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宰相世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09443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唐宰相世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唐宰相世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唐宰相世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唐宰相世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唐宰相世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唐宰相世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唐宰相世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唐宰相世家大唐宰相世家唐代宰相之中多有父子叔侄俱为宰相者,又或者祖孙、兄弟、甥舅、表兄弟俱为宰相者,或同一家族中几代为相,兹录于下:一、家族中父子兄弟多人为相张嘉贞、张延赏、张弘靖张嘉贞、张延赏、张弘靖张嘉贞为张延赏之父,张延赏为张弘靖之父,俱为宰相;张嘉贞相玄宗;张延赏相德宗;张弘靖相宪宗。唐代祖孙三代为相者,只此一家。张嘉贞为相,弟嘉祐为金吾将军,兄弟并为将相,时人畏惮。初,张嘉贞为兵部员外郎,张说为侍郎,嘉贞位在张说之下。后嘉贞拜中书令,张说为兵部尚书,张说耻在嘉贞之下,因此和嘉贞有隙。后嘉祐贪赃事发,嘉贞为张说排挤出为幽州刺史,张说于是代替嘉贞为中书令。嘉贞因此深恨张说,对人说:“中

2、书令幸有二员,何相迫之甚也!”第二年,嘉贞被任命为户部尚书,明皇让嘉贞在中书省和宰相会宴,张说当然在座。嘉贞深恨张说排挤自己,于是攘袂勃骂,幸而得源乾曜和王晙劝架。此外,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张延赏为张嘉贞晚年所得的儿子,嘉贞只此一子。延赏的飞黄腾达全赖其父当年所提拔的韩朝宗。嘉贞当宰相的时候,曾提拔万年县主簿韩朝宗为监察御史,张嘉贞死后十几年,韩朝宗当上了京兆尹,就对明皇说:陛下所用的宰相,其子孙都在朝廷,只有张嘉贞的儿子,到现在都没有叙用。明皇听了很惘然,于是赶快下诏,赐名延赏,拜为左内率府兵曹参军。这是延赏后得大用的发端。2、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韦思谦为韦承庆和韦嗣立之父,韦承庆

3、为韦嗣立之兄韦思谦相武后韦承庆相武后韦嗣立相武后、中宗、睿宗韦思谦尝为监察御史,对人说:“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韦嗣立为御史,见到王公,从来不行拜礼,有人劝他,韦嗣立回答说:“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韦承庆辞藻之美,擅于一时。自天授年间以来,三掌吏部,选人公允,天下称之。中宗神龙年间,韦承庆坐附推张昌宗失实,流配岭表。其时,张易之等都已经诛杀,韦承庆去巾解带而待罪,当时要找人写诏书,大家都认为没有人比得上韦承庆的,所以招承庆过来写,承庆神色不挠,援笔立成,词句典美,为当时所叹服。承庆临难镇定若是。后承庆拜黄门侍郎,未拜而卒。中宗哀

4、悼良久,以承庆弟韦嗣立继承兄位,拜为黄门侍郎。韦嗣立为韦承庆异母弟,宁王姨夫。母亲王氏,对韦承庆非常严厉,总是对承庆杖责,韦嗣立解衣请代,母亲当然不会听的,于是韦嗣立就私下杖自己,母亲察觉了,后来对韦承庆也稍微好些了。当时被人比作晋的王祥、王览兄弟。嗣立、承庆俱以学行齐名。长寿中,嗣立代承庆为凤阁舍人。长安三年,承庆代嗣立为天官侍郎,顷之又代嗣立知政事。及承庆卒,嗣立又代为黄门侍郎,前后四职相代。又父子三人,皆至宰相3、郑珣瑜、郑覃、郑朗郑珣瑜为郑覃、郑朗之父,郑覃为郑朗之兄郑珣瑜相德宗、顺宗郑覃相文宗郑朗相宣宗郑珣瑜为相,而顺宗立,王叔文方弄权。一日诸宰相在中书省一起吃饭,而王叔文来找韦执谊

