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行政区域数据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01509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行政区域数据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佛山行政区域数据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佛山行政区域数据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佛山行政区域数据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佛山行政区域数据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行政区域数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行政区域数据(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统计广佛深上半年第三产业部分数据对比2009 年上半年,广东经济经历最困难时期。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6538.09 亿元,增长 7.1%。工业生产逐月回升,消费市场保持畅旺,投资平稳 较快增长,外需跌幅有所减缓。第三产业成为经济主要拉力。上半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252.20 亿元,增长 15.5%;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057.22 亿元,增长 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9.3%,增幅同比提高 8.7 个百分点。 广州南站 4 条轨道、6 条道路连接佛山 作者:佚名 转贴自:2010-11-12 佛山日报 点击数:84 文章录入:ling 广佛都市网讯

2、 佛山日报记者宋苑丹报道: 广州市规划局前日公布广州南站地 区城市设计,绘制了广州南站未来 30 年的发展蓝图。在产业、交通、文化等各领域的发 展上多处凸显广佛合作概念。此次南站地区整体规划范围为 36.1 平方公里,核心区 4.5 平方公里,按照规划, 其主要功能是交通服务,其次是商务、商贸功能,辅助功能为居住。建成后,该地区涉及 13 个行政村,将容纳 35 万人。将与老城区、珠江新城相对应成为城市第三增长极,形成 “三站共生”的城市格局。广州南站比邻佛山南海、顺德两区,周边制造业密集,规划提出,要依托多条客 运专线和港澳直通车以及城际轨道交通,利用南站巨型交通枢纽及广佛核心的优势,进一

3、步推动珠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吸引港澳高端服务业,以完善和提升当地的产业功能。南站区域距离禅城中心仅 18 公里,因此,规划也充分考虑了与佛山的连接,包 括打通平南、广明两条高快速路、4 条城市主干道(石壁大道-南番大道、汉溪大道西、佛 陈路、石都北路-105 国道)、2 条城际轨道(广佛城际环线、广珠城际)、2 条城市轨道 (佛山 2 号线、轨道交通 7 号线),形成立体、便捷的交通体系。另据透露,南站还预留 了两条轨道,有可能延伸到顺德、番禺市桥等地。记者从市规划、交通等部门了解到,一直以来,我市对于与南站地区的对接十分 关注,今年已经出台与南站地区的交通衔接方案,除海怡大桥等道路和轨道连接

4、外,还提 出在南站附近设立佛山公交、出租专用站场。另外,作为广州铁路枢纽“四主一辅”中 4个主要客运站之一,正在规划中的佛山西站,将通过南广、贵广铁路衔接广州南站,并衔 接新三水站。在规划方面,由广佛两市共同编制的广州新客站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规划也已经出台,考虑新客站周边可能辐射影响范围(半径约 10 公里),西至佛山“一环”,东至新城 路、迎宾路和西环路,南至顺德水道,北至东平水道及珠江,将分两个阶段对这一片区进 行建设,近期(2009-2012)目标为:加强新客站周边主要辐射性战略通道的建设,形成功能 基本完善、对外联系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打造广佛城市功能优化发展区。建设广佛交界 段同城化

5、整合的示范片区和形象展示窗口。远期(2009-2020)目标则为:衔接珠三角轨道交 通的现代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广佛中部新兴的城市增长区;充满交通枢纽动力、现 代商贸活力、岭南水乡魅力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联系紧密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佛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二一年三月二十四日2009 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定不移落实中央、省应对危机的系列措施,积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按照“三促进一保持”要求,大力推进“两转型一再造”,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

6、新进展。一、综一、综 合合初步核算,2009 年全市生产总值 4814.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95.55 亿元,增长 4.1%;第二产业增加值 3028.96 亿元,增长 12.4%;第三产业增加值1689.99 亿元,增长 16.1%。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 8.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 21.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 15.3,金融业增长 23.4,房地产业增长 27.7,其他服务业增长 9.8。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 2.0%、62.9%和 35.1%。人均生产总值 80579 元,增长 12.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 1.6%。其中

7、消费品价格下降 1.4%,服务项目价格下降 2.4%。分类别看,烟酒及用品类上涨 1.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 1.4%,食品类上涨 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 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 1.3%,衣着类下降 2.4%,交通及通信类下降 2.5%,居住类下降 6.9%。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 3.7%。其中轻工业下降 1.9%,重工业下降 5.3%。表一 2009 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指指 标标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比上年涨跌幅度居民消费价格98.4 -1.6 食 品100.1 0.1 其中:粮食102.9 2.9 油脂87.2 -12.8

8、肉禽及其制品94.4 -5.6 鲜蛋103.2 3.2 水产品103.1 3.1 鲜菜99.4 -0.6 烟酒及用品101.6 1.6 衣 着97.6 -2.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8.7 -1.3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1.4 1.4 交通及通信97.5 -2.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8.7 -1.3 居 住93.1 -6.9 城镇在岗职工 54.36 万人,增长 0.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1.78 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4.21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1.8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1.84%。二、农业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0.87 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8

