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届高三文科历史2月阶段性考试试题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04456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0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届高三文科历史2月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5届高三文科历史2月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5届高三文科历史2月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5届高三文科历史2月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届高三文科历史2月阶段性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届高三文科历史2月阶段性考试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 2 高高 2015 届届高三高三文科文科 2 月阶段性测试月阶段性测试(历史)(历史) 命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命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题,每题 4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 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文中的“今世”是指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2、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 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

2、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 物之大宗。 ”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自然经济占主导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发达 A B C D 3、截至 1894 年,外资在华企业不过一百余个,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 2800 万元。而到了 1894 年至 1914 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 1106 万美元,较 1894 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 8 倍。 (徐继玲近 代德国在华企业投资述略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4、 “不管是文明的什么组成部分一民族或文化特征只要一进入中国,它们就都并入具有中国

3、特色 的生活方式的哺育。 ”下列选项,不能论证该观点的是 A拜上帝会 B中山装 C毛泽东思想 D一国两制 5、1897 年 11 月时务报曾记载: “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 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 X 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 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变法革新思想解放部分乡民的思想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鸡鸭养殖的变革 C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普及宣传 D西方科技初步改变乡民的传统观念 6、按下列诗文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出议和台人号泣

4、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 “汹涌鲸波万里平,降幡片片出东瀛。捷音电闪传寰宇,爆竹雷喧起满城。 ”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 “厥功首功,武昌响,长沙应;今日何日,专制死,自由生。 ” A B C D 7、右边老照片(图 2)拍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石狮的服装 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 这幅照片能够说明当时石狮地区 A计划退场确立市场体制 B政策宽松,激发市场活力 C先行先试,推进国企改革 D大胆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8、孟德斯鸠曾断言,共和国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式国家, 一旦国土面积扩大、统治疆域过广,要实施有效治理,国家形 态必然从共和走

5、向帝制。能够证明其“断言”存在缺陷的 史实是 A罗马共和国到帝国的历史 B战国争雄到秦帝国的历史 C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与发展 D美国建国及其发展 9、1930 年通过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 ,该法案大幅度提高了 887 种 商品的关税。此关税法律 A是美国挽救经济危机的良策 B是美国对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实际运用 C是美国生产能力落后的表现 D使 1929 年经济大危机进一步的恶化和扩大 10、西方某历史学者说: “外国资本家被邀请到俄罗斯投资,私人经济在贸易、服务甚至工业领域都 得到鼓励。在农村,农民可以随意耕作他们新获得的土地,并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 ”材料所述历史

6、 现象处于 A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快速工业化时期 11、分析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是认识历史现象、形成知识结构、发现历史规律必不可少的环节。下 列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B斯大林模式苏联解体 C经济区域集团化欧元的诞生 D国家干预政策一一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12、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 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 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的优势 加强

7、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区域经济集团的一体化程度加快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分) 13、 (26 分)心理史学是历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它根据集体的行为来解释历史现象和 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士人作为一个知识性群体, 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他们心态可以体现时代的兴衰变 迁。明初,忠君爱国,乐于为君王服务、奉献成了士人的普遍心态,到明中期,即使朝政混乱,大多 数官僚仍在凭借责任感与良心为国服务,直言敢谏、廉洁奉公是士人阶层的突出爱国心态。到晚 明时期一股新异的思想解放之风开始弥漫,这股新异的思想在理性

8、精神上唤起了人们的觉醒,人的主 体意识和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彰显。 论晚明士人心态变化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明初至明中期士人群体心态产生的思想根源(4 分) 。举例说明晚明时期“新异 思想”的表现。 (2 分) 材料二材料二 上海总商会、沪南商会代表全埠商人致南北大总统(孙、袁) 、临时政府、参议院、各省都 督的电文: “民军起义,海宇光复所望共和速成,国利民福,讵(怎料)以南北统一,争持地点, 人心静而复动,大局安而又危。商界牛计攸关,剥犬切痛。建设之初,端绪万千,一著之差,关 乎全局。切盼早定统一政府,免在风动云扰,致生意外干涉。 ” 摘编自申报 (1912 年 3 月 9 日) 材料三材料三

9、 “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成不谙 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 1912 年申报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以上海商会为代表的商人群体的诉求,并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其原因。 (8 分) 说明这种诉求导致他们在孙、袁之争中做出了怎样的取舍?(4 分) 材料四材料四 披星戴月奔忙跑,滴滴汗珠变钢水。冲天干劲就是诗,快马加鞭就是画。 选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民歌 (3)材料四的歌谣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民众心态(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心态对当时中国 社会产生的影响。 (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

10、,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 分) 14 (26 分)同一历史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历史的历史是结果。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 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 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 1500 年开始?回答是, 1500 年以前, 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 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 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量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 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 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1)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始问题,材料一、二的认识有何异同?(8 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的观点的合理性。 (9 分) (3)根据材料二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概述二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9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