5、,故事,宰相会食,百官无敢请见者。而韦执谊听见王叔文来了,赶快出去,郑珣瑜、杜佑、高郢于是停下来等韦执谊,一会小吏来说:韦执谊和王叔文已经一起吃饭了。郑珣瑜于是叹曰:可以归矣,怎么可以再在这里呢。于是起身回家,在家里七天不出来视事,由是罢相。郑覃通经术,清正俭朴,住所不加修饰,内无妾媵。不喜文辞,厌恶进士的浮夸,曾建议废黜进士科举。然而为人太为明察,世以为太过。郑朗未显贵的时候应进士第,有善于看相的人对他说:你今后一定会显贵,但是不可以以科第进。俄而有人报信说,有司将郑朗取为状元,后来又报说又被放了。看相的听说了后,赶快祝贺郑朗,说,这下好了。后来郑朗果然为相而不以科第进。4、萧瑀、萧嵩、萧华

6、、萧俛、萧仿萧瑀侄子萧均的儿子萧瓘是萧嵩的父亲,萧嵩为萧华之父,萧华为萧俛之祖父,萧俛为萧仿之伯父,俱为宰相。萧瑀相高祖萧嵩相玄宗萧华相肃宗萧俛相穆宗萧仿相僖宗萧俛之父萧恒为殿中侍御史,赠礼部尚书萧仿之子萧廪为给事中5、武攸暨、武攸宁、武三思、武承嗣、武元衡武攸暨为武攸宁之兄,父亲怀道为阿武伯父之孙。武三思为阿武长兄武元庆之子,武承嗣为阿武次兄武元爽之子,两人为堂兄弟。武元衡之祖为阿武之从父弟。武攸暨相中宗武攸宁相武后武三思相武后、中宗武承嗣相武后武元衡相宪宗武元庆为阿武所陷,贬元庆为龙州刺史,到州而死。武元爽亦为阿武所陷,流配振州而死。武攸暨为天平公主后夫。武家不以正途而进,威福天下,害人多

7、矣,族灭之祸早晚将至,不必事发而后知。武元衡守正,力主对不臣服的藩镇用兵,为李师道遣刺客所杀。6、萧复、萧寘、萧遘萧复为萧寘之祖父、萧寘为萧遘之父,俱为宰相萧复相德宗萧寘相懿宗萧遘相僖宗7、杜元颖、杜审权、杜让能杜元颖为杜审权之伯父,杜让能为杜审权之子,俱为宰相杜元颖相穆宗杜审权相宣宗、懿宗杜让能相昭宗杜审权为杜如晦第六代孙(旧唐书杜审权传 ,另旧唐书杜元颖传中亦说杜元颖为杜如晦后裔,然而据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杜元颖和杜审权俱为杜如晦之叔杜淹之后,而杜如晦二子,杜荷以坐太子承乾谋反而斩杀,兄杜构流放岭表而卒,都无后,或者名声不显了,世系表上俱无载了)) 8、岑文本、岑长倩、岑羲岑文本为岑长倩的叔

8、父,岑长倩为岑羲之父岑长倩相武后岑羲相中宗、睿宗岑长倩为相,天授中,凤阁舍人张嘉福与洛州人王庆之等列名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长倩认为皇嗣现在东宫,不可以更立承嗣,于是和地官尚书格辅元一起都没有署名,而且要求切责上书的人。由是大忤诸武意,乃斥令西征吐蕃,充武威道行军大总管。中路又被召还,下制狱,被诛杀,并发掘其父祖坟墓。岑羲以文吏著名,时武三思用事,侍中敬晖想上表请求削诸武的王位,想找人写表章,但是大家都害怕武三思,都找借口不敢答应。岑羲于是操笔,辞甚切直。因此忤逆了诸武,被贬谪。后迁吏部侍郎,当时吏部侍郎崔湜、太常少卿郑愔、大理少卿李元恭分掌选事,都以贪赃而闻名,只有岑羲守正,时议美之。岑

