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历年高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50783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北方地区历年高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北方地区历年高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北方地区历年高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北方地区历年高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北方地区历年高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北方地区历年高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北方地区历年高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年安徽卷文综第34题)34. 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2011年高考全国卷)39.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三延安市位置见图9。延安市土地面积约370万公顷,人均约1.7公顷,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石油储量7.5亿吨,

3、煤炭71亿吨。延安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如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山等。(5)根据延安地区的资源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就延安产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10分),(2011年高考重庆卷)36.(36分)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图6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6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_ 石窟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石窟.,(2)图6中作为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_,云冈石窟所在地属于_气候区,气温年较差_。(6分)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建在岩层近于水平、较坚硬的砂岩石壁

4、上,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保存完好。试从岩性、构造、降水量分析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12分)(3)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线_。(限填图6中的一个铁路编号)(2分)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10分),(1)龙门 (2)太行山 温带季风 大原因:岩石较坚硬、抗风化、侵蚀能力较强;岩层稳定,抗地质灾害能力较强;降水量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弱。(3)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产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 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5、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 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1(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6 图7,(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1)(6分)图6:

6、图示地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图7: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分)。(2)(10分)西部平原地区(2分);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2分);积雪量大(2分);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2分)。,(3)(10分)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

7、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不利于作物生长。,1(2013高考题新课标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

8、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 风沙在此沉积。(1分)(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3)观点A: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观点B: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 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 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