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系统详细模块及功能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7510159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信息化系统详细模块及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医院信息化系统详细模块及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医院信息化系统详细模块及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医院信息化系统详细模块及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医院信息化系统详细模块及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信息化系统详细模块及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信息化系统详细模块及功能(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基础建设基础建设1.11.1 中心机房建设中心机房建设满足需要,考虑冗余满足需要,考虑冗余1.21.2 各类客户终端各类客户终端不需采购,但要根据项目进程提出各阶段的需求不需采购,但要根据项目进程提出各阶段的需求2.2. 院内信息集成平台院内信息集成平台在同一医院环境下,集成不同厂商的产品就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一开始几个厂商的产品要达到互连互通,往往是采用点对点的接口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且成本低,例如,将一个医疗保险的结算系统与医院的住院及门诊病人的费用管理系统集成。然而,当医院的应用扩展到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应用系统时,问题就变得困难起来。 医院信息化能够取

2、得成功必须保证各个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然而这些系统通常是随着医院的发展需求逐步建设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厂家,基于不同的技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这些系统的集成整合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如何把这些系统连接实现各部门各专业信息共享就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以传统的方式在各系统之间做接口的话就将出现众多的接口,这将给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效率等带来巨大的隐患,同时以让医院的运行维护成本成倍增长,如果医院要对其中一个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或更换就必须再做众多数据接口。 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实施落实,以医院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

3、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信息共享是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医疗信息的区域化共享,同样需要在医院内部把不同数据资源进行集成整合。 在此背景下通过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来代替原来数量众多的点到点数据接口,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标准和规范,只要各应用系统都支持这些标准和规范,原则上就能与应用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并能同与平台相连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 建设目标 2.1 实现医疗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 为实现各业务系统信息互联互通,如果采用推倒重建的方法,就有可能将浪费大量的资金,并引起业务震荡。通过医院信息平台的建设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4、医院原有的各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通过医院信息平台提供的接口实现整合,继承已有1的数据资源和服务。 通过建设医院信息平台,将原先分布在各业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整合到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就医、方便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工作、方便各类管理人员分析决策。 2.2 实现医院数据中心建设 为了使医疗活动可以准确、快速地进行,医疗服务者不但要接收到清晰的医疗指令信息,还需要掌握服务对象相关各方面信息、记录服务对象在医疗活动中的情况及结果;因此要保证数据信息的高效利用,达到一处采集多处利用;以病人为主线,将病人在医疗机构中的历次就诊时间、就诊原因、针对性的医疗服

5、务活动以及所记录的相关信息有机地关联起来,并对所记录的海量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和抽象描述,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和结构化。 建设医院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实现不同信息系统、组织机构间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业务数据实时更新,确保信息同步;满足管理决策、临床决策、科学研究、对外信息共享;实现统一的数据仓库的设计及技术文档、元数据管理等功能。建设医院信息集成平台需制定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统一卫生信息标准与数据字典。 2.3 提供管理决策及临床决策支持 凭借数字化医疗信息服务的先进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利用更为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把传统事后处理转为实时监控。 建设医院信息平台,规划医疗资源,实现诊

6、疗流程再造,提高医院运作效率,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有效解决就诊“三长一短”现象;建立统一的门户信息,为病人的全面医疗健康信息的保存、传递、查询提供有效的数据,对数据的快速实时查询。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帮助医生进行基于循证的医疗决策和医疗计划的制定,支持临床应用科研的开展。 3. 设计原则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是采用了传统点对点通信模式的方法,这样的方式需要每两个系统之间都有专用的接口,且当有新系统添加进来的时候,也必须要单独为每个子系统开发与新系统相应的接口,工作量极大。这样的专用接口也存在很大风险,容易导致系统崩

7、溃,中断医院正常的医疗业务流程。因此,需要建设一个能与全院所有医疗信息系统直接沟通的数据集成平台,以此为中介,实现各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建立一个以现有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为基础,符合标准的、高可靠的、开放式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卫生协同和诊疗信息共享;1在平台上提供区域级的标准组件服务、诊疗知识服务,以及协同医疗、卫生监管和健康管理等应用服务,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创新具有区域特色的开放、实用、共享、持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目前通常采用基于中间件模型和数据仓库等方法来构造集成的系统,这些技术在不同的着重点和应用上解决数据共享和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在方案设计时遵循了

8、以下原则: 统一性 统一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需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实用性和先进性 当今的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因此要求选择的方法、技术、工具、设备不仅要保证具有先进性,而且要保证技术方向的正确性。设计的方案要结合考虑实用和兼顾今后发展的目的,不论在服务器、软件及中间件等软硬件产品方面,还是在方法论、工具方面,都应选择当今国际上成熟的、主流的并领先的产品和技术来适应更高的数据处理要求,以满足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未来 5-10 年的需求发展,并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

9、全性和可靠性 设计的整体方案要通过多种安全技术和防护手段,保证系统自身的安全性,保证服务不会中断。在本项目方案中,最重要的设计出发点就是系统的安全,关键设备或设备核心部件应当采取冗余设计,能够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系统整体或重要功能的丧失,保证系统平稳运行,最大限度减少停机时间而且包括便于故障排查、恢复和日常的运行维护的机制。在采用硬件备份、冗余、负载均衡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手段,以提高整个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开放性、互连性和标准化 系统必须采用国际、国家标准、协议和接口,能与现有的和未来的系统互连与集成,支持HL7、IHE、DICOM、ICD10

