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探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95741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探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探析【摘 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本文着重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建设 信息 数字图书馆是提供个性化信息和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知识创新战略的有利信息保障。随着人们对网络需求的增加和网络自身的发展,网络应用的类型不断扩大,互联网上信息的类型也更加丰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这项工作关系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虽然传统图书馆暂不会消失,但随着电子出版物的盛行,数字图书馆终将取而

2、代之。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寻、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新生的事物。目前在整个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定义。综合众多的定义表述,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等;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

3、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的各个角落,2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1.数字图书馆是通过宽带高速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任何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 2.数字图书馆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已不限于印刷体,它具有文本、声、光、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其存储的载体也相应的有光盘、录音带以及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电子化装置,它通

4、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向读者展示各种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信息。 3.数字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发布功能。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传统图书馆有着重大的差别,它变传统图书馆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服务。它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发布和传播各种文献资源的信息,对读者进行“引导”或“导航”,向读者提供各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 三、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传统图书馆担负着信息采集、存储、传播及版权控制的重任,而数字图书馆也同样要完成这些任务,只有各项任务的内容、采取的手段及服务方式方生变化。 1.由于数字图书馆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

5、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 32.数字图书馆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除了纸介质的书刊资料外,还收录其它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如视频、音频资料、计算机程序等等,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3.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 4.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可以不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见面,而只通过网络与图书馆联系,图书馆专业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及电子咨询台与用户联系。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电脑登录至数字图书馆的主业,随意浏览、查询、下

6、载、打印有用的信息。 5.数字图书馆扩大了读者的范围,普通图书馆因为读者对象与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能为少数人服务,数字图书馆则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任何身份进入图书馆自由查询。 因此,从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意义不难看出,建立数字图书馆对宣传和传播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理论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在建设一个新的更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对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积极的作用。 四、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1.正确理解文献数字化。在文献数字化的过程中,印刷载体的文献要保持书刊资源的原貌,使用通过网络检索和阅读,能够对书名、著者、分类、主题

7、、目次、文摘和内容进行检索,并能阅读全文;同时,视听资料所谓文献都应上网。 2.加强各单位间的分工和协作。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是个别图书馆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全国范围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和情报信息提供单位来携手完成。因此,国家应建立知识资源数字化协作中心,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劳动。另外,4各单位还可针对自己的特长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 3.突破关键技术。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的来说,数字图书馆设计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与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

8、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等。我们必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背景,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方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才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4.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数字资源库中包括中文数字资源群,引进国外的专题数据库。通过相接的网络系统实现大部分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联机采编和馆际间互借。 5.培养一只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及人才的培养。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没有一只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

9、,数字图书馆是无法正常运转的。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人才。除了图书馆情报领域专业知识外,他们还要融合信息技术专家的工作模式,具有较强的捕捉、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除了能从互连网的数字图书馆上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外,他们还应能快速通过因特网,从使人在眼花缭乱的知识海洋中搜集和筛选出对用户有用的信息,分门别类的加以归纳,使之成为本馆虚拟馆藏的一部分。知识丰富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数字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的主流。图书馆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保证数字图书馆不断的完善。 5参考文献: 1孙兰晶.浅谈数字图书馆的几点认识.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5). 2穆俊娥.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 (12). 3霍莜南.浅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特征和途径.四川戏剧,2007,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