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认识误区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493444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认识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认识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认识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认识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认识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认识误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RFID 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认识误区摘 要 根据在 RFID 项目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目前 RFID 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一 些认识误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RFID 技术;图书馆;认识误区 1 RFID 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界的应用情况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 它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读取速度快、非接触式读取 、数据存储容量大等特点。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开始,RFID 技术陆续应用于国外图书馆,改 善了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手段,获得了良好的反响。目前使用 RFI

2、D 技术的图书馆已经遍布全世 界。 我国图书馆界使用 RFID 技术的时间并不长:2006 年,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深圳图 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采用 RFID 系统进行流通管理;2007 年,武汉图书馆引入了 RFID 系统; 2008 年,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中国歌剧院图书馆、中国国家图 书馆、杭州市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也纷纷实施完成或招标引入了 RFID 系统 。在这些项目中,中国国家图书馆、深圳市图书馆、杭州市图书馆的应用范围都超过了百万 册/件,汕头大学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更是采用了超高频的 RFID 系统1。这些图 书馆的尝试和探索所取得的

3、成功已经使国内更多的图书馆开始关注并考虑引入 RFID 系统。 随着 RFID 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界的学者也对 RFID 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在 CN KI 进行的检索为例,以“RFID”和“图书馆”为检索主题的相关文献,2005 年有 15 条记录, 2006 年为 34 条,2007 年为 8 条,2008 年为 20 条,20092年(截止 9 月底)为 33 条。文章的内容也 从对 RFID 在图书馆应用的设想以及在国外应用情况的介绍逐渐向 RFID 在国内图书馆应用的创 新模式和经验收获的研究方向发展。 2 对 RFID 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认识误区 2.1 RFID 可

4、以非常准确地实现多单册非接触远距离的快速读取 很多人对 RFID 技术的深刻印象来源于上个世纪末国外的一则广告:在超市中,一位顾客推着 一 车货品从超市的安全门走过,不需要任何人工清点,超市的RFID 系统就能够将所有货品瞬 间点清结账并将费用直接从顾客的银行卡中划走,方便快捷的过程让人们对 RFID 系统充满向 往。但在现实环境中,虽然已经过了 10 年左右的时间,这种情景还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 RFID 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也是如此,即便是对几本书在阅读区域内进行读取,如果考虑到 天 线角度、标签重叠、障碍物遮挡及信号反射等情况,准确率也难以达到 100% 。RFID 系统供应 商在演示广

5、告中所播放的那种读者抱着高高一摞书,里面还混有光盘及录影带,在阅读 器上一放就可以读取所有标签并办理借阅手续的视频,可信度是极低的。 目前 RFID 系统的优势虽然是非接触远距离的快速读取,但是这一功能的实现受到很多条件的 制约。图书馆在实际使用 RFID 时要根据周边环境考虑设备的摆放位置,规划好业务流程,避 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2.2 RFID 系统是可以替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新系统 RFID 系统可以应用于流通、馆藏管理、读者证卡等多个图书馆业务环节,很多文章提出图书 馆应用 RFID 系统的一大障碍就是必须更换原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 的。 3从工作原理上来讲,RFI

6、D 就是一种电子条码。和图书馆应用的条形码系统一样,RFID 系统也 是基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一种应用系统,它需要和原有的条形码系统相配合,通过中间件和 图书馆管理系统相连接才能改善流通环节与管理环节的效率。所以 RFID 系统是基于原有图书 馆管理系统的一套相对效率更高的实际操作工具,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作用 而引入图书馆行业的技术手段。2.3 RFID 系统误报率低,安全性高,可以降低丢失率 每一家 RFID 系统的供应商在推荐 RFID 系统时都会提到其安全性高、误报率低等优点,实际上 , 如果把 RFID 系统看作一个木桶的话,安全性就是木桶上最短的一块板,RFID 标签存在

