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训练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02601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2)你,就是一道风景!(3)不要隐于云海峰峦之后,不必藏于青竹绿林之中,你就是巍峨山峦的一石,就是苍苍林莽中的一株。所以,你没必要敬畏名山大川,没必要去赞叹大漠孤烟,你的存在,其本身就在解释世上所有的景致;你的存在,正注释着时代的一种风情!(4)不必去拥挤了,你就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不断地展示你内心世界的丰富内涵,给苍白的四周以 ,给庸俗的日

2、子以 ,给沉闷的空气以 ,每日拭亮一个太阳,用大自然的琴弦,奏响自己喜爱的心曲。(5)自然美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性,梅花自有梅花的风韵,红杏自有红杏的丽姿,如今认清自己往往比注视别人更重要。没有必要一味褒扬别人贬低自己,应该勇敢地站起,与最佳景观比肩,只要你不懈追求,相信你,不比别人差。真的,你行!(6)翠竹之秀丽,青松之壮美,杨柳之潇洒,兰草之温柔,自然赋予,各异风情,都在各自的一片土地上展示生命的光辉。如今所需要的不是自谦,而是自信。很久很久了,虚假的谦逊毁掉个性的展露,模仿、装扮、整容,使人无法认清你的真面目,不知哪个是你自己,那情景似古代砖窑烧出的规格相同的陶俑。(7)风景这边

3、独好!妙在独好。(8)我们太忽视这个“独”了。(9)世上被人们公认的景点都是独特的:埃及金字塔,中国古长城,法国凯旋门,罗马斗兽场世上被人赞誉的美景也别具风采:泰山日出,威尼斯水城,热带雨林,撤哈拉大沙漠(10)大凡能被我们记住的人多富有个性特征:阿 Q 的“快乐” ,鲁滨逊的坚毅,王熙凤的笑里藏刀,奥赛罗的嫉妒杀人(11)让个性伴你,站着该是一座山,倒下便是路基;完整时给人启示,粉碎时使人警醒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你不用注视着别人的眸光便可知道,你在阳光下用身影发表宣言:(12) 1.填入文章最后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A.你,就是一道风景! B.你就是一道风景!C.你就是一道风景!

4、D.你就是一道风景!2.本文的中心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告诫我们要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充满自信地投入生活。B.本文告诫我们,生活中要坚持独立自主,不必总看别人的眼色行事。C.本文告诫青年人,以真面目对人,不要模仿、装扮,不要虚假的谦逊。D.本文鼓励青年人,要正确地评价自己:既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3.“你,就是一道风景!”是一个比喻,请用简炼的语言说明这个比喻的意思4.在下面表示自然段的序号之间,用竖线标明本文的层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5.对“每日拭亮一个太阳”一句的意思理解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A

5、.每天都以新的姿态展示自己,让生活充实而有光彩。B.对未来树立坚定的信念,永远不懈地去追求。C.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前途永远光明。D.每天都沐浴着阳光,健康地成长。6.“那情景似古代砖窑烧出的规格相同的陶俑”一句中, “那情景”指的是什么?这个比喻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苏轼咏西湖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早已脍炙人口。古人所作西湖游记,写雨者亦殊多,然大半为雨朝、雨夕,鲜有写其雨夜者。一九五六年,我于西湖作三日游。一日下午突布云(n),满城皆暗,未几,雨脚东来,若轻纱,若薄雾,罩西子于帘幕之中。但见南

6、北高峰,憧憧浮动;白苏二堤、隐漾若无。少顷雨急,则孤山、湖心亭一带,草痕树影全模糊了。斯时方觉西湖雨景之美,全在清濛淡雅之间。若以拟人法喻之,西湖恰似十七八岁女儿家于幕后含(),大()人也。此次来杭,正值中雨, ()伏旅馆中半日,颇感局促。入夜,杭城友人 L 君邀约夜游,遂()一雨伞出。时雨阵方(),转为潇潇,步行至湖滨公园。觅一石凳坐憩。面对雨夜西湖,默不做声,惟闻雨滴击伞,噗噗作响。西湖雨夜,别有一番雅致。湖山楼阁,仿佛被天公()墨染却,一派漆黑,更不能辨其轮廓。然沿湖半圈灯火,交烁明灭,望似星城。比我往年所写诗句“夜雨秋灯青似萤” ,更为壮观了。又过片刻,雨声渐息,周()天地,绝不似有人

7、迹者。我不免笑问 L 君:“你不觉得太清静了吗?”L 君默默良久,方才答道:“此时无声胜有声。 ”好一个“无声胜有声”!灵机一动,我很快凑成四句:“无声有声,夜雨秋灯。心随何往,数点青萤。 ”自以为有些哲理意味,当然不敢说是得了禅机。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字分别是(2 分) 2.文中写“西湖雨景之美,全在清濛淡雅之间” ,其中最能表现这种美的特征的一个词是: A.清 B.濛 C.淡 D.雅3.文中写之所以欣赏“西湖雨夜”之景的美在于: A.幽静寂寥,顿悟禅机 B.空阔旷远,引人遐思C.娴静幽雅,令人沉醉 D.幽寂恬静,物我一体4.下面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中最确切的一项是: A.本