9、羲兄岑献为国子司业,弟岑翔为陕州刺史,岑休为商州刺史,从族兄弟子侄,因岑羲引用而登清要者数十人。岑羲也感叹说:“物极则返,可以惧矣!”后先天元年,坐预太平公主谋逆伏诛,籍没其家。9、郑絪、郑余庆、郑从谠郑絪为郑余庆之从父,郑余庆为郑从谠之祖父郑絪相宪宗郑馀庆相德宗郑从谠相僖宗郑余庆之子郑澣官至尚书左丞。孙郑处诲,为郑从谠之兄,处诲文辞秀拔,历任刑部侍郎、浙东观察使、宣武节度使,著明皇杂录 。郑余庆历仕四朝,其所得的俸禄,都用以周济亲戚,或者用来救济他人的危急,而自己生活却很节俭。余庆常常对人说:禄不及亲友而侈仆妾者,吾鄙之。余庆从父郑絪家在昭国坊,郑絪家在南,余庆家在北,当时被称为南郑相、北郑

10、相。郑从谠为人进止有礼法,性不矜满,沉毅而有谋。黄巢乱起,从谠讨贼有功,召拜司空、侍中,复秉政,时郑畋以宰相镇凤翔,两人以忠义相提衡,贼尤惮之,号曰二郑。10、崔元式、崔铉、崔沆)崔铉为崔沆之父,崔元式为崔铉之叔父;崔元式相宣宗崔铉相武宗、宣宗崔沆想僖宗崔铉之父崔元略官至御史大夫、户部尚书11、杨恭仁、杨师道、杨执柔杨恭仁为杨师道之兄,杨恭仁的弟弟杨续为杨执柔的祖父,俱为宰相杨恭仁相高祖杨师道相太宗杨执柔相武后恭仁家宰相三人,尚公主者三人,尚县主者一人,王妃五人,婕妤一人,赠皇后一人,三品已上官二十余人12、郑畋、卢携、杜让能这三人为表兄弟,都是陇西李翱的外孙。郑畋的父亲郑亚、卢携的父亲卢求、

11、杜让能的父亲杜审权娶的都是李翱的女儿。郑畋相僖宗卢携相僖宗杜让能相僖宗、昭宗据唐摭言说,李翱曾以一道人给诸子看相,道人看了后说儿子都不及李翱。又让道人给自己的女儿看相,道士看了后说:尚书你他日外孙三人都会位至丞相的。后来果然卢携、郑畋、杜让能都为丞相。13、王方庆、王玙、王博王玙为王方庆六世孙,王博为王玙曾孙王方庆相武后王玙相肃宗王博相昭宗王博之父王(金嵗)为右谏议大夫,祖王及为中书舍人出于琅琊王氏14、李勉、李夷简、李宗闵李勉、李夷简、李宗闵据出自高祖子郑惠王元懿一房:李勉为高祖子郑惠王元懿的曾孙,李夷简、李宗闵俱为郑惠王元懿四世孙,李勉为李夷简再从季父。李勉相德宗李夷简相宪宗李宗闵相文宗李

12、勉少时贫穷,客居粱宋,曾于诸生在一旅店相遇,诸生病的快死了,于是拿出白金给李勉说:这钱左右没有人知道的,希望你可以用这些安葬我,剩下的,都送给你。李勉许诺,等到葬诸生后,又秘密的把剩下的钱放如棺下,后来找到诸生的家人,和其共同启墓,而取出金子交换了诸生家人。位置将相后,所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都馈赠亲党,死后,家无余财。又善于鼓琴,李勉自己制作的琴,天下都当作宝贝,后来乐家所传的“响泉”“韵磬”,就是李勉所钟爱的。李夷简致为显处,以直自闲,未尝苟辞气悦人。家无余财,豁达识命,病而不迎医,临终的时候嘱托葬礼不要厚葬,不要请和尚,不要立碑,只要有墓就可以了。李夷简就是常说的德行有始有终的人啊。李宗闵知

