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750715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校德育中身教问题探讨摘要: 身教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手段之一, 身教就是要求教师在学校德育中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然而现今我国学校德育教育主流仍是“美育袋”式的“传统道德教育”,再加上教师自身师德建设以及育德素质不够,教师在现存制度下失去应有的专业自由,如此种种,身教势必难以健康运行。探讨和研究身教在学校德育中的缺失现象及其成因对于寻找正确的育德方法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学校德育;身教; 言教 1 身教在学校德育中的内涵 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这句话,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

2、及态度, 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学校德育即学校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 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所以,学校德育2中必须注重利用身教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 (1)身教就是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3、” 。为人师表就是身教。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 。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 真正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英国哲学家洛克曾指出:“要想把一个青年绅士培养成他应当培养的样子,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 。当然,也只有真正的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因此,为人师表是基本要求。(2)身教就是要做好教师的榜样示范。 道德最终落实在行为上,行为示范比语言指导更具有教育力量。

4、如果说语言是最经常性的教育手段,那么榜样就是最有效果的教育手段。榜样是一种学习对象,“榜样对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榜样具有行为示范作用,学生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 无须直接的强化, 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这种学习称作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 。道德榜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可以使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体化、形成化、人格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性” 。学生通过模仿榜样的言行举止可以习得其中隐含的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教师的言谈举止、3做人行事的方式所实际表露的德性品质和个人价值对学生,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影响深远” 。教师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

5、都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 (3)身教重于言教。 “道德规范, 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当身教与言传统一时, 两者是一致的; 当身教与言传不一致时 ,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因为模仿学习是人类主要的学习方法,模仿学习又称观察学习,是人类特有的学习方法,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 人是最富于模仿性的生物,人是借助模仿来学习他最早的功课。身教重于言教,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因而,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 光凭课堂上的言传根本不够,更重要的则是需要自己率先垂范,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佩服你,主动接受你的教育。教师是学生步入社会后崇拜的第一偶像,教师的一

6、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我们经常听到回家的孩子对家长说:“这是我们老师说的,这是我们老师教的等等” 。这简单的几句话足以证明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所占的份量。因而,教师的身教作用也就尤为突出。2 身教在学校德育中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 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 他们在工作任务繁重, 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4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 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

7、放特定环境中丧失师德和人格。 (1)传统德育模式仍是我国学校德育主流。 无论是理论或实践,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 “我们把传统道德教育理解为教育发展史上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批判的接受某种固定的道德价值从而达到束缚学生道德思想之目的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 。这种模式把学校德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为社会所认可即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的道德教育过程也就是科尔伯格等人所批判过的: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即定规范的“美育袋”式的“传统道德教

8、育” 。概括起来,这种德育模式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接受即定规范,养成与之相符的行为习惯,方法是灌输、管理、训练。迄今为止,这种德育模式尚是我国学校德育中的主流。在这种德育模式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对学生所施加的各种外部影响,亦即各种即定的道德规范。受教育者只能处于接受者和被塑造着的客体地位,他们只能是一根根被灌满了道德规范、概念的“香肠” 。正因为如此,本来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道德教育必须从这种传统模式中走出来。 (2)教师育德素质不够。 5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主体性教育因素。倘若一味强调学生的学习而忽视教师的提

9、高,那就违背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教师是德育的主体,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主动提高自身育德素质,育德素质包括正确的育德思想和较强的育德能力。但是由于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许多领导人仍只重视教师课堂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而不重视教师育德能力的培养,教师也不去学习和研究育德的学问,致使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因循守旧、拒绝革新” 。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表现出与教书育人的天职不相适应,为师者自身知行不一, 给学校德育带来假道名的恶名,制约着学校德育功能的整体发挥。所以教师育德能力必须得到加强。(3)在制度下生存使然。 一位一线的教师说:“当升学率成为管理者心中唯一的追求时,当教学

10、质量至上、先进学校的奖杯在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璀璨光芒时,他们便会淡忘包括师生的休息权在内的一切权利,法律也只能作用于校园的围墙之外,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这是教师在制度下生存的真实写照。 “在效率优先,技术至上, 管理机构未曾得到有效精简的现代社会,学校管理者开始移植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定岗、定编、定责,按照统一的规范对教学进行全过程、封闭式的量化管理,并将奖金的发放、评优、职称晋级及至聘用同量化考评成绩挂钩。这常常被视为科学的管理,总是自上而下, 逐层布控,遵循统一管理规范” 。在选择评价教师时,过于重才轻德, 在培训教师时全力抓教师的文化专业6知识素质。对于师德和“人师”或认为不那么重要,或

11、认为不难形成,或认为只要不是常触犯刑律和屡教不改就可以用了。在当前的教育中, 考试制度, 尤其是高考制度所形成的顽固的应试教育模式,官僚化的、专制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方式,对教师应有的民主权利的轻视和剥夺, 会使教师积极的职业生活体验很难获得,他们身心疲惫“忙并痛苦着” 、 “累并委屈着” “没有幸福只有辛苦”是很多一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存状态的表达。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偏差, 如一位优秀教师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出现情绪上的失控,体罚和辱骂学生。教师的专业道德在本质是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对专业的热爱和忠诚,需要在职业良心、职业义务感等道德自律精神的驱动下实现的。可是,当外在的各种制

12、度将管理、强制、控制、压制的触角伸进教师专业生活的每一块空间,对教师的专业行为事无巨细地进行规制和评价,使教师失去了应有的专业自由和自主,也失去了专业自信和自尊。在这种制度化的专业生活情境中,教师专业道德的实现便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由于教师这种制度化的生存环境,使得德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软指标”,许多教师也就把德育放在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位置。 因此学校领导应充分关注教师生存状态,切实改进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充分肯定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业绩和劳动价值,正确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劳动与付出,努力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积极营造尊重他们辛勤劳动的良好氛围,增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吸引力。 7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黄向阳.德育原理 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 3朱小蔓.情感德育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张继缅.中华儒学精髓 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5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5. 6汪风炎.浅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如何走出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7包德鹏.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J.教学与管理,200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