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考2011年地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00979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考2011年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考2011年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考2011年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考2011年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高考2011年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考2011年地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考2011年地理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高考地理试题(福建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 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 l2 题。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下表为 20022007 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采人口为主。读表完成 34 题。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

2、老龄化进程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 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 1 示意 2008 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 56 题。5.该国公共住房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A.功能分布、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

3、,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 2 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 题。7.图中 E、F 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 0.50 B. 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8.导致 E、F 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 B.F C.G D.H图 3 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 l012 题。10.此时,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4、 D.西南风11.与地相比,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12.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A.1 月 B.2 月 C.7 月 D.8 月必考部分(116 分)37.(37 分)图 14 为 R 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另附图 14R 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 1600m。R 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是 100mm。甲国在 R 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 R 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

5、说明其成因。(7 分)(2) 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 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9 分)(3) 分析 R 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3 分)(4)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 R 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 分)选考部分(40 分)40.(15 分)地理在 A、B、C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 2海洋地理】图 19 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9 分)(2) 简述 M 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6 分)B【选修

6、 5自然灾害与防治】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月降雹的天数,图 20 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 分)(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6 分)来源:学科网C【选修 6环境保护】图 21 示意 19862002 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 19862002 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 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第卷共 36 小

7、题,每小题 4 分,共 114 分。1.C 2.B 3.C 4.B5.D【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公共交通沿线地区,而不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从图中得不到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6.A【答案】A 【解析】结合上题得到结论:该国公共住房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沿线分布,布局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区,所以可推出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7.B 8.A 9.D 10.C【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形状可知该区域为北极地区,读图可知地西侧气压高于东侧,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可

8、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11.D【答案】D【解析】与地相比,地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昼长年变化较大、气温年较差较大,地经度为 90E,向东离 180近,地经度为 90W,向东离 180远,地所以较早进入新的一天。12.A【答案】A【解析】从图中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可知地位于亚欧大陆,在亚欧大陆内部出现高压中心,则为北半球冬季,又由于虚线为晨昏线,且与 70N 相切,即可推出太阳直射在 20S(太阳直射在 2326S 较近),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在 2326S,则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1 月。第卷共 6 大题,共 156 分。必考部分(116 分) 37.(37 分)(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

9、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R 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 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

10、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淤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选考部分】(40 分) 40.(15 分)A.【选修 2海洋世界】(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海向外海递增)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1)【答案】 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解析】读图 20 可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是 4 月份,为春季,根据题干信息“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可知,该省在春季冷暖气流常交汇,易使暖空气抬升,空气对流加强,从而冰雹发生多。(2)【答案】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解析】考虑“冰雹颗粒大小一般为 5-50mm”,冰雹颗粒大,质量重,所以冰雹会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对冰雹防御措施主要是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C【选修 6环境保护】(l)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