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习题集和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750721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习题集和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习题集和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习题集和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习题集和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习题集和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习题集和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习题集和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习题集和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如何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

2、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3、简述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第一, 坚 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

3、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4、为什么 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 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5、简述意 识的能动作用极其表现。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6、简述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1

4、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 跃。只有 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3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7、简述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1 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

5、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 对立统一规律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的焦点之所在。8、简述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简述感性 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0、简述物 质资料的生

6、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2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 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4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11、简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2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3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2、

7、简述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意义。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13、简述私人 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4部分,具有

8、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1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2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14、简述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货币才能买到这种商品并利用这种商品带来剩余价值。15、简述把生 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

9、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1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2 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3 为我们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16、简述 垄断形成的原因。所谓垄断, 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是指资本主义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这是因为:1 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2 生产的

10、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3 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17、简述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体表现在:1 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2 现代5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3 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了;4 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1 国有垄断资本,即国家作为垄断资本

11、家的总代表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2 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3 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18、简述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局限性;2 国家垄断资本从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观点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局限性;1 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雄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

12、不足的矛盾;3 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计划管理,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或抑制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19、简述社会主 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6资本主义更

13、高的劳动生产率;2 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3 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简述共 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1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 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3 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4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5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6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7 全人类的彻底解放。2010 年自考马克

14、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论述题:1、试论辩证 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物质统一性;精神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2、试论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15、,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7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3、试论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4、试论绝对 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重大意义。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真理的绝

16、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1 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2 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3 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5、试论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重大意义。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1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2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6、试论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4 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7、试述上 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8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