7、易破坏 、易屏蔽、标签读取方向性强等弱点。如目前的高频标签大多采用 33cm 或 44cm 规格,粘 贴位置明显,极易被发现并被破坏;超高频标签隐蔽性较好,但与高频标签一样,只要将标 签位置进行物理屏蔽,标签就无法被读取。同样,因为标签被激活的无线电信号具有方向性 ,如果标签无法以正确的方向接受信号,标签将无法激活,自然也无法反馈信息。基于以上 事 实,RFID系统安全性的正确表述应是:RFID 系统漏报率较高,误报率低,可减 少 因误报产生的争议,但在对资料的保护方面存在隐患,需全面考虑。 2.4 RFID 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消减人力资源 很多图书馆领导都认为采用了 RFID 系统,通过启用

8、自助借还等设备就可以节省人力资源 。从 自动设备取代人力劳动的角度来说这种设想是成立的,但是随着自助设备的使用,图书的流 通率会有一定的提高,相应的归书整架工作与借还流通工作相比,在人力的消耗上会更高。 即 便引入了自动分拣设备,最终的上架依然需要人工完成,除非采用目前成本高昂、一般图书 馆都无法承受的射频智能书架,而且如果仅仅将 RFID 系统应用在图书的借还流通以及架位管 理上,使用 RFID4的成本要远高于使用条形码和冲消磁磁条。 目前国内应用了 RFID 系统的图书馆,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通过 RFID 技术增强对馆藏资源的管理 和改善对读者的服务上。与此目标相对应,RFID 系统应用后,

9、会新增更多如馆藏清点、架位 数据维护等的连带工作,所以应用 RFID 系统实际上难以达到消减人力的目标,只是可以进一 步实现工作内容的细化切分,有利于图书馆的岗位规划和人员调配,通过合理的人员调配发 挥 RFID 系统的最大功效,使之更好地完成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加强管理的应用目标。 2.5 RFID 标签容量越大越好 RFID 标签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存储部分信息。目前市场上标签的存储容量基本以 256bit、512b it 和 1024bit 为主,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的厂商已经推出了容量高达32k bit 甚至 128kbit 的标签。这就使得很多图书馆在进行 RFID 系统的选择时希望标签的

10、存储容量 越大越好,希望能够在标签内存储更多的信息,有的甚至希望将单册全部的 MARC 数据写进去 。 实际上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表明:标签读取速度会随标签 写入内容的增加而下降,所以标签里面究竟要写哪些内容是需要图书馆进行仔细斟酌的。如 果没 有进行离线查询等工作的需要,是否有必要将题名、分类号、借阅信息等占据标签容量较多 的内容写入值得思考。毕竟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覆盖进行联机查询的成本较之 功能单一的离线查询不失为更好的解决办法。况且标签随着容量的增加,费用也相对要增 加,对馆藏规模 超过几十万册的图书馆来说这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开支。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目前已经有 RFID 生产厂

11、商推出了一次性写入的低容量(256bit)、 低价格标签。该标签只可以写入馆代码以及条码号等少量信息,且5写好后不可修改,但使用 寿命从原来的 10 至 15 年提升到 20 年以上,价格也只有传统 1024bit 普通标签的 30%左右,且随 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还将进一步下调。这对强调文献保存的图书馆来说是一个利好,也说明市 场正在逐步向细化发展。 2.6 RFID 技术可以轻易实现顺架 JP3在 RFID 系统供应商的宣传材料中一般都会提到“应用 RFID 系统可以实现图书的清点、 顺架、查找等功能”,其中的顺架功能一般都会被表述为“可以判断图书是否错架以及可以 给出提示帮助找到正确的架位”