10、等标准。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设计的方案应当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建成后要能够满足业务近期、中期甚至长期时间范围数据和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适应目前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满足医院以及相关医疗机构不断发展的信息化需要,充分地为将来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性能扩充留有余地,并具备方便地扩展系统容量和处理能力和支持多种应用的能力,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快速的调整,实现信息应用的快速部署,而且新功能、新业务的增加能够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实现。系统要充分考虑到扩容和升级的需要,能灵活方便地适应未来系统可能的变化。选择应用开放性标准的产品,确保设备的兼容性;通过系统结构的合理设计和适度资源冗余,

11、为未来的系统扩充打下基础,保证需求增加时系统1的平滑扩充,保证前期的投资。 经济性与投资保护 方案所选用的技术和产品应当全部遵循通用的国际或行业标准,各系统模块之间有良好的兼容性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从长远来看,也便于系统的升级和移植或运行其他应用软件,实现整体效益,而且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护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的医疗信息服务。 易管理和易操作性 设计方案支持全面、完善、便捷、统一的系统管理和应急处理预案,保证一旦发生问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解决。而且,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用户操作界面、完备的帮助信息。集成完备的运行监视系统、良好的管理界面工具或远程控制台,易于管理人员对其进行

12、管理和维护,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通过操作界面实现。 整体设计和多种应用相匹配 集成平台需要进行统一设计,但是考虑到应用的多样性以及业务、部门等的差异,整体设计又不要过于制约具体的应用开发,要为各种应用开发提供灵活的手段。可维护、可管理性 通过统一网管,对信息系统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提供可视化的网络拓扑、网络状态监控、故障事件实时预警和告警、异常网络流量统计等。2.12.1 医院服务总线:医院服务总线:通过医院服务总线实现各医院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解决医院信息系统的系统异构集成、流程定义、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传输标准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实现全面集成:1)数据集成:通过平台,让各应用系统,在数据层面

13、可以相互交换。2)业务集成:通过平台,让各个应用系统,在业务应用层面可以互相调用,在业务流程层面可以实现全院级的业务协同。3)界面集成:通过平台,让各个应用系统,实现系统界面的整合。医院服务总线包含:服务总线工具、标准管理、服务管理、消息管理、数据抽取、清洗、存储、利用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管理、统一认证单点登录、平台管理等。服务总线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以消息机制为技术核心。2)通过预制的适配器能集成多种技术,如.NET、JAVA。3)支持开发定制化的适配器。4)支持集成多种数据库,如:Cache、DB2、ORACLE、SYBASE 和 SQL Server。5)支持多种应用标准。XML、HL

14、7。16)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如 TCP/IP。7)支持 WEB SERVICES,以及复合应用软件开发,8)提供性能监视器功能,能对设定的关键指标进行监控9)提供工作流管理、过程管理和规则管理工具;10) 、对数据的采集、交换支持 XML、HL7 等交换标准及非标准的自定义字串;提供数据库视图、Web Service、File 等多种接口交换方式。11)、提供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对接能力,以适应大数据应用需要。12) 、提供多种传输协议,如 TCP、HTTP、Socket。13) 、支持接口转换匹配,数据格式转换。14) 、提供配置的方式,可自定义数据交换格式。15)、提供运行监控功能,有显示数

15、据采集进度和详细的日志记录。2.1.12.1.1 服务总线工具服务总线工具2.1.22.1.2 标准管理标准管理2.1.32.1.3 服务管理服务管理2.1.42.1.4 消息管理消息管理2.1.52.1.5 数据抽取、清洗、存储、利用管理数据抽取、清洗、存储、利用管理2.1.62.1.6 流程管理流程管理2.1.72.1.7 标准管理标准管理2.1.82.1.8 统一认证与单点登陆统一认证与单点登陆2.1.92.1.9 权限管理权限管理2.1.102.1.10 平台管理工具平台管理工具2.22.2 XDSXDS科室之间文件共享2.32.3 XDS-IXDS-I:科室之间影像文件共享2.42.

16、4 系统集成引擎(含系统集成引擎(含 ESBESB)2.52.5 集成平台核心功能集成平台核心功能2.62.6 基于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协作应用基于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协作应用2.72.7 临床数据仓库临床数据仓库 : :11、患者护理医生可以查看患者的所有记录,并随时捕捉任何异常现象。而且可以很轻易地将记录从不同地方调出来。先搜索,然后进行分析。这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也可帮助管理慢性或晚期疾病。同时,集中管理数据也可以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2、疾病研究临床数据仓库可以提供大量关于患者、患者的医疗条件及治疗结果等信息。过去的流行病研究可能没有获得过像在临床数据仓库中那么完整的信息,这可能会导致数据或结果不具说服力。所以对于机构内的研究者而言,临床数据仓库是一个很宝贵的资源库。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比较患者的健康记录来评估不同诊疗方案的效果,这对于那些针对各种人群进行长期研究的人员来说非常有用。例如,研究员可能对心脏护理中存在的护理差异产生兴趣,就可以利用现有的临床数据去了解哪些人接受了护理,护理质量如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