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02459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1 年高三(上)语文期末预测题班级 姓名 得分 1、现代文阅读(39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试题(19 分) 。【1】印章,人们常常以“方寸”一词来形容它的外在特性。尽管印章艺术的物 质表现空间十分狭迫,但它“缩龙成寸”,其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却是非常丰 富的。正因如此,印章可以小中见大,方寸中见变化,成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具 有独特表现力的一种形式。 【2】从物质形态的角度来言,印章材料的规定性既显示出形式表现的特殊性, 又可从中窥见印章文化的价值取向。即使在材料的选择上先人也已注意到了有 一种文化的价值序列,沈野印谈中说:“印最上用玉,其次用铜,其次金 银,兼之者石也,最恶者象牙。

2、”可见,印材的珍贵并没有印面的镌刻效果来 得重要。当然,我们知道印章文化的真正展开是随着石材价值的被开发而开始 的。沈野认为“兼之者石”,也就是说,优质的石材兼有玉铜金银的美质,具 有一定的坚硬度,不像象牙、犀角那样容易有韧腻粗软的不足,又不像刻玉镌 那样有较大难度。郎瑛在七修类稿里说:“古人皆以铜铸,至元末,会稽 王冕始以花乳石刻之。今天下崇灯明石”正是印材史上划时代的文化价值 取向,才把文人的精神自由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王冕才会号“煮石山农”。 正是由于印材的适合和规定性才引发了篆刻家们游刃有余情趣无穷创作欲望。 对材料的历史性的选择、淘汰和限定,也是一个不断地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 的过程

3、。 【3】印章表现精神的实现是随着其功能形态的转换而逐步获得的。印章的社会 功能形态虽然是多元的,但其核心还是以“示信”为其主要的一面。诚然,印 章在发生学意义上并不一定代表权力或作凭信之物。就目前所知的出土于河南 安阳的带印钮的三块类厂玺,我们既可认为它是文字(象形)印章,又可称之 为肖形的图案印章。即便在以后,作为早期制作铭文或花纹的用途,也仍然保 留下来。但印章权力和示信作用的崛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宋元的“花押印” 以及不易模仿的笔迹,而作为一种取信的凭证;明初的“关防印”则为达“关 防严密”的目的,各执半印为信,以便拼合验核。印章与经济有一定的联系, 地官.司帝中说:“凡通货贿,以玺

4、节出入之。”此后,印章又与礼仪文化 结下不解之缘,成了权力等级制度的象征。在古代的军事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 到印章的作用,如“烙马印”、“急就章”就是为了军事需要而产生的。当然 随着宋元之后文人书画的兴起,名号印、斋室印、鉴赏收藏印等也随之出现, 印章的私用化程度提高,并开始走上了纯粹艺术化的道路,至明清终于发展成 为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艺术。 【4】印章的审美形态也是立体而多元的。从印体工艺和印钮雕作的角度看,要 求“材美工巧”,具有平滑、光润、均衡、敦实、稳重而又具变化的美感物质。 如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体虚其中以纳小印,内外相套,大小依次排 列就体现了这一点。从印钮的品类来看,有动物

5、、器物或建筑造型,式样繁多 而灵动有致,或沉静庄重,或秀逸飘动,说明取材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印体四2面或顶端上的款识也是一种文学性的创作行为,它体现了一个作者所积聚的修 养和学识。以明清文人印为例,赵之谦的“为五斗米折腰”、吴让之的“丹青 不知老将至”等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心绪和情感。作者一吐胸中块垒,印章成了 文人情感宣泄的媒介。同样,款识中的书法和绘画也是印章美的一种体现。桂 馥的“米谷”印的边款用隶书,显得沉稳古朴;邓石如的“江流有声断崖千尺” 用的则是草书,观之恍若处于一泻千里的兴奋感之中;赵之谦首创魏碑书法入 印中边款,还有“走马角抵戏形”图等,均为丰富印章艺术做出了贡献。当然 最重要的一