12、。但在实际测试中,这些功能是很难实现的。 首先,每个图书馆各有不同的排架体系,其中一些是自己制定的内部规则,RFID系统的架位 库很难按照这些规定进行有效排序;其次,图书馆的架位是一个变量,随着图书的增减,架 位信息需要不断更新,架位库要不断插入和剔除书目记录,这对于图书馆而言是比较繁重的 工作;最后,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RFID 系统是区域读取,难以精确到点,这就使得即便在 架位排序体系建立的情况下,点检设备也只能提示大概位置。从目前来看是配合人工目测才 能找到准确位置,这所耗费的时间要远大于人工操作的时间。 基于这种情况,目前使用 RFID 系统的图书馆大都将排架从原来的以类、册为单位更改

13、为以 层板为单位。通过 RFID 系统来建立新的导引体系,放弃原有的顺架标准 ,RFID 系统可以帮助图书馆进行盘库、查错等工作。但单纯依靠 RFID 系统来实现传统意义的 顺架功能,现阶段尚无法实现,也是没有必要的。 2.7 RFID 系统价格昂贵,一般图书馆难以承受,距离实际使用还很遥远 RFID 系统虽然一直呈现出不断降价的趋势,但其对于图书馆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 开支,是很多图书馆难以承受的。于是,很多图书馆认为 RFID 技术离图书馆还有 一段很远的 距离,是那些大馆、强馆才需要关心的事情。实际上,RFID 系6统包括流通、库房管理、读 者证卡等多个环节,并非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巨大的

14、成本。以读者证卡为例,无论条码读者 卡、磁条读者卡还是 RFID 读者卡都需要投入,只是成本不同而已。实际上,我国的二代身份 证就是 RFID 卡,如果不考虑 采用同频率读者卡的问题,并且图书馆管理系统支持 18 位数的读者卡编号,则完全可以使用 二代身份证代替读者卡。这虽然在读写机具上产生了一定的费用,但是读者卡的使用成本 完全节省了,可以满足免费办证的需求。而且公安部门制作的二代身份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 安全性上都是图书馆自制的读者卡所无法比拟的。 2.8 RFID 系统可以简化图书的信息检测,加强信息安全 在某 RFID 系统供应商的广告视频中,RFID 系统安装后,读者携带多册书从阅览室

15、走出,这时 安全门禁报警了,工作人员看一眼屏幕,就能告诉读者这些书中的哪一册没有办理手续,随 后将其挑出并为读者办理借阅手续,读者满意地离开。这可能是所有图书馆从业者希望看到 的理想场景,但现实中这是难以实现的。目前RFID 系统门禁基本以 RFIDEASTTF 安全 位检测、RFID 标签安全位检测、数据库状态核对检测以及 UID 核对检测这四种模式为主2。其中后两种检测模式有可能实现上文所描述的理想状态,但是需要有网络和图书馆管理 系统的支持,需要随时和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如果网络一旦出现故障,不论读者是否已 经办理好借阅手续都将无法通过安全门禁,而且因为需要和系统进行数据反馈,在一次借阅

16、多 册图书的情况下,往往还没有完成检测,读者已经通过安全门禁。目前基本上已经没有图 书馆再采用这两种模式,相应的系统厂商也已经不再生产此种设备,所以上文所描述的理想 状态还需要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或者其他设备的辅助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2.9 RFID 标签具有防撕性 7一些 RFID 系统供应商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会提到标签具有良好的防撕性,这很容易让人理解 为该标签粘贴在图书上不易被破坏。这实际上是一个文字游戏,其标签内部有铜或铝质的线 圈,还有黏性很强的背胶,一般只能被揉成一团,撕成两半需要很大的力气,这就是供应商 所称的防撕性。但如果粘贴在图书上的 RFID标签被撕下或者整个书页被撕下则和标签无关, 所以厂商所谓的标签防撕性对图书馆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为了防止标签被轻易撕下,部分 图书馆采用了加贴塑料覆膜以及加固封底等方式。 2.10 RFID 标签可以重复利用 很多关于 RFID 的文章都谈到了 RFID 标签由于标签内容可以改写,所以标签在使用寿命期间能 够重复利用,从而节约成本。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这是难以实现的。首先,出于安全性考 虑,为了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