶阔叶林http:/鲈乡地理- 4 -19.若该市建设布局合理,则:() A.处建自来水厂B.处建化工厂C.处建化工厂D.处建钢铁厂 20.关于该市的描述正确的是:()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B.图中丘陵的北面比南面降水丰富 C.图中河流大致从东北流向西南D.该市属温带季风气候 2009 年 3 月 19 日,广州、佛山两市政府负责人在佛山签署了广佛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广佛两地将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 城化。据此完成 2122 题。2009 年 3 月 19 日,广州、佛山两市政府负责人在佛山签署了广佛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广佛两地将在产业协

11、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 城化。据此完成 2122 题。 21广佛同城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 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C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D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 22广佛同城后, 其 GDP 总量直逼上海,但同上海相比, 广佛的不足之处有()A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 B人才资源不够雄厚,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 C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D经济辐射能强,使经济腹地过大 读下图(某地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 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 完成 2324 题。读下图(某地

12、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 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 完成 2324 题。 23.图中可用于判断地位于北半球或是 南半球的主要信息有:()A.山地走向B.昼夜长短的变化 C.纬度分布D.降水量季节变化 24.该地区()A.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B.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C.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D.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多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 2526 题。25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资源B乙表示环境 C.丙表示人口D丁表示经济系统 26P 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http:/鲈乡地理- 5 -图

13、 23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二部分 综合题第二部分 综合题27、 (10 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 23 所示:材料二图 24 为福建省七月气温分布图,图 25 为图 24 中 B 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材料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 23 所示:材料二图 24 为福建省七月气温分布图,图 25 为图 24 中 B 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1) 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 (2 分)(2) 说出图 24 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

14、的气温分布特点; 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 A 地气温比 B 地低的原因。 (4 分)(3)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很大。结合图 25 分析,说出 B 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4 分)28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材料一: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河流域“水多、水少、 水 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 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材料二:据统计,图中 A 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 264 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 19,主要集中在 A 省西部和南 部地区。

15、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材料一: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河流域“水多、水少、 水 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 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材料二:据统计,图中 A 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 264 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 19,主要集中在 A 省西部和南 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图 24图 25http:/鲈乡地理- 6 -遍。据不完全统计,A 省现有坡耕地 814 万亩,其中坡度在 25以上的有 178 万亩。遍。据不完全统计,A 省现有坡耕地 814 万亩,其中坡度在 25以上的有 178 万亩。(1)A 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于_,简述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4 分)(2)甲、乙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 要自然原因。 (4 分)(3)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状多是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应采取哪些措施遏止水土流失的加剧?(3 分)(4)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带动 地区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