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学说的发展简要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511172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性学说的发展简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性学说的发展简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性学说的发展简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性学说的发展简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性学说的发展简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性学说的发展简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性学说的发展简要心性学说的发展简要一、尽心知性而知天1、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心、性概念, “心”指的是人的主体意识,或人的内在德性状态。它与仁德可以相合也可以相离。 “性”指的是人的本性,孔子认为本性无疑是指人之初的那个本性,它没有受到后天的社会习染,因此在个体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别。但在孔子这里,心、性并不成为一对相对应的精神范畴,也没有统一起来使用。是孟子对于心性范畴进行了自觉的探讨,开了中国心性哲学之源。2、孟子对于中国心性哲学的开创,最主要地是他提出了一个尽心知性而知天的模式,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3这是一个认知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心、性、天相互诠释。对于心而

2、言,孟子的看法不是去认知,而是“尽” 。 “尽”即把自己的内在的心发挥到极致,或者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把心的要求体现出来。这是第一步。从认识论上,在孟子看来,尽其心者则可知自己的本性,这是第二步。在这个意义上,自己的内在本心即是自己的本性。或者说,做到自己的本心所要求的事,在这个尽心过程中,实际上我们也就在认知,即从中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本性。这三步,即知性则知天。知性而知天,在于悟出自己的本性即是天道,或通过知性而知晓天理。实际上孟子以“心”来界定“性” ,而“性”作为一个达到了悟天道的中介,又处在一个很关键的位置。与孔子把心看作主体意识或内在德性状态有所不同,孟子赋予“心”这一概念道德本体的

3、内涵。在他看来,人先天具有道德的本性,这个本性不是别的,就是所谓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他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因此又称为“本心” 。在孟子的思想中, “心”的概念还有主体意识的内涵。孟子认为,心具有思维功能,只有在思的活动中,人们才能认识到什么,而如果放弃思考,在思想上则不会有什么收获。但我们不要认为,孟子这里的“思” ,并非完全是在我们现代的认识论意义上讲的,思也是一种对本心的自觉。孟子的四心说实际上并非强调它的本源性,而是强调后天自觉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人的生命初期,它仅是萌芽或端点而已。这种端点式的四心需要人自身向内求之,扩而充之。二、心统性情在中国思

4、想史,宋明理学继承了孟子的心性论思想。在宋明理学中,对于心性问题的重视,首推张载和二程。1、张载的哲学虽以气为本体,但他并不忽视心性问题,他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张载提出“大心”说,认为这就是孟子尽心之意。实际上他所说的是体天下之物,即超越狭隘的感性直观的局限性,而以心智来把握感悟外在的天下万物。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而知天,则是从天道人道是一个道的意义上,对于天道进行义理上的体悟,即从个人的内在仁义本性体验到天道。张载所说则是突破个人的

5、见闻的桎梏,不是以感知外物来扩充自己的本性,而是超越直观感知来体验天下万物与我一体。因此,张载实际上并不只是一个传统思想的因袭者,他以自己的哲学重新诠释孟子的命题。其次,张载在心性本体论问题上,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心统性情” 。他说:“心统性情也。有形则有体,有体则有情。发于性则见于情,发于情见于色,以类而应也。 ”2、二程继张载之后,直接从孟子出发,提出“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 ”二程的这一诠释是对孟子思想的直接发挥。同时比孟子更地一步的是,明确地把心、性、天这三个概念在质上等同起来,认为可以完全对等的相互诠释。程颐说:“孟子曰:尽

6、其心、知其性。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 ”心即性,两者是一个钱币的两面。应当看到,孟子的原话中包括有这样的义蕴,但只是到了二程这里才得以挑明。二程对于心性问题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所提出的“性即理”的命题。所谓性即理,实际上是适应时代语言思维的发展,对于原有的命题进行重新诠释。即以“理”来诠释原有的性的概念。不过,这个“理” ,不是别的,而是理学家讲的“天理” 。而这个天理又不是别的,也就是原来儒家和道家所说的那个道。在二程看来,性即理,理即性也。三、理在心中1、在宋代思想家那里,心性关系还有体用关系一说。体用即是确立何者为本体,何者为本体之用。在朱熹之前,胡

7、宏就将性看作是体,将心看作是用。在胡宏看来,性为体,而心为用。性不是寂能不动之体,性之动,则心之用。所谓动则心也。这个心不是别的,即仁心,它是人的善性的见证。在胡宏的眼里,心不是性的消极被动的表现,而是积极能动的主体,它承担和实现着性这一本体在世间的功能,即所谓“圣人传心,教天下以仁” 。我们透过这套心性论的抽象话语,实际上儒学家所讲的“仁义礼智”之性;在另一种意义上,也就是“仁,人心也” 。不过,对于“心”这个概念而言,它的伦理内涵仅是一个层面的内涵,它还有意志主体的内涵,以及认知性的内涵。把性看成是本体,实际上也就是从伦理这一层面上说的。正是在伦理层面的意义上,两者是似一而二,或似二为一。

8、2、朱熹并不赞同胡宏的性为体而心为用的说法。朱熹回到张载,着重引出“情”这个概念来重新改造、重新诠释心性关系。朱熹把胡宏的性为体,心为用,改为性为体,而情为用,并且,在性情之上,加上一个统领主宰,即心。从张载开始,到朱熹这里,把孟子的心性平行关系改变成了上下主宰与从属关系。心性间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朱熹讲到心统情性,实际上赋予了“心”一种功能性、主体的能动性作用。换言之,心具有能动意志主体的意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朱熹已经把孟子四心之说的心的内涵转换成了主体意志的内涵。朱熹讲心与理的统一,不是认定有两种不同的东西,理在前面为一物,而心在一边又是一物。他的意思是理便在心中。这两者既不可分离讲,也不可分离来认定。他强调天理即在人心中,因此,又可说心即理,理即心。通过格物穷理,此心常在道理上考究,使理不断积累心中,积累既多,则胸中自然贯通,动容周旋,无不中理。四、陆王心学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