8、文采用点面结合手法描绘西湖雨中景色,先概括勾画出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再以西湖夜雨为点,重点突出雨中西湖之夜的奇特风光。B.本文以苏轼咏西湖名句为总冒,然后分别描绘西湖昼夜不同时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景。C.本文先以苏轼咏西湖的名句作总领,再以白日西湖雨景作缘引,然后着重描绘了西湖夜雨的“别有一番雅致” ,表达了作者的感受。D.本文先以苏轼咏西湖的名句对西湖美景作概述,然后细致地描绘了白日西湖的绮丽风光和西湖夜雨的奇特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5.文中“自以为有些哲理意味”作者领悟到的哲理是什么?理解不妥的一项是 A.作者自以为领悟了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9、胜有声”中包含的哲理意味。B.作者领悟到了无声与有声的关系,无声的意境比有声的环境更美。C.作者领悟到西湖风景的美,全在雨夜无声之中。D.作者领悟到只有在“无声”的时候,才显示西湖的美。三、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三、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任何语言都存在着歧义现象,汉语也不例外。比如在汉语中, “生意”一词就至少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生机” 、 “生气” 、 “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意趣” ,如雪中红梅、雨后春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初生牛犊、二八少女,都可说是生意盎然的象征。另一种是指做“买卖” ,亦即“商业经营” ,如摆摊设点、沿街叫卖、坐铺掌柜、长途贩运、挟包公关、炒股放

10、债,也都叫做“生意” 。这两种“生意” ,其“能指”相同,但“能指”下边蕴含着的“所指”却迥然有异。1文人们历来看重的显然是前一种“生意” 。明代学者张岱曾说,弹琴拨阮,蹴鞠吹箫, (注)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赋诗,凡诸百项,皆借此一口“生鲜之气” ,得此生意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意者,终成渣秽。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认为,写作时含情能达,会景生心,体物得神,有了生意,便自有灵通之句。2 由此看来,要使生活之树常青,生命之藤常绿,就缺少不了这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形外的生意。商人看重的则是后一种“生意”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经商活动称作“货殖” ,望文生义,即“以物生物” 。做生意就像饲养母鸡一样,抛出的

11、是麸糠,获致的是鸡蛋甚至金蛋。就其手段而言,无论是精打细算还是巧取豪夺,是倒买倒卖还是囤积居奇,生意的好坏,全是以赚钱的多少为尺度。3对于人类现实存在着的社会生活而言,这两种“生意” ,自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从目下的行情看,后一种“生意”正在酿成热门,聚成大潮,a 连“文人下海”也 b 成了一种时髦。这就 c 令人有些担心。因为随着“文学艺术商品化”的呼声愈来愈高,两种生意就 d 渐渐地只剩下一种生意了。4从字源学考证, “意”者, “心音”也。 “意”是心灵之上、言语之下的一块充盈的“虚无” ,是胸襟中的一团浑沦的氤氲,是灵府里的一片波光云影。生意,生意,生到最后,如果只能生出一堆硬邦邦的金

12、币和实打实的物质来,那么“生意”还能成其为“生意 ”吗?5、6文学艺术创作的目的,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现实的生活生态,鼓荡起一股更为饱满丰沛的生意,倘若把文学艺术的创造也看成是一种纯粹的“以物生物”的商业经营活动,那就会从根本上失去“生意”的固有意义。作为商业经营的诸种生意,当然是应该大力发展的,但人们也总在期待着,何时能在商业经营中注进另一种“生意”的因素。因为只有到那时,经商也才能成为一种艺术,一种美的创造。在现时这也许只是一种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眼下最起码的要求,是让两种不同意义的生意并存。7(注)阮,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即古琵琶;鞠,古代的一种皮球。1.“这两种生意 ,其能指相同,但

13、能指下边蕴含着的所指却迥然有异。 ”(1)请在本文第一段以外的文字中找出两个短语,其意义分别与这里所说的两种“生意”的意义相近。与第一种“生意”意义相近的是:;与第二种“生意”意义相近的是:。(2)这里的“能指”和“所指”分别是指: A.词的书写形式和实质意义B.词的外延和内涵C.词的能够指代的对象和实际指代的对象D.词的总体意义和个别意义2.这里张岱和王夫之对“生意”作用的评价有没有区别?请简述理由。(3 分)3.以上二、三两个自然段从论证方法上看,如果说第三自然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那么第二自然段则主要使用了 论证的方法。4.依次填入这段文字中 a、b、c、d 四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14、A.就 已经 必然 可能 B.甚至 已经 必然 不免C.就 似乎 不免 当然 D.甚至 似乎 不免 可能5.这里加点的“意”是指: A.人类的精神产物 B.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C.文学艺术创作 D.写作时的灵通之句6.从全文看,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意图是: A.承上启下,统摄全文B.强调精神产品生产的重要性C.进一步阐明两种“生意”都是不可缺少的D.借题发挥,具体考证“意”的本质内容7.通观全文,作者的主要思想倾向是: A.主张在现实生活中两种生意并存B.反对文学艺术商品化C.强调从根本上恢复生意的固有意义D.希望在商业经营中注进文学艺术活动的生鲜之气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四、阅读下面

15、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兰圃漫步一九六一年三月三日,朱老总游罢越秀公园,再临兰圃,曾赋诗一首:“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我也喜到兰圃。这是一座很别致的园圃,矮墙绿瓦,拱形小门,墨绿色的陶瓷通花窗框,两只守门石狮,进道的林荫小径,使人十分意外,里面竟藏着一座五万平方米的绿洲。这座绿洲在解放前原是一片荒芜平地。一九五年才建成一所小型标本植物园。据说:朱老总发现园内茂密的林木,荫凉雅静的环境,很适合种植名贵的兰花,便提议在此修建一座兰圃公园。于是,经过专家们的设计、改建,在一九五七年,这所标本植物园终于变成今日的兰圃。这座庭园式的公园以栽植兰花为主,圃内兰花共有一百多个品种。步入兰圃,两旁葵、竹像列队欢迎,前面的桃花正迎风含笑。足迹走遍半个地球,还是第一次面对“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境界。黄竹给我添上一份新知,使我感到学无止境。穿过路亭、小径,走过石桥、水榭,漫步到一座小山坡前,山坡上的杜鹃红白相映,使我忆起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