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95638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内容摘要: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向经营者预先发出警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财务危机,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入手,对如何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财务预警 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危机 适时、准确的对企业财务失败进行预测分析是市场竞争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尤其在我国加入 WTO 之后,面对国外企业参与国内竞争的形势,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成为企业以先进财务管理手段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应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

2、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分析企业内外理财环境,及早地发现企业财务危机信号,同时通过寻找财务危机的原因,提出防范和解决危机的有效排警措施,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有效配置资源提供可靠保障。财务预警系统作为财务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具有信息收集、预知危机和控制危机等功能。 信息收集。财务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预警。 2预知危机。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之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

3、寻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控制危机。当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预知并预告,还能及时寻找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 避免类似财务危机再次发生。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弥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从而既能提供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又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原则 财务预警指标包括财务警情指标、财务警源指标和财务警兆指标三种。在具体选择财务预警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灵敏性原则。即所

4、选择的指标能够灵敏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方面,这是企业财务预警的根本目的。因为财务预警的基本功能就是要敏感地反映企业财务运行状况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波动。通过改变财务系统控制参数和变量,对企业资源分配调控,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动状态得到收敛和控制,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能够在合理的区间内进行。 超前性原则。即所选择指标的变化应超前于实际财务状况的波动,这是财务预警的重点。财务预警系统使用所选定的指标必须能够准确地预测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趋势,揭示出使企业生产经营处于稳定发展态势的合理界限。 3一致性原则。财务预警系统反映的是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变动状态,预警指标要与企业财务总体发展波动倾向基本

5、一致,并且各个指标能够独立地发挥预警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状态的信号作用。 协调性原则。即各项预警指标能够相互协调,当企业财务状况的波动倾向变化时,这些指标的波动倾向要早一段时间(先行)或晚一段时间(滞后)表现出相应的变化。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是众多相互联系的预警指标组成的,既包括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又包括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共同监测,能够从整体上强化预警企业财务总体变动状况的功能,从而提高预警信号的有效度。 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 (一)单变量预警模型 单变量预警模型是指以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否处于破产状态的预测模型,又称为单变量分析法。单变量预测模式最

6、早是由威廉比弗提出的,他认为按综合性和预测能力大小,预测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资产总额;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按照单变量模式的思路,企业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应该表现为企业长期的、稳定的状况,所以跟踪考察企业时,应对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注意,风险大的企业有较少的现金而有较多的应收账款,或者表现为极不稳定的财务状况。 (二)多变量模式 多变量预警模型,即运用多种财务比率指标加权汇总而构成多元线性函数公式来预测财务危机。它比单变量模式分析更注重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财务危机的4影响,预测能力也

7、更强。美国爱德华阿尔曼(Altman)教授最先建立了多元线性模型,即著名的 Z 分数模型,其模型为: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Z 为判别函数;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Altman 通过大量研究分析认为:Z 值与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负相关。当 Z2.76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Z 处于1.812.675 之间时,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极不稳定;如果 Z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

8、风险。 由于 Z 分数模式在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学者周首华等在 1996 年借鉴 Altman 研究建立了 F分数模型。 F 分数模型如下: 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其中:X1、X2 及 X4 与 Z 分数模型中的 X1、X2 及 X4 相同, X3=年净现金流量平均总负债,反映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用于偿还债务的能力;X5=(年净现金流量+利息)平均总资产,反映企业资产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其中利息指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后的余额。 F 分数模型的临界点为 0

9、.0274,即当 F0.0274 时,企业破产的可能性非常大;当 Z0.0274 时,企业财务状况正常。 构建财务预警系统的建议 (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财务预警系统 不同国家、行业和企业有着不同的会计惯例,其标准财务指标不尽相同,要想5使财务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符合企业要求和特点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模型建立后应定期评价该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度,检验模型的理论基础,不断对其进行修正更新,使之适应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要求,保持较高的预测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数据来源,这就要求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要能提供及时、真实、

10、完整、可比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企业相关经营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则要能提供同行业、国家宏观甚至全球的相关外部信息。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现代财务预警系统对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建设责权分明、内部稽核制度健全、交易处理程序适当、信息记录真实、披露及时、审计独立客观等内容,并确保其能得以切实执行。 (四)建立全程全面监控的财务预警系统 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预警,而更在于围绕预警所展开的一系列工作。事前工作包括确定评价标准、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财务指标安全区间和风险区间、建立模型、收集资料、信息传递等;事中工作包括分析整理资料、发现

11、问题、发生预警信息、将信息反馈至各相关环节;事后工作包括当发生潜在危机时支持配合相关方面寻找根源及时纠错、建立追踪系统跟踪预警。此外,还应当明确,财务预警系统不只是在意识到企业可能将出现问题时才使用,而应更注重日常监控,随时考虑各种可能导致预警的原因,重视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以便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注重企业各个部门的协作,树立合作与全面财务预警的理念。 (五)积极探索和应用风险控制方法 6控制风险才是财务预警系统的根本目标。财务预警系统一旦发出风险预报,则立即根据预警信息类型、性质和风险程度等选择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这些对策大多是思路性、提示性的,目的在于帮助管理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概括起来,风险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回避风险法。回避风险法是指企业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尽可能选择财务风险较小的投资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利情况则及时中止或调整方案;降低风险法。降低风险法是指企业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加强管理等方法来降低风险;分散风险法。分散风险法是指企业通过联营、横向或纵向多样化战略来分散风险;转移风险法。转移风险法是指企业通过购买保险、期货交易或签订转包合同等办法将风险转移给他人。 参考文献: 1.吴晓梅.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及其建设J.计划与市场,2002 2.杨光.中小企业如何规避财务风险J.会计之友,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