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99646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87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987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987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987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987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87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87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 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共分) 下列各题中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 内。 (一)一般选择题(分) 选对一题得分。选错或多选均不得分。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太阳 比邻星 金星 北极星 有关地球上大气的叙述: 臭氧不吸收太阳紫外线。 对流层上暖下冷,有利于空气对流。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南、北半球高纬度都是吹西风。 有关地球上水的叙述: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以固态水为主。 各种水循环运动中,以海上内循环为最重要。 海水热容量比岩石要小得多。 海水盐度以黑海为最低。 有关地壳和地质构造的叙述: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和铝

2、。 地幔物质以铁镁的硅酸盐类为主。 地表形态的凹凸是识别向斜和背斜的主要依据之一。 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堑。 有关地球上生物和自然带的叙述: 地球上的生物分为植物和真菌两大类。 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物质叫土壤。 地表各个自然带之间通常没有过渡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南半球基本没有表现。 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该机 从乌鲁木齐返航至北京,大约只需三个小时,原因是: 地球自转的影响 两地时差的关系 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不同的影响 苏联在地形上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 地,东西两大部分的分界是: 鄂毕河 伏尔加河 叶尼塞

3、河 乌拉尔河 马赛是哪一个国家的著名港口? 荷兰 比利时 法国 丹麦 秘鲁附近海区成为著名渔场的主要原因是: 有寒流经过。 有暖流经过。 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与海水的上升流有关。2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 大豆 油菜 芝麻 花生 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最大的两个省是: 辽宁和安徽 广东和河南 江苏和台湾 四川和湖南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的矿产资源优势,我国在哪个省(区)建立稀土工 业基地较为合理? 贵州 新疆 云南 内蒙古 我国新开发的准格尔煤矿位于: 新疆 青海 内蒙古 陕西 我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是: 吉林省长白山 云南省西双版纳 湖北省神农架 青海省鸟岛 世界上核能发电量

4、在本国总发电量中占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法国 苏联 美国 日本 属于古生代地层的化石有: 大羽羊齿化石 海绵化石 被子植物化石 始祖鸟化石 酸雨是日益严重的世界环境问题之一,形成酸雨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是: 臭氧 二氧化碳 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 有些科学家担心大气污染物的继续增加,将使地球平均温度明显升高,从而造成灾 难性的后果,以“温室效应”引起地球大气平均温度升高的主要污染物是: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反应干旱坏境的指示植物有: 马尾松 骆驼刺 芦苇 冷杉 我国特有的树种有: 落叶松 樟树 水杉 桦树 (二)读文选择题(分) 请仔细阅读下文:“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形成

5、的沙漠化土地有是由于滥垦、滥牧与 滥伐森林的结果;是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中破坏林草所造成;是由于 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 ” (注意:请严格按上段文字表述的内容,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经过思考把选出的一项最 确切的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一题得分,选错或多选均不得分。 ) 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3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是由于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

6、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三)读图选择题(分) 下面四幅全年气温变化图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京的情况?(分) 下图四条曲线中哪一条是正确表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分) 曲线 曲线曲线 曲线 (四)配对选择题(分) 将下列三个城市与左侧相应的所在省(自治区)和右侧相应的主导工业部门分别用 直线相连: 辽宁 林芝 钢铁工业 四川 渡口 化学工业 西藏 大连 毛纺织工业 二、填充题(共分) 本题共小题,每填对一小题,得分。 今年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诞生四百周年。他曾 考察了很多石灰岩地区,形容桂林一带景色如“。 下图中,地在地的方向。地是月日时分的时候, 地是月日时分。4我国长