6、面,就是印章是综合性体现书法、章法、刀法三位一体的艺术范式。 从书法上看,要求笔画、线条和结构体的有机统一,使每个单字灵活舒展。从 章法上看,要善于掌握虚实相间的布字方法,由此形成印章总体格局的和谐完 美。从刀法上看,要做到心、手、刀三者合一,既要表现刀痕的力度和韵律, 又要从中看出艺术家的个性特色,如朱简的“碎刀”、丁敬的“涩刀”、 吴昌 硕的“钝刀”、齐白石的“单刀”等等,都表现了不同的审美意趣和个性色彩, 组成了一副幅五彩斑然的印章图画。一般说来,人们把握印章的艺术审美价值, 也都是从这“三法”上着眼的。 【5】总之,正是由于印章三个结构层面的特殊性,才有了印章文化系统的独特 性。它从实

7、用性的目的开始,随着社会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纯粹审美观照 的艺术形式了。1,中国传统书体有篆、隶、 、 、 五类,印章主要用的是 体 文字(4分)。 2,第【1】段中“小中见大”的意思是 (2分) 3,从第【3】段来看印章的权力和示信作用主要表现在 、 、 、 等方面(4 分) 。 4,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6 分) A,印章材料的珍贵性,要比印面的镌刻效果来得更为重要。 B,优质石材的开发提升了印章的文化价值和文人的精神自由。 C,印章从它一产生,就显示了权力和示信的核心作用。 D,宋元印章私用化程度的提高,标志着印章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E,套印、带钩印和式样繁多

8、的印纽造型,都能体现“材美工巧”的美感特质。 F,明清文人印款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印章美的一种体现。 G,本文按照总分总的方式,阐述了印章起源和发展的文化历史原因。 5,第【4】段中的划线句中的“三法”指的是 (3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试题(20 分)【1】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 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 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 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

9、一字传神。有 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3得其宜,各尽其妙。【2】一部水浒传 ,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 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 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 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最出色的要 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 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

10、无愧。【3】以上是说用简笔用得好。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 “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 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 “打得 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第三拳, “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 齐响”。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 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 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4】字面上的简不等于

11、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 社戏里 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 “于 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 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 十一点半到十二点,枣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 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 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 术效果。【5】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

12、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 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 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 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 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 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 确有“水分”可挤。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 括的问题,但艺

13、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简而淡,繁 而冗,往往两病兼具。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杏累赘,读起来就 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人感到吃力、头疼。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 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6】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得多余。4简笔与繁笔 1,刘勰的文学评论著作是 , 水浒传的作者是 , 顾炎武的名著是 ,他的爱国名言是 , (4 分) 。 2,从【1】 【2】 【3】段来看,作者认为无论繁简都应该 ,概括起来就是要有 (只填两个字) (2 分) 3,第【5】段划线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说明的是 (3 分) 。 4,作者提出

14、的“提炼”包括两方面, 【1】 【2】 (2 分)5,下列判断有误的两项是( ) ( ) (6 分)A,作者谈“繁简”论题时,运用了水浒传的两个例子,是为了加强说 服力。B,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从味觉、视觉、听觉三方面来描写,极为生动,痛 快淋漓。C,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不要费什么心思,就可以在写文章时做到繁 简适当。D,第【4】段中的前一个“罗嗦”是繁冗拖沓的意思,而后一个“罗嗦” 则是以繁胜简“的意思。E, “言简”就是“简笔” ,说的就是文字的简练,只要“言简” ,就能够做 到“意赅” 。F,文章结尾提倡“简练为文” ,是针对现实提出的倡议,和全文的主旨并不 矛盾。 6,,为什么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请作具体的分析。 (3 分)2、名句填空(8 句选 5 句,共 5 分) 。1,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 2, ,鸟倦飞而知还。 3,忧劳可以兴国, 。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6, ,大礼不辞小让。 7,投我以桃, 8, ,如琢如磨。3、阅读作品,完成试题(6 分)【中吕】山坡羊 长安怀古5赵善庆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途遗 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1,按曲的知识, “山坡羊”是 名。 (1 分) 2,对作品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