9、%。蔬菜种植面积 61.58 千公顷,增长 6.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12.94 千公顷,增长 16.2%。全年粮食产量 9.75 万吨,比上年增长 2.6%;蔬菜产量141.13 万吨,增长 6.3%;水果产量 5.76 万吨,下降 6.5%。全年肉类总产量 28.09 万吨,比上年增长 4.3%,其中猪肉产量 13.99 万吨,增长 3.6%;禽肉产量 14.04 万吨,增长4.9%。全年水产品产量 54.91 万吨,增长 2.5%,其中塘鱼产量 53.94 万吨,增长 2.9%。全年三鸟饲养量 11662.51 万只,增长 3.9%;生猪饲养量为 311.30 万头,增长 2.6%。表

10、二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产品名称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产产 量量比上年增长比上年增长 (% %) 粮食万吨9.75 2.6 其中:稻谷万吨6.93 4.1 蔬菜万吨141.13 6.3 水果万吨5.76 -6.5 肉类总产量万吨28.09 4.3 其中:猪肉万吨13.99 3.6 禽蛋产量万吨0.85 -2.2 水产品万吨54.91 2.5 其中:塘鱼万吨53.94 2.9 三鸟饲养量万只11662.51 3.9 生猪饲养量万头311.3 2.6 生猪年末存栏量万头113.16 0.5 三、工业和建筑业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 2924.43 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规

11、模以上(下同)工业完成增加值 2865.04 亿元,增长 14.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56.64 亿元,增长 15.2%;集体企业 32.26 亿元,下降 0.1%;股份制企业 1468.95 亿元,增长 15.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023.03 亿元,增长 9.0%。民营企业 1667.45 亿元,增长 14.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1358.67 亿元,增长 13.7%;重工业 1506.37 亿元,增长16.1%。轻重工业的比例为 1:1.11。传统产业中纺织服装、化纤制造业完成增加值 197.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8%;食品饮料业 100.21 亿元,增长14.

12、5%;家具制造业 63.47 亿元,增长 10.7%;建筑材料 266.47亿元,增长 6.8%;金属制品业 219.64 亿元,增长 22.2%;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 398.87 亿元,增长 4.2%;塑料制品 153.55亿元,增长 20.5%。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 12.2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9.5%;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20.92 亿元,增长 17.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15.09 亿元,增长 19.6%;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23.90 亿元,下降 23.7%。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 646.7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0%;钢材加工

13、业 75.03 亿元,增长 34.6%;石油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61.55 亿元,增长 15.3%。表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产品名称产品名称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产产 量量比上年增长比上年增长 (% %)配混合饲料万吨360.11 -7.1 酱油万吨146.76 33.4 啤酒万升95566.00 36.7 软饮料万吨49.16 -7.8 布亿米8.37 -1.8 服装亿件4.57 0.9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63.89 -13.8 家具万件2251.89 -10.5 涂料(油漆)万吨54.02 14.1 塑料制品万吨209.83 8.5 墙地砖亿平方米12.16 -6.0 铝材万吨231

14、.95 7.2 日用不锈钢制品万吨43.61 17.5 燃气灶具万个733.70 -9.8 燃气热水器万个758.07 26.7 电饭锅万个4423.19 -3.8 房间空调器万台1476.53 6.9 微波炉万台4179.08 8.0 家用洗衣机万台193.87 4.1 家用电冰箱万台543.13 29.8 电光源亿只17.35 -10.2 程控交换机万线7.66 32.2 电子元件亿只12.39 148.2 光学仪器万台(个)30.97 -21.2 照相机万台884.15 -46.3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82.60 13.1 2009 年 1-11 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3.80

15、%,其中总资产贡献率 11.85%;资本保值增值率107.21%;资产负债率 61.3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3.88 次;成本费用利润率 3.27%;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 21.80 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 96.41%。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253.79亿元,比上年下降 0.3%;利税总额 15.08 亿元,下降 3.8%。四、固定资产投资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70.56 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分城乡看,城镇投资 720.54 亿元,增长 13.9%;农村投资 750.02 亿元,增长 19.8%。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 5.20 亿元

16、,增长 635.3;第二产业投资 557.46 亿元,增长 11.7,其中工业投资 557.23 亿元,增长 11.7;第三产业投资 907.90 亿元,增长 19.6。表四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单位:亿元;%行行 业业 投资额投资额比上年增长比上年增长合 计1470.5616.8 农、林、牧、渔业5.20635.3 制造业436.59-3.0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20.63148.0# 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60.76102.0 建筑业0.23-0.7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25.38156.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2.26391.1 批发和零售业29.653.6 住宿和餐饮业25.0035.0 房地产业456.96-7.3 租赁和商务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