7、江漂流队去年曾征服金沙江上最 艰险的峡谷,它的名字叫 ,位于省(自治区)境内。 河水补给除雨水、湖泊水外,还有和等。 自然资源按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沼气属于 资源;天然气属于资源。 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大渔场几乎都位于交汇的海区,其原因是 。 珠江三角洲蔗基鱼塘的生产过程中,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说,生产者 是,消费者是。 目前,党和政府正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人口的,提高人口的 ,使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 我国已开采的大油田,除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外,还有山东省境内的 油田和河北省和天津市境内的油田。 西亚地区随着石油经济的迅速发展,外籍工人剧增,外来人口已超 过本国人

8、口的国家主要有和。 三、读图分析题(共分) 照每张图象下的具体要求回答:(分) 本题共四小题,每小题分。图中的作物叫,它是非洲 这种动物的名称叫,它分 (国家)的著名物产。 布在。5这是位于我国市的著名古 上图是化石,它出现于迹,它名叫 。 代的地层中。 读下面地形图,回答和完成下列要求:(分)()在图下 部作出线的地形剖面图。 (分) ()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属五种地形(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 中的哪一种?答。 (分) ()判断的理由是:海拔高度在米以上,米以下;相对 高度在米以下。 (分) ()河流的大致流向为,图上、两点的距离是,地面实 际距离为。 (分) ()这条河流水量丰富稳定

9、,计划修建一个小水电站,仅就地形考虑, 比较、三处,在何处建坝工程量较小?答处。 (分)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分)6()将图中、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分别写在下面相应的 空格内: ; ;。 ()红海两岸地区临近海洋,为什么出现沙漠气候,其原因是 。 ()我国的东南部,所处纬度与红海两岸地区大致相当,为什么在 我国东南部未出现沙漠气候?(试从该地区所处的海陆位置及 影响该地区气候的主导因素,加以分析。 )答。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结合你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分)7()图中年石油所占 的百分比是。 ()煤炭比重变化趋势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是 。 ()石油比重从 年到 年变化趋势的特点

10、及其原因是 。 ()西亚石油日夜不断地运输到地中海沿岸的最经济运输方式是 。 ()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启航,经地中海开往联邦德国的汉堡港,沿途 经过著名的海峡依次为海峡、英吉利海峡、海峡。 读下图分析回答:(分)()三个湖泊的名称是;。 ()三个城市的名称是;。8()这三个城市发展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美国农业的特点之一,是实行作物专门化生产,形成一系列农作 物带和农业区,以上三个城市所处的农业带名称是。 四、综合题(共分) 某旅游团从北京出发,计划乘火车或轮船到有关城市参观游览,主要游览点包括:南 京中山陵、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广州交易会,最后到香港(从苏 州到杭州一段

11、要乘船) 。请写出一个合理的旅游路线(走近路,不走重复路线) 。 (分) 从北京出发经到市游览; 再经到市游览; 又经到市游览; 再经到市游览; 然后经到杭州市游览西湖; 再经到广州市参观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最后经到香港。 根据下面食物链示意图思考,如果任意捕杀狐,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分)如右上图所示,有人曾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自然条件,乘帆船远航,从到, 又返回,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航行方向,并指出从到利用的盛行风的名称是 ,利用的洋流的名称是和。从返回时利用的 盛行风的名称是,利用的洋流的名称是。 (分)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分)()黄河比

12、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 ,主要原因是 。9()黄河入海水量的以上来自兰州以上的河段,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 量减少的原因是。 ()图中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是,是。 ()简要说明黄河郑州以下河段流域特别狭小又无支流的原因: 。 ()在空白的图框中,绘出“引黄淤灌示意图”。 引黄淤灌示意图读图回答:(分)月日的太阳高度 ()注出南回归线和北极圈的太阳高度角的度数。 ()用虚线表示出晨昏线,并用平行斜线表示出夜半球的范围。 ()赤道上昼长与夜长各多少小时?。 ()南极圈内昼长多少小时,夜长多少小时?。 ()北极圈内昼长多少小时,夜长多少小时?。 读下面石灰岩溶洞图,回答:(分)()图中是; 是 。 ()读: () 化学方程式,以此扼要说明图中、形成的原因。 ()喀斯特地形较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