13、贡举,所取名士若唐冲、薛庠、袁都等,都风仪秀美,当时被称为“玉笋”。宗闵性情机警,开始的时候有令名。其开始为裴度所推荐,但是等到后来裴度推荐李德裕为相,宗闵由是与裴度结怨。二、父子二人俱为相1、李吉甫、李德裕李吉甫为李德裕之父,俱为宰相李吉甫相宪宗李德裕相文宗、武宗(宣宗立 6 日而罢相)李吉甫父亲李栖筠代宗朝为御史大夫,名重于世,被称为赞皇公。曾为安西封常清节度府判官。后摄监察御史,为常清行军司马。肃宗驻灵武,发安西兵,栖筠料精卒七千以赴难。李吉甫开始为宰臣李泌、窦参所推重,接遇颇厚。但是等到陆贽为相,吉甫却被出为明州员外长史,久之遇赦,才量移为忠州刺史。这个时候陆贽已经为裴延龄所构而贬谪在

14、忠州了,为忠州别驾。当时延龄欲杀陆贽,于是议者都认为吉甫一定会因为以前和陆贽的恩怨而重构其罪,以杀陆贽。然而吉甫到忠州后,却以宰相礼以事陆贽,还犹恐陆贽未信不安,于是日与贽相狎,若平生交契者。陆贽开始仍然感到惭愧害怕,后乃深交。时论以吉甫为长者。李德裕则为无双国士。惜哉德裕,功成北阙,而骨葬南溟2、乐彦玮、乐思晦乐彦玮为乐思晦之父乐彦玮相高宗乐思晦相武后高宗朝刘洎子诣阙为父鸣冤,称父为褚遂良谮杀。时中书侍郎李义府大用,亦举刘洎之冤,众人希义府之旨,皆称刘洎之怨。独乐彦玮持异议,以为刘洎受文皇之任,却拟负国。刘洎之冤卒不得洗。3、陆元方、陆象先陆元方为陆象先之父陆元方相武后陆象先相玄宗陆元方曾祖

15、父陆琛在陈为黄门侍郎,伯父陆柬之善书名家。陆象先为人清净寡欲,不以细务介意,其言论高远,为当时人所推服,崔湜每每对人说:“陆公加于人一等啊”。其时,太平公主将引崔湜拜相,崔湜希望先让陆象先拜相,公主不许,崔湜固辞,因而崔湜和陆象先一起拜相,然象先却不谒公主于私第。后公主败,象先以公主所进将同萧至忠、岑羲等并诛,明皇遽召免之,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出为外州刺史,不任刑法而服人,人吏咸怀之。陆象先的弟弟陆景倩,历监察御史;陆景融,为兵部侍郎、工部尚书;陆景献历殿中侍御史;陆景裔为河南令。兄弟皆有美誉,僧一行(唐有名的天文学家)少年时就和陆氏兄弟相善,常常对人说:“陆氏兄弟皆有才行,古

16、之荀、陈,无以加也”。其为当时所称如此。陆元方的从叔陆余庆,是陈右军将军陆珣的孙子。从小和名士陈子昂、宋之问、卢藏用、道士司马承祯、道人法成等交游,余庆的才学虽然不如陈子昂等人,但是其风流强辩却过之。然拜中书舍人,阿武令其草诏,余庆惶惑,竟终日不能措一辞,以是贬左司郎中,后为大理寺卿。4、刘祥道、刘景先 刘祥道为刘景先之父,俱为宰相刘祥道相高宗刘景先相高宗刘祥道之父刘林甫也为高官中书侍郎,封乐平男出自广平刘氏,为汉景帝子赵景肃王彭祖之后。5、苏瓌、苏颋苏瓌为苏颋之父苏瓌相中宗、睿宗苏颋相玄宗苏氏出于魏都亭刚侯,苏瓌的祖父为隋尚书右仆射苏威的曾孙。苏颋为苏瓌庶子,母为苏瓌婢女,身份微贱。因而苏瓌一直将苏颋当作奴仆对待,而不以其为子,让他和奴仆一起在马厩干活。而苏颋年少聪明好学,看书一目千言,有空就在马厩里看书,或者晚上在厨房就着灶火里的火光看书。一日,有客人来找苏瓌,在客厅等候的时候,苏颋正好拿着扫帚从庭院,从身上遗落了一纸文书。客人捡起来看,发现是咏唱昆仑奴的,有词云:“指头十挺墨,耳朵两张匙”。客人感到奇异,见到苏瓌后问苏瓌:刚才的那人是谁?是不是